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章 来自地平线上的光
上一章:第十九章 塞尔瓦达克上尉被推举为总督 | 下一章:第二十一章 一个迷人的夜晚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第二天,也就是3月8日,塞尔瓦达克上尉不管艾萨克是否相信他的话,命人将“汉沙号”开到了谢里夫港。艾萨克对此倒也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他甚至认为这样做会让他得到很大的利益。他一直希望暗中收买两三名俄国水手,帮他把船开到阿尔及尔或沿岸的其他港口。
冬天越来越近了,必须尽快准备过冬的住房。幸运的是,这些西班牙人的身体都非常强健,因此干起活儿来很得力。他们适应能力很强,很快便适应了地球引力的减弱和空气稀薄这些怪现象。他们的呼吸比过去急促了很多,但是他们似乎毫无察觉。
西班牙人和几个俄国水手卖力地干起来。他们先把石崖打扫了一番。那是西班牙人住宿的地方,至于俄国人和犹太人,他们晚上都睡在各自的船上。
然而,无论是船上还是石屋,都只能是暂时的居所。由于缺乏燃料,必须在严冬来临之前,找到一个安全又能够保暖的安居之地,以抵挡刺骨的严寒。
为了保证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在地下挖一些较深的洞穴。当加利亚的大地被冰冷的白雪覆盖时,由于冰雪不会传导热量,因此他们希望洞穴深处能够保持他们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他们似乎又回到了远古的穴居时代,而这是他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当然,他们的条件比那些在地球两极探险和捕鲸的人还要好些。那些人在荒凉的冰原上通常都找不到可以落脚的陆地,不可能在地下挖一个用以避寒的居所。他们要么留在船上,要么用木板和冰块在冰面上搭一间简易的房屋,所以那里御寒的条件就差多了。
加利亚的条件正好相反,它的居民们都在陆地上。他们可以在地下挖一些百米深的洞穴,然后在里面藏身。那时,无论地面上的气温计的水银柱下降到什么程度,他们仍然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因此,挖地洞的工作很快就开始了。我们应该记得,岛上的石屋本来就存放着一些铁锨、镐头和鹤嘴锄,所以不必为工具而发愁。在本·佐夫的监督下,西班牙人和俄国水手干得非常起劲。
可是,开工时间不长,便出现了一些麻烦。
这个地洞的位置选在石屋右边的一个小山包上。第一天,他们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可是挖下去两三米深后,地层忽然变得异常坚硬,无论用什么工具都难以挖掘。
本·佐夫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塞尔瓦达克上尉和铁马斯彻夫伯爵,他们赶来看了看,发现这种地层的结构与加利亚海岸和海底的结构完全相同。显然,加利亚的所有地壳全部都是由这种物质构成。
现在,他们不可能再继续挖下去了。这种物质比花岗岩还要坚硬,即使普通的炸药也炸不开,只有使用硝化甘油炸药才能解决问题。
“天啊!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岩石?”塞尔瓦达克上尉叫道,“如果说我们这个星球是从地球上分离出来的碎块,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岩石呢?”
