
一遍老爷
上一章:返回列表 | 下一章:孩子们的国度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01
如今,它想必早已不在了吧——将近三十年前,跟朋友阿静一道,我蹬着自行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不知多久才终于寻到的那间小祠堂。
那个比操场一角的百叶箱还小的祠堂,悄然蜷缩在白天都略显阴暗的树林里,大半边都被繁茂的枝叶遮掩住了。倘非阿静眼尖,只怕我们就会一无所获地和它擦身而过。
看来那便是此行要找的祠堂了,我们不禁相视一笑。那个瞬间,拼命蹬车数小时后屁股的酸痛,暴露在寒风中早已冻僵的双手的麻木,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样一来,阿静的愿望便能实现了,才小学四年级的我如此单纯地相信着。
那个小祠堂所供奉着的,乃是如果只许愿一次便不论什么愿望都能替你实现的“一遍老爷”。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奇妙的神,是某个周六的傍晚,快要开饭之际。
“您说,最最灵验的神社在哪里啊?”我一面帮忙叠着准备放进蒸笼的毛巾,一面向奶奶打听道。
“你说的灵验,就是能实现愿望的意思喽?”奶奶哄着跟屁虫似的黏过来的弟弟,对我微笑道,“那样的话,就非‘一遍老爷’莫属了。是奶奶从前住的那个村子里头一个很小的神社哦。”
虽说我家在大山脚下的小城镇里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奶奶从前却是住在山那边较偏远的袴须村。据说那里过去也曾人丁兴旺,但战后日渐冷清,最终成了片荒无人烟的僻壤。于是,在爷爷去世而我有如新旧交替般出生之际,奶奶离开那座村庄来到城里,和我们一同住了。
所以,我虽然知道村庄的名字,却一次都没去过。
“一遍老爷,真是个古怪的名字哎。”
我对这名字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听上去感觉就挺灵验的。
“不管什么愿望,如果只许一次,就一定能够实现。那可是了不得的事呢!”
“真的不管什么愿望都行?”
“只要是袴须的人,他肯定都会保佑的。只是许了个愿,便有人炒股赚了大钱,就连患上了医生都觉得无药可救的重病,都能奇迹般康复……可了不起啦,一遍老爷。嗯,大概只有让人死而复生是办不到的吧。”奶奶用多少有些自豪的口吻说道。
当时我便想,这就是我要找的神社!总之,我觉得,要想实现阿静的愿望,除了求神就再没别的可能了。
紧接着的那个周日,在我们的秘密基地跟阿静碰头后,我立刻向他讲了这件事。
税务局的围墙后面有个大大的净化槽,槽底略有空隙,足够小孩子趴着通行。爬过那块区域后,便是个只要盘膝而坐就不会撞头的空间,那里正是我俩的秘密基地。在那个基地里,我们曾脸贴着脸一同偷偷欣赏捡来的黄色漫画,更曾兴奋不已地点燃从父亲那里昧下的香烟,初次体验了抽烟的滋味——虽然被呛得死去活来,以至于再也没敢尝试。
“骗人的吧。真能什么愿望都满足?我可不信。”听了我的话,阿静眨巴着他那双渗着眼屎的眼睛说道。已然折去半截的门牙从他咧着的嘴里露了出来,让那张绝对谈不上机灵的脸越发显得傻里傻气。
“因为啊,你想嘛,如果什么愿望都能帮着实现的话,那个村子就不会萧条到变成荒村了呀。肯定会有谁去祈求让村子重新热闹起来的吧。”
阿静这家伙,功课差得可以,挑刺的本领倒是一流。实际上,我听奶奶讲述之时亦曾有过这个疑问,所以现下只要照搬奶奶的话来解答就行了。
“那是因为,能实现愿望的次数只有一次呀。大家都把这唯一的机会用在了自己身上。而且,许愿通常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嘛。”
“呼,是这样啊。我果然还是……不太能相信。”
秘密基地里有个捡来作为摆设的破闹钟,阿静一面刷刷转着它的指针,一面笑了起来。的确,我能理解他的感受。能且仅能实现一个任意愿望的神仙——就算是只有十岁的孩子,也不会立刻相信这种好事的吧。事实上,如果有人问我是不是真的相信,我也会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如果真的不信,那就算了呗。我可是专程为了阿静才去打听来的。”
我一做出恼火的样子,阿静就慌忙圆场道:“对不起,对不起……我那个事,除了求神,确实是没有别的法子了。谢谢你,小宇!”
阿静像往常那样伸出手来,向上摊开手掌;而我则握起拳头,“砰”一下击中他的掌心。接着,我又伸出手去,让阿静用拳头捶在我摊开的手掌上。这是我俩惯用的招呼方式,用来代替握手。
“所以嘛,等放了寒假,我们去那里求一次试试如何?反正就算不灵,也没什么损失;但万一灵验的话,就是意外收获了哦!”
