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杀死匈奴使臣

上一章: 第64章 皇上爱蹴鞠 下一章: 第66章 皇上与藩王

外国使臣参加肖恒的登基大典之后,并没有离去,他们留在大魏与礼部商谈往来通商之事,他们都对河西走廊及茶马古道的生意感兴趣极了。

丝绸对西域各国人来说是稀世珍品,格外地看重。他们的国王以及贵族都穿着大魏的丝织品,极重视与大魏的通商。

云南有的茶马古道也极其重要,马帮驮着茶叶、丝绸进入吐蕃,再销售到波斯、大食、天竺等国。

南部靠海的小国也想分一杯羹,来了之后不肯离去,想和大魏商量依靠海运通商。

使臣们在京城逗留了数日,这些使臣有月支使臣、大食使臣、匈奴使臣、波斯使臣、天竺使臣、扶南使臣、罗刹使臣等等数十位。

现在使臣们与礼部交涉完毕,即将离京,回到各国去。太后批改奏折忙不开,便叫肖恒带领太师、丞相、礼部尚书等朝中重臣,主持宫廷筵席,为使臣们送行。

刘公公喊:“皇上驾到!”

使臣与朝中众臣顷刻出席,跪下低头,等待皇上就坐。

肖恒仰着头大摇大摆地走进仁明殿,在金龙大席边上就坐。他说:“众爱卿免礼!”

重臣与使臣都站起,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就坐。

肖恒看着各国使臣的样子,他就想笑,他觉得这些使臣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衣饰也很奇特。

比如有些使臣长得像一块焦炭,头发像烧焦似的。有的白漆漆一片,蓝眼黄发,像夜叉。

天竺使臣缠着满头丝绸布,扶南使臣露着粗壮有力的大腿、臂膀。

肖恒想着太后教给他的话,他说:“能与各国通商,朕深感荣幸。朕聊表心意,今日为各位使臣送行。刘公公赐御酒、赐御膳。”

有一个宫女端来黄里黄面金龙盘碗放置在肖恒所在的金龙大席上,又端来摆了冷、热、群膳六十品,荤菜四十品品,果子三十六品。

宫女们端来紫色盘碗放在诸位使臣的案几上。

宫女从食盒中端出菜品,摆了冷、热、群膳三十二品,荤菜十六品,果子十六品。

宫女站在一旁端着酒壶,为使臣杯中倒酒。这些酒有九丹金液、唐时玉链槌、东坡罗浮春等宫廷御酒。

这些是大魏招待使臣最高规格的宫廷酒菜了。太后亲自嘱咐御膳房准备的。

台阶下的案几旁的使臣们叽哩咕噜地跟翻译说了一通。肖恒听不懂那些语言,叫翻译女官给自己翻译。

翻译女官对肖恒说:“启禀皇上,使臣们夸赞皇上,年轻有为,风华正茂。”

肖恒高兴地说:“请用御膳。”

各位使臣都坐下来,吃酒宴。吃过之后肖恒叫舞姬来助兴,舞毕,撤下宴席。

各国使臣进行了最后一项,向皇上交上通关表。

肖恒看到台阶下金龙雕柱旁有一个秃头使臣,他梳着一只辫子,高鼻梁、深眼窝,他是匈奴使臣。

肖恒厌恶地瞪了他一眼,他觉得匈奴人恶心极了。

等使臣们交完通关表,刘公公将这公文交给肖恒。肖恒收起来准备拿给太后看。

突然从这些通关表里掉出一封信,信上写着大魏皇帝亲启,肖恒撕开信封,打开来看。

信上写着:皇上美人,我左贤王已经做上匈奴的单于,不久就会入主中原。虽然皇上性情刚烈,对我凶狠至极,但我不知怎地,对皇上一见倾心。您就是持刀杀我,我也甘之若饴,再也没有美人能入的了我的眼。我如饥似渴地思念着皇上,红润的唇、紧窄的腰身、明亮的双眸。等我统一了匈奴与大魏,必定叫皇上做我的皇后,叫皇上母仪天下。

肖恒看完信气得脸色如火烤一般红,他把信狠狠地扔在地上,踩了几脚。他说:“这匈奴狗太嚣张了,敢给朕写这种信,匈奴使臣给朕滚出来!”