“这真是令人困惑。”铁马斯彻夫伯爵说道,“但是,如果我们挖不成地洞的话,我们在地面上会很快被活活冻死。”
的确,如果那张纸条上提供的数字没有错误,按照力学规律分析,加利亚这时已经离太阳越来越远了,此刻它与太阳的距离应该为4亿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地球的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的三倍。在这样长的距离下,太阳传到加利亚的光和热已经减少到什么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由于加利亚的自转轴同其轨道面有一个90度的夹角,因此太阳从未离开过赤道地区。幸运的是,古尔比岛正位于0度纬度,因此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可以从太阳那里得到最多的光和热,岛上的气候可以保持常年没有冬季。可是,随着加利亚离太阳越来越远,这种优越的地理条件也就逐渐失去了意义,因此岛上的气温在持续下降,而近海地带的海水已经开始结冰。对此,只有小尼娜感到非常高兴。不久,整个大海将会完全冻结。
气温很快会降至零下60度以下,如果再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居所,他们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威胁。目前,气温才降到零下6度左右,石屋里的温度就已经难以保持了,虽然火炉里点着不少木柴,但是其保暖效果微乎其微。看来,靠木柴取暖是根本不可取的,必须要找一种稳妥的方法来抵御漫长的严冬。可以预见,时间不久,即使气温计里的水银柱或酒精也会凝结的。
至于“多布里纳号”和“汉沙号”,这两艘轮船根本无法抵御这种酷寒天气,因此想在船上过冬是根本不可能的。况且,当船身周围逐渐积聚起坚硬的冰块时,谁能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
塞尔瓦达克和铁马斯彻夫伯爵以及船长助理普罗科普如果没有积极的心态,那么在这种境遇下是很容易灰心丧气的。可以想象,当地下坚硬的物质阻止了他们的挖掘工作,这时候他们还能想出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这时,他们的处境已经变得非常危急。日轮已经越来越小。正午,当太阳经过天顶的时候,直射的阳光还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温暖,但是到了夜间,天气就已经变得刺骨的寒冷了。塞尔瓦达克上尉和铁马斯彻夫伯爵骑着两匹骏马,在岛上转了一圈,想寻找一个理想的御寒之地,但是他们的努力看来徒劳无功。后来,他们又试着在其他地方挖了挖,但是只要挖下去一两米深,总是碰到那异常坚硬的岩石。这样看来,他们打算在地下过冬的想法是行不通了。
于是,他们决定就在石屋里过冬。塞尔瓦达克上尉命令大家:砍掉岛上所有的树木,无论是干的还是潮湿的,全部砍倒,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上尉和他的同伴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些木柴能有多大作用呢?很快,它们就会烧光的。塞尔瓦达克上尉虽然外表看上去仍显得镇定自若,其实内心却心急如焚。
他绞尽脑汁,每天在岛上转来转去,为找不到一个稳妥的越冬方法而烦闷不堪。
一天,他问本·佐夫:“喂,你有什么好想法吗?”
“没有,上尉。”他的勤务兵答道,然后又补充道,“如果是在蒙马特就好了,那里到处都是山洞。”
“笨蛋!”塞尔瓦达克上尉说,“如果是在蒙马特,就没有必要再为挖地洞而发愁了。”
正当他们感到束手无策,被可怕的严寒折磨得一筹莫展之时,大自然却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藏身之地。情况是这样:
3月10日,船长助理普罗科普和塞尔瓦达克上尉观察着古尔比岛西南方的情况。他们边走边聊,谈论着这个地方将会寒冷到怎样的程度。他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对于怎样对付酷寒的天气,他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他们一个坚持继续寻找合适的地方挖地洞,另一个则主张在石屋里采用一种新的办法取暖。第二个意见是普罗科普的主意。他正在向塞尔瓦达克上尉阐述他的想法,可是还没有讲几句,他突然住了口。
这时,他正面向南方。他用手揉了揉眼睛,凝神看着远方。
“不!我绝对没有看错!”他自言自语道,“那边的确有一堆火光。”
“火光?”
“是的,就在那儿。”
“是火光!”塞尔瓦达克上尉也向那个方向看了看,然后说道。
事实不容置疑。的确有一道火光出现在南方的天际,而且非常明亮,由于在茫茫夜色中,这道火光看起来越来越亮。
“是不是一艘船?”塞尔瓦达克上尉问道。
“肯定不是船。”普罗科普答道,“这么远的距离,我们是不可能看到船灯的。”
“另外,”塞尔瓦达克说,“这火光一动不动,好像还有很强的光轮。”
他们又全神贯注地向那个方向看了一会儿。
上尉突然想了起来,大叫道:“啊!那是火山!那不就是我们在“多布里纳号”上曾经看到的火山吗?”