“可是袴须这个地方,到底要怎么去哟。现在肯定连经过那里的巴士线路都没有了吧?”“你傻啊,这还用问!当然是骑自行车喽!”
“骑自行车……那得骑好远吧?”
“有什么嘛,要是花这点力气就能实现愿望,不是很值吗?”
如今回想起来,确实蛮不靠谱的。
然而,所谓少年便是如此,总觉得只要有一辆自行车,就能走遍天涯海角,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何况我在差不多一个月前,才刚得到了一辆新车。那是一辆配备十挡变速齿轮和山地车把手的越野自行车。我向父母软磨硬泡数月之久,才终于在生日那天得到了它。说真的,当时在我心里,想要借此机会测试爱车性能的想法反而占了更大的比重。
阿静却不知道我的那点心思,听罢已满怀感激地眨起了眼睛。没想到外表看来粗枝大叶的他,竟是那样一个容易感动的人。
“谢谢你,小宇!果然有朋友就是幸福啊!”
虽然这话着实让我有些愧疚,不过,期盼阿静梦想成真的想法,在我的内心深处毕竟还是存在着的。
一言以蔽之,阿静就是个笨蛋。
这样评价倒不是说他学习有多差劲(好吧,确实也蛮差劲的),而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实在傻得可以。他不但是班上的落东西大王,还是个在留校反省名单上天天留名的问题学生。不说别的,安分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他总喜欢做出莫名其妙的举动,或是开些极端无聊的玩笑,闹得四周不得安宁,更有一项独门“绝活”——将竖笛吹孔插进门牙缺口,再将它垂挂下来——使他荣膺包揽全班笑料的小丑。如此一来,“静夫”这名字自是显得格外讽刺,时常成为遭人揶揄的对象。
而我,虽然并不冒尖,却也算是个中规中矩的孩子。也不知怎的,我同阿静特别投缘。从小学入学被分在同一个班开始至今,我俩几乎每天都泡在一起。身材高瘦的我和略显矮胖的他,甚至被冠上了“铅笔杆与橡皮擦”组合的称号,我却一点不觉厌恶。
话说回来,对我和阿静的这份“兄弟情深”,家里人其实并不乐意。
阿静的父亲是镇上有名的惹是生非之徒,闹起来无法无天,暴躁易怒的性情远近闻名。阿静那颗只剩半截的门牙正是这位父亲的杰作。会使那么大的劲打一个才十岁孩子的脸——仅凭这点,就能看出那是个怎样的人吧。
我也曾在车站附近的商业街上,撞见过阿静的父亲与人斗殴的场面。他明明算不上人高马大,可就算两名巡警合力摁压,也难以将其制伏。他简直就像一头狰狞的野兽,确实,让人只想敬而远之。
即便在家,情况仍是如此。阿静时常抱怨说,老爸每周至少撒疯一次。由于丈夫不务正业,他母亲只好天天在烤肉店摸黑打工,以此维持家计。而这一点,有时竟也会成为他们夫妻争吵的起因。虽曾听他讲起过这些,当时的我却说什么也无法理解为何会变成那样。总之,他家与我家相比,便是一个暗无天日、令人极其厌恶的地方。
“昨天晚上,我爸又打我妈了……弟弟妹妹都哇哇大哭,想看的电视也没看成呢。”
我记不得有多少次从阿静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每次听他倒苦水,我都会对自己家庭的普通满怀感激,说来着实有些可悲。
然而,那样的阿静真正开始苦恼,却是那年秋天的事。
“小宇,等你长大了,打算当什么?”
当时,我们好像是玩了一整天的三角垒【1】吧,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山那边的太阳正渐渐下沉,天空被染上一层淡淡的朱红。
“我嘛,要是能当上职业棒球运动员就好了。唉,不过应该没戏吧。”虽然没太当真,但也没有别的什么想做的,所以我给出了那样的回答。
“才不会呢,小宇,你棒球不是打得蛮好嘛。”
阿静这么说着,声音竟一反常态地有些消沉。于是我意识到了,他有心事。
“小宇,这事你绝不能跟任何人说哦。”当走到能望见我家理发店的那条街的街口时,阿静忽然停下了脚步,郑重其事地说道。面对这不同寻常的氛围,我也做出格外认真的表情向他点了点头。
“你说……父母里有人坐过牢的话,孩子就不能当警察,这是真的吗?”
“哎?没那回事吧?”
“可是,前不久我看了一部电视剧,里面就那么说的!”
我知道,阿静向往成为一名骑着白摩托【2】的警察。从很小那会儿起,我就一直听他反复诉说着这个理想。
“你爸他,进过监狱吗?”