仁明殿里的气氛一下就变了,使臣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太师和丞相挂不住了,纷纷跪下祈求肖恒以大局为重。

匈奴使臣的翻译女官,请匈奴使臣走到大殿中央。

肖恒指着他大骂:“匈奴人几百年来一直骚扰中原,欺压中原百姓,令朕恨之入骨。匈奴单于现在胆敢写信侮辱朕,侮辱大魏!这真是奇耻大辱,我以后必定叫匈奴人付出十倍惨痛的代价!”

翻译女官将肖恒的话翻译给匈奴使臣。谁知匈奴使臣听了,无所谓地咧嘴大笑,原来他看了那封信,他觉得自己的单于很了不起,他认为俊俏的大魏皇帝就应该做单于的男宠。

肖恒一看更生气了,继续骂道:“你这匈奴狗,甚是可恶,你他娘的还在笑,你在笑什么,笑朕不敢打你?笑你娘的X!”

匈奴使臣也不听翻译女官的话了,同肖恒鸡同鸭讲地吵了半天。他一脸嘲弄的表情,边说边嘲笑肖恒。

匈奴使臣的意思是他们大汗说的话很对,叫肖恒赶紧脱了裤子,到匈奴去做王后伺候大汗。他的话叫翻译女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她不知该如何翻译。

很多使臣都听得懂大魏的语言,他们都抻着脖子看热闹,看着肖恒窘迫的样子,发出阵阵大笑。

丞相看地上那信,他知道这封激怒了皇上的信绝不是什么好信。他走到肖恒身边,趁肖恒不注意,捡来起来一看,这一看不要紧,他也气急了。

年老的丞相挺身而出,涨红了脸,大吼一声:“匈奴单于愧为单于,竟不懂仁义礼智信,竟敢侮辱皇上、侮辱我朝!”

匈奴使臣听出丞相的意思,他满不在乎地说着匈奴语。

翻译女官只得硬着头皮翻译:“单于没有说错,大魏皇帝就是给单于做男宠的。”

她说完后悔极了,她赶忙跪在地上,看着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她开始浑身打战。

诸国的使臣听了,在他们中间爆发了哄堂大笑,交头接耳地议论。

丞相等人听了都气得额头上暴起了青筋,嘴唇、胡须直抖。

肖恒忍耐到了极限,他从龙椅上跳了下来,冲到匈奴人身前,他今天穿着紫色九龙纹龙袍,轻便极了。

他用出擒拿手向匈奴使臣攻击,匈奴使臣强壮有力。他们两人打来打去,肖恒因多日酗酒体力不支,落了下乘。

仁明殿内乱做一团,刘公公跑出去叫御林军,宫女太监挤成一团瑟瑟发抖,使臣们都躲在台阶两侧看热闹。

肖恒向匈奴人踢过去,竟扑了个空,被匈奴人横扫一腿,一个腚墩跌坐在地上。摔得叫苦不已。

匈奴使臣得意收回腿,他想大魏开国以来,一直对匈奴采取绥靖政策,对匈奴像个可以玩弄的□□似的。自己是匈奴使臣,量大魏皇帝也不敢怎样。

肖恒摔得清醒过来,怒喝:“匈奴狗,今天我要不打死你,我就不姓肖,不是皇帝!”