一个想法突然闪过他的脑际,他对普罗科普说道:
“船长助理普罗科普,我们为寻找一个好住所已经殚精竭虑,但是至今一筹莫展。大自然帮了我们的大忙!这火山不正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地方吗?是的,这无穷无尽喷薄而出的炽热的岩浆,可以让我们来御寒!船长助理,这真是绝处逢生啊!我们明天就去那里探察一下。为了活下去,如果必要,我们甚至可以下到加利亚的地层深处去。”
当塞尔瓦达克上尉满怀激情地谈论他的规划时,普罗科普也在竭力思索着。他记得,那边的确有一座火山。那天,当“多布里纳号”沿着加利亚海的南岸行驶时,一个大海岬阻断了他们的道路,他们不得不从奥兰原来所处的纬度上绕行。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一座高山,山顶上冒着浓烟。显然,如今炙热的火光或岩浆已经代替了那滚滚浓烟。此刻,火光照明了南方的地平线和夜空的云朵。
“你说得对,上尉。”普罗科普说,“是的,是火山,我们明天就去看看。”
他们立刻踏上了归途。回到那间茅屋后,对于明天的计划,他们只告诉了铁马斯彻夫伯爵一个人。
“我们一起去。”伯爵说道,“可以乘‘多布里纳号’去。”
“我想,”普罗科普说,“不用乘‘多布里纳号’。这么好的天气,有小艇就足够了,只有30多里路。”
“那好吧。”铁马斯彻夫伯爵回答。
同大多数豪华的纵帆船一样,“多布里纳号”同样配备了小艇,这种小艇的速度很快,它的螺旋桨由一个功率很大的小锅炉带动。普罗科普认为,由于登陆地点还不清楚,乘轻便的小艇更为方便,可以在小海湾里随意寻找一个登陆地点。
第二天,也就是3月11日,他们将“多布里纳号”剩下的燃煤装入小艇,然后便乘着小艇离开了谢里夫港。对于他们这次火山之行,本·佐夫事先毫不知情,因此对他们的突然出行感到非常吃惊。不过,他可以在古尔比岛上全权代理总督的职务,这让他感到很是得意。
大约30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不到三个小时。远远望去,海岬的顶部烈火熊熊,大量的熔岩从火山口喷涌而出。这熊熊大火是不是加利亚从地球上带来的氧气同这些喷射物混合后形成的呢?或者,这座火山正像月球上的火山一样,本身自有氧气来源?
小艇沿着海岸寻找着合适的登陆地点。他们转了半个小时,终于找到一个很小的海湾。这个海湾被群山环抱,是一个理想的避风港,将来“多布里纳号”和“汉沙号”也完全可以在这里停泊。
小艇在小海湾靠了岸。
不远的地方,熔岩自火山口喷薄而出,然后顺着山坡注入大海。塞尔瓦达克上尉和他的同伴们一上岸,便感到这里的气温比其他地方要高出很多。看来,一直令上尉愁眉不展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他们只要在附近找到一个较大的岩洞,让大家住进去,他们就可以避开严冬的威胁了。
他们在山脚下、山坡上寻找着,敏捷地从一个山岩跳到另一个山岩。他们脚下的岩石,无一例外都是六面棱柱结构,而整个加利亚似乎都是由这种岩石构成的。
他们搜寻的结果并不是一无所获。在一座大山岩后面——这座山岩的顶端像塔尖一样高耸入云——在它后面的山腰上,一个洞口忽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而洞口与海平面的距离大约有20米。洞内似乎有一条曲折的隧道,塞尔瓦达克和他的两个同伴立即钻了进去。
洞内一片漆黑,他们只好贴着石壁在黑暗中前进。在这里,熔岩喷涌发出的隆隆声听得一清二楚,显然这条隧道就在火山口附近。令他们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一道灼热的石壁突然横卧在他们面前,阻断他们前行的道路呢?
但是,塞尔瓦达克上尉满怀信心,而伯爵和普罗科普受他的影响,也变得坚定起来。
“往前走!”上尉大叫道,“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必须寻求特殊的办法!这里有现成的‘火炉’。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去处。简直棒极了!我们无须花费任何代价!”
隧道里的温度至少有15度。他们把手放在石壁上,石壁的温度很高,有些烫手。这种岩石既然可以传热,似乎是含有某种金属成分。
“你们看,”塞尔瓦达克上尉说道,“这可真是个效果极好的传热器!”
终于,前方越来越明亮,然后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洞穴。洞内的温度非常高,但在却在人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巨大岩洞这样深,而亮光和高温是从哪儿传过来的呢?原来,面对熔岩下落的山坡上,有一个洞口,地洞里的亮光和温度就是从那里传来的。上尉和他的同伴们站在这里,俨然像是站在凡昂洞口观看尼亚加拉瀑布(1)。它们的区别仅在于,这里的瀑布是火流而不是水流。
“啊,感谢上帝!”塞尔瓦达克上尉大声说道,“这个地方再好不过了!”
————————————————————
(1) 尼亚加拉瀑布,北美洲著名的大瀑布,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
上一章:第十九章 塞尔瓦达克上尉被推举为总督 | 下一章:第二十一章 一个迷人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