只见阿静以强忍腹痛般的艰难神色,微微点头道:“说是年轻的时候捅了人,蹲过几年牢房。”
要说他那个父亲,确实像有前科的样子。“果然还是……没戏了吧?”
我无言以对。
如果电视剧里都那么说了,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但这样的话又怎么可能说得出口。
“那又有什么关系嘛!前阵子,老师不是说过吗?在日本,不论是谁,都可以从事喜爱的工作。”我忽然想起某日班主任老师为我们讲解《日本宪法》时说的话,“像那样带有歧视的做法是违背宪法精神的。”
“可是……现实中,不是都会有那种警员资格考试的吗?到时候,肯定会对我的家庭出身作调查的吧……”
确实是那么回事。父亲曾经坐牢的事实,很可能会成为一项重大的不利因素。
“我……是不是成不了骑白摩托的巡警了……”
“不是说了没那回事嘛。没关系的啦,绝对!”
我看着阿静一脸颓丧的模样,万般无奈地丢出了那样不负责任的话。
事后,我装作不经意地向父母打听了那个说法。结果是,虽然他们都不清楚确切规定,但“应该很难吧……”的回答却如出一辙。
那样的话,阿静就太可怜了。
当老子的过去坐过牢也好,没坐过牢也好,那跟阿静有什么关系!阿静是无辜的!父母归父母,子女归子女啊!
然而与此同时,哪怕是年仅十岁的我也多少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像理想中那样平等和公平。也许,就算没有明文规定,那种家庭的孩子,果然还是会被警界拒之门外吧。
我开始思考,要怎样才能让阿静实现梦想。这便是为什么我要从奶奶那里打听一遍老爷的事。
02实际出发的日子,大约是在寒假的第三天。
我跟家里人说要去钓鱼,一大早就出了门。阿静骑来了一辆又大又破、锈迹斑斑的老式自行车,像是面店伙计或是送报纸的人才骑的那种。踏脚每次上下都伴随着老牛喘气般的响声,看来非常不适宜长途跋涉。
“小宇,那个一遍老爷到底在什么地方,你晓得吗?”
临出发前我被问了这样的问题。由于根本没去过,我只能含糊其辞地应对过去。虽然向奶奶问到了大致方位,可也谈不上有确切把握。反正我认为,只要到了袴须就能找到那里。
“总之,出发、出发!”
我伸手握住阿静的拳头,继而握拳捶在他摊开的手掌上。就这样,迎着腊月的寒风,我们开始了小小的远行。
多年后的今天,在记忆中的那次探险之旅,仍然闪烁着美丽而温暖的光。
我们不知疲倦地踩着踏脚,也不知道前面究竟还有多少路要赶,或许从地图上查到的直线距离并没有想象中漫长,也是让我们感到轻松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实际上,那却是一段堪称艰辛的旅程。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行进在陡峭的山路上。要是换作现在,身为成年人的我,决不会尝试骑车挑战相同的线路。那实在是一项只有小孩才能完成的行为艺术。
在镇上的那段路,可说是畅快淋漓。虽然身后不时传来阿静那辆破自行车的声音,很有些刺耳,但我听着听着,便开始和着那个节奏踩起了踏脚,仿佛正在跟阿静骑着同一辆车,不由得乐在其中。
一进到山里,可就够呛了。那边的温度比镇上低了许多,阵阵寒风刮过没有遮掩的皮肤,感觉就像是空气里混杂着无数细小的玻璃碴子。我和阿静都只穿着薄薄的夹克外套,自然在寒气中饱受了磨难。
途中,我们在一个带顶的小型公交车站稍事停顿,坐在长凳上吃了从家里带来的食物。经过那个站的线路早已废止,公交站牌上锈迹斑斑,就连有些什么站也看不清了。
“出门在外,真是吃什么都香啊!”阿静一面这么说着,一面吃着铝制饭盒里只裹了一层海苔、浇了点酱油的白米饭团。他说因为不好意思叫醒工作到深夜的母亲,就自己做了那些饭团。
“对了……我打算许愿当上骑白摩托的警察。小宇呢?打算许什么愿呀?”
姑且就许愿当上职业棒球运动员吧,不过说实在的,我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要是许愿当奥特曼又会怎样——甚至连这一类的念头我都动过。事实上,当时的我,既没有清晰的理想也没有明确的希望。
于是,我再次给出了含糊其辞的答案。阿静一听,脸上却现出了颇为伤感的神色。
“小宇就好了……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想求神呢。”
“嘁,真贪心啊。什么愿望哪?”
“告诉你也没关系,不准笑噢。”见我点了头,阿静便一脸害羞地小声说道,“我想,早点长大成人。”
“为什么?”