他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扑向匈奴人。匈奴人扬起一掌,劈中了肖恒的胸口。

肖恒猛地转身,趁机抓住匈奴人的领子,他使出全力,猛地将比他壮了一倍的匈奴人拽到在地。

匈奴人仰面朝天地摔了下去,他的光头,咣当一声撞在案几边缘,摔得头破血流,顿时昏死过去。

肖恒一见血就*极了,他舔了舔匈奴人的血,抓起铁质金龙盘烛台狠狠地照着匈奴人的光头砸了下去。砸了十几下,匈奴人发出几声惨叫,不久他的白色脑浆子迸了出来。

匈奴人死状恐怖,翻着白眼,伸着舌头,头骨碎裂,淌了仁明殿一地的鲜血。

肖恒龙袍和脸上都溅上了血,发丝纷乱,垂在眼前。他将烛台狠狠地摔在地上,转身回到宝座上。

仁明殿内鸦雀无声,人们都叫皇上吓坏了,谁也不敢多一句嘴。

等御林军冲进来,匈奴使臣已经死透了。

丞相和太师连忙指挥御林军把匈奴使臣的尸体抬出大殿。叫各位使臣回到馆驿去。

肖恒坐在宝座上,双手发抖,他发誓将来必定要匈奴滚出他们的属地,将他们灭族。

丞相:“皇上您太冲动了,那匈奴使臣确实过分,但您……。”

肖恒双眼一瞥,他尽力克制自己,使用文雅用词:“怎么,难道杀的不对?朕知道匈奴这几百年来是怎样欺辱中原人的,他们抢走百姓的粮食、马匹,掠走女人孩童。中原的公主要远嫁匈奴,做匈奴单于卑贱的女婢子,伺候匈奴单于,我姑姑就在匈奴那种苦寒之地受苦。

你们也看到了那猪狗不如的单于在信上是怎样侮辱朕的,他不止侮辱了朕,这匈奴使臣胆敢在外国使臣面前继续侮辱朕,这叫大魏颜面何存,朕为什么要忍,朕将来还要将匈奴撵出大漠,将他们灭族,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重臣们叫他这番话激得心中一热。大魏对匈奴一向采取和亲与忍耐的策略,他们没想到昏庸的皇上能说出这番惊天动地的话。

太师劝道:“我们也恨匈奴人,但皇上您杀了匈奴使臣,恐怕匈奴发兵大魏,会以这事作为把柄。”

肖恒一想也对,他说:“去他娘的!那就牺牲朕的名声,把这信告诉天下人。”

丞相:“是,皇上,还有一事,这事恐怕难以向太后交待。”

肖恒叹了口气,他从龙椅上坐下来,他说:“朕亲自去请罪。”

肖恒让刘公公扶着自己,与丞相、太师一起走向了乾清宫。

到了乾清宫,太后正坐在龙椅上在灯下批改奏折。肖恒直接就跪下来,他说:“母后,朕闯了大祸!”

太后抬头一看,肖恒身上满身是血,她急忙问:“我叫皇上为使臣们送行,你怎么满身是血?”

丞相将左贤王写给肖恒的信呈上,太后看了信大怒:“这匈奴大汗忒不要脸,这是在侮辱我朝!”

肖恒:“母后,朕一时愤怒亲手杀了匈奴使臣。”

太后一听,扔下毛笔和奏折,气得不知如何是好,随后又冷静下来,安慰自己这皇儿越不成器,对自己越有利。

太后冷哼一声:“那就只有牺牲皇上的名声了,若是匈奴打着皇上杀使臣的名义发兵大魏,那哀家只能把信昭告天下。你明日要在大臣们面前亲自道歉。”

肖恒忙说:“一切都听母后的。”

太后叫丞相和太师都先回去,等他们走后,太后说:“哀家是不是把你生错了性别,怎么一个个都垂涎于你?”

肖恒站起来:“谁叫母后长得就美,把我和妹妹生的都好看。”

太后听了高兴起来:“皇上可是越来越会哄哀家开心了。”

肖恒:“母后,我想见赵元检一面,您看……。”

太后板起脸来:“不许见!你只要见他,哀家就杀了他。刘公公送皇上回宫!”

肖恒恼火地回到长春宫,茶饭不思,他觉得自己一刻都等不及了。

肖恒昏君的名号更加响亮了,他又凶又狠,敢亲手杀死外国使臣。一时朝中大臣不敢再惹他半分。

一个月之后,赵元检的刀伤恢复差不多了,他请求面见太后,太后准许了。

他见到太后便跪下:“太后姑姑!”

太后:“起来吧,侄儿你护驾有功,我对你很满意。”

赵元检不敢站起来,他说:“求太后原谅臣与皇上的私情。”

太后:“哼,想起这事哀家就生气,皇上身上有七颗痣,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竟然隐瞒哀家。你还把皇上拐上了床,你真是色胆包天!”

赵元检:“太后,当时赵盛启*迫臣,臣是迫不得已的。臣的母亲因为这事被迫自尽,才保住了侄儿的性命。”

太后一听,脸色大变:“竟有这等事?”

赵元检:“是父亲*迫臣与皇上培养感情的。臣与皇上在寻鹿书院,朝夕相处,寸步不离。我们就睡一个房间,皇上睡在侧间,就一个布帘子挡着,男孩子血气方刚,很难不发生什么。”

太后冷笑:“这赵盛启真是荒谬!不过你和皇上感情再好,也得断了。皇后的人选很快就定下来,他要娶礼部尚书的女儿为后。”

赵元检站起来,他说:“求太后暂时不要叫皇上娶皇后。臣想和皇上再好上一段时间。”

太后嘲笑他:“不是哀家狠心,你和皇上好,你叫皇上以后怎么做人?”

赵元检急忙说:“太后,臣知道您缺少一个敢于站出来对付赵盛启的人。众臣、肖家、赵家都惧怕赵盛启,他们没一个人敢站出来与他对抗。那么就让臣来挑起重担。”

太后一听,她紧促的眉毛松开了,她问:“你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

赵元检:“赵盛启有许多党羽,不乏朝中大臣与赵家人。如果臣做了藩王,有了兵权和自己的领地,那么我诛杀了赵盛启,他的党羽看到我有兵权,就不敢造次,不敢反抗太后。

臣有兵权也不会背叛太后,因为我爱皇上,我不希望他执掌大权,我不想和皇上分享除了皇后以外的任何女人。并且现在匈奴单于对我朝虎视眈眈,想要问鼎中原,臣也会为您和皇上抵挡匈奴人。”

太后听了十分高兴,但她不知这侄儿靠不靠得住,她想等赵元检杀了赵盛启再说。

她问:“你想做哪里的藩王?”

赵元检:“老地方,臣做过布政使司的行省。我这样选择是有原因的,如果将来匈奴人对大魏有所行动,北方防线就会吃紧,北方军队基本上都要调动到边境去。太后身边的守卫军队就大大减少了。

南放军队要严守南方,防止南方小国作乱,并且他们不太顺从朝廷,恐怕太后都不一定能调动得了南方军。

臣在南方为官三年,有了根基,手底下的将军、文官都顺服于臣。臣如果做了藩王他们会更加听话,随我调动军队。

赵盛启恐怕会趁匈奴与大魏交战,发动宫变,只要他发动宫变,我就立即调动南方军队来京城保护太后。”

太后说:“你明天就上朝,哀家封你为西南藩王,云南、百越、江南、西蜀都归你掌管。明晚你就去长春宫留宿,与皇上同吃同住,直到你离开京城。但你不要叫人知道。你要尽快想办法杀了赵盛启!”

赵元检大喜,他连忙跪下磕头:“谢太后成全!”

赵元检高兴极了,自己明天就可以与肖恒同床共枕了,自己做上藩王推翻太后的统治,成功的机会就更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点击率越来越少了,心里好难过⊙﹏⊙

热门小说乞丐太子,本站提供乞丐太子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乞丐太子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哈罗小说
上一章: 第64章 皇上爱蹴鞠 下一章: 第66章 皇上与藩王
热门: 雀仙桥 玫瑰帝国·潘多拉之盒 宇宙涟漪中的孩子 橘生淮南·暗恋 风筝 鹿鼎记 钢铁直男折腰记 空间之魅惑邪女 长公主只想出嫁 重生八零娇娇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