“你想嘛,如果成了大人的话,老爸乱发脾气的时候,我不就能保护老妈和弟弟妹妹了吗?所以,我想早点长大。”
我本已准备好了,要是个奇怪的愿望,就毫不留情地笑话他一番。可是听了他的话,我唯有沉默。他一定是痛入骨髓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孩子的无力,那是像我这样平平常常地生活着的孩子无法与之相比的。愣愣地望着母亲为我做的午饭,我陷入了思考。
“那样的话,把这两个愿望合成一句说出来,怎么样?也就是——请让我早点长大,成为一名骑白摩托的警察。这样一来,不就正好只是一遍吗?”
“原来如此!小宇,你真聪明!”
阿静当时那神采奕奕的面孔,我至今记忆犹新。
到达目的地袴须时,下午两点都过了。正如之前听说的那样,村落早已荒无人烟,若非恰巧看见一间屋子挂有袴须的住址标志,我们险些就骑过头了。
犹记得那时我俩都冻得浑身冰凉,双腿如同要抽搐般瑟瑟发抖。由于长时间坐鞍蹬车,屁股疼痛不已,就连保持直立都变得异常艰辛。
“会在哪里呢?那个一遍老爷……”
“我奶奶说,好像是在村西外围的林子里头来着。”
两人在村里缓缓兜着,却根本搞不清从哪里到哪里算是村庄,而哪边又是西面。想要找人问路,却不见行人踪影,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阵阵风声凄清的回响。田间小道上早已是野草丛生,仿佛山林正从人类手中回收着土地。
我们的心中荡起了深深的不安,虽然一鼓作气来到了这里,却对接下去该如何行动毫无头绪。
就在这时,一位老人从远处沿路走来的身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于是我们心领神会地相互点了点头,立刻蹬起车子向老人那边冲去。
“哟,我可有好一阵子没见着小孩了呢。”老人见了我们,笑眯眯地说道。他那本已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更皱了,“再怎么说,这一带就只剩下些老头儿老太太了。”
如今想起来,那位老人的装束还真有些古怪。远远看去,像是穿着一件长长的棉大袍,细看之下才发现,那是他把一床又薄又脏的棉被像披斗篷似的披在了身上。用现在的话说,他看上去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阿静瞅了我一眼,见我只是默默打量着老人的古怪行头,便自行打听起一遍老爷的所在。
“你们两个,是来拜访一遍老爷的啊。远道而来,辛苦喽。”老人听罢,犹如偶闻某个十分怀念的话题般,反复点头道,“不过现在,那里不灵啦。可惜哪!”
“哎?为什么呀?”此前一直任由阿静与老人对话的我,忍不住插嘴问道。
“要说为什么嘛,你看哪,都没人来这里拜啦。没人参拜的神仙,也就什么神力都没有啦。”
这么说着,也不知有什么特别开心的,老人像个孩子似的出声笑了起来。
我总感觉,那老人古怪得有些可怕。也许是我有些神经过敏了吧……
“哎,不过嘛,难为你们怀着迫切的愿望,大老远地赶了过来。那就抱着只为参拜的觉悟拜一下也无妨。随我来便是了。”
于是,我和阿静推着自行车,惴惴不安地跟在老人身后。
“我说……你们两个,不知道是怎么听说的这位神仙哪,对于许愿的方法,都清楚吗?”
老人一面带路,一面频频回头搭话。似乎对他而言,跟我们聊天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那皱巴巴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光是砰砰击掌后许愿,肯定没效果的,要带着石头才行。”
“石头?”
“对喽。首先呢,到了祠堂,要拜过一遍老爷,那个时候啊,就要顺便祈求神明实现愿望。至于是什么愿望,可以先不说。然后呢,就在祠堂的周围啊,随便哪里都行,掘开土地找石头。如果一遍老爷肯听你们的愿望,就能找到漂亮的白石头。把石头带回家里,不要给任何人看见,藏进小袋子里,一直放在身边。然后,就把这块石头当作神明,每天向它祈求实现愿望。只要坚持这样做,有一天你肯定会如愿以偿……只不过,这样许愿的机会仅有一次哦。”
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失望。我本以为,一遍老爷嘛,既然名字那么直白,就应该是只需求上一回便能实现任何愿望了。没想到还挺费事的。
“老爷爷,那要是……找不到石头,怎么办呢?”
跟我不同的是,阿静全未扫兴。他似乎觉得恰恰因为费事才更显真实。
“那就说明,唉,你现在还没有这个缘分哪。”
老人这样说着,用总感觉是有些不怀好意的眼神瞅着我,笑了起来。
不多久,我们便来到了一片与山坡相接的茶色树林前。
“你们看,那里有一条细细的小路是吧?沿着路笔直走,就能看见一间小小的祠堂。唉,这路也差不多快没了,你们可得小心着点哪。”
上一章:返回列表 | 下一章:孩子们的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