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仁义之君

上一章:第186章 山海关 下一章:第188章 双生子

永康四年二月,盛春;

是日清晨,皇帝与文武百官正在奉天门内进行朝议。

工部报顺天府宫城营建一事,为加快迁都的进程,皇帝下令增招工匠。

兵部报边务,多为辽东沿海的防务,“自长城加固以来,北方诸胡安稳不少,然辽东山海关以南的海域岛夷频繁登陆,骚扰边境百姓,不胜其烦。”

“一月之内,山海关遭三次海寇侵袭。”兵部将战报呈上,“请陛下御览。”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彦从台上走下接过军报转呈皇帝。

兵部的军报出来后,群臣陷入议论,“山海关一直都不安宁,尤其是先帝朝时疏于边境防务,使得东边的海寇日益猖獗,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岛夷宵小,屡次扰我边境,驱逐还会再犯,请陛下派遣水师,将其灭于海上。”

“岛夷以海为生,熟悉水性,他们的船上也有火器,水上的作战能力不比国朝水师差,平常无踪无影,一到缺粮之时就登陆发动偷袭,烧杀抢掠,就算我们派再多的水师也没有办法一网打尽,这才是他们最可恨之处。”

“山海关……”旋即有大臣惊到,“燕王殿下不就在山海关吗。”

“军报中没有提到燕王殿下,想来殿下应该是安全的。”兵部尚书道。

“报!”

辽东一份八百里加急军情传入朝堂之中,“辽东紧急军情。”

夜袭八百里赴京的战报因朝议正在进行没有经兵部而直达朝中。

“念。”

“二月初四,岛夷于夜中偷袭山海关,将我军于海上的巡船击毁。”

山海关受岛夷骚扰自建国以来从未间断,近几年又因为国朝的内乱而致使他们频繁入侵。

“岛夷毕竟只是一些贼匪,山海关有重兵把守,不足为惧。”

此刻群臣,最担忧的不是军情与边境百姓的安危,而是身处山海关中燕王安危。

“燕王殿下如何了?”

“陛下,山海关时常逢岛夷入侵,虽兵力强悍,但刀兵相见,免不了误伤,恳请陛下召归燕王殿下。”

“恳请陛下召归燕王。”

送军报的人还跪在殿内,一夜奔袭让他疲惫不堪,若不是面君,他恐怕早已经昏睡过去,如今也只是强撑着意志。

传信兵虽然去了甲胄,但皇帝一眼就认出是从辽东来的将士,当着众臣的面以君父的态度问道:“燕王呢?”

皇帝终于开口问话,传信兵旋即叩首,“每逢敌袭之时,燕王殿下都会亲自带兵杀敌,岛夷攻城不利后转战周边,迫使百姓内迁。”

辽东送来的与燕王相关的战报如今还压在皇帝的桌上,那封直达皇帝手中的奏报,就连兵部都不知情,九边重镇,所握军力多达四十万,总兵皆由皇帝亲任,亦只对皇帝负责,其权力极大,掌军、政、法三司于一身。

随后传信兵又拿出一封密函,“燕王殿下不忍沿海的百姓受难,独自赴险登船与贼首谈判,试图招安,用金钱粮食为酬劳,雇其作为山海关附近的护卫队,于昨夜顺利招安一支岛夷的船队,听后陛下指挥。”

士兵后来的话可谓震惊了朝堂,辽东以南与国朝以东的海域上海匪岛夷众多,除了异族,还有一些犯了死罪的汉人逃亡海上,成为了海匪,猖獗之时,海上的势力还会联合一起侵犯大明边境抢掠食物。

“诱之以利,招安海匪,以匪御匪,燕王殿下好谋略,与其耗费人力物力与财力去驱赶这些如蝇一般难缠的土匪,不如利用他们在海上建立起防线,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战火对将士的伤亡,也不必劳师动众迁移沿海的居民。”

赵希言对于山海关防务用招安的计策避免海匪的骚扰,得到了朝中文臣们的一致认可。

涉及辽东沿海地区,很快就有了质疑的声音。

“若没有记错,辽东山海关附近沿海一带居住的都是罪人之后的贱民吧。”

正因为受苦受难的都是不受重视的贱民,故而每逢战报死伤的人数都从未将这些贱民纳入其中。

对于这些贱民,朝臣也是冷漠的,他们甚至觉得身为国家亲王,皇帝之子的皇子为了这些贱民赴险去与匪寇谈判是自降身份与不值得的。

“这些罪人之后,本该株连,是陛下仁慈才网开一面,殿下贵为皇子,千金之躯,岂能为了一些贱民跑去与不讲道理的岛夷谈判呢。”朝臣们对于赵希言的做法有些后怕道。

一旦没有谈妥,岛夷翻脸,皇子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为一些罪人而失去一位贤明的继承人,在他们心中,无论如何这都是不能接受。

“山海关虽终年受岛夷袭扰之患,但也从未失守过,国朝的兵力足矣将这些贼人抵御在关外无法登陆,殿下之举,实是为这些贱民在求生路。”

在这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社会,在饱读诗书的朝臣心中,皇子一人的安危远大于成千上万贱民的生死。

“燕王殿下贵为皇子,本可坐享富贵,却选择身先士卒,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辽东的百姓与将士去往敌船与贼人谈判,这等勇气,怕是连诸位大人都比不上吧?”队列中一位眉目清秀的红袍大臣说道,“诸位大人何以否认殿下的仁义之心呢?”

众人陷入沉默,随后纷纷附和着从辽东来的请求,“请陛下准允辽东镇招安海匪之策,嘉奖燕王。”

“请陛下准允招安之策,嘉奖燕王。”

沉默不言的皇帝在看到一众人持笏跪地请求后,罢了罢手,对着传信的士卒说道:“回去告诉辽东总兵与山海关守备,朝廷可同意招安,但要在一年之内见到效果。”

对于提到的贱民,饱受苦难,朝中却没有一人提及。

“是。”

“至于对燕王的嘉奖,之后再议。”皇帝又道。

“六部可还有事要奏?”

就在朝议将要继续之时,一名内廷的太监闯入殿内,急匆匆的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嘀咕了几句后,只见王彦疾步走到皇帝跟前。

“皇爷,仪柔殿的娘娘早产了。”王彦焦急的说道。

皇帝听后连忙从座上起身,扔下众臣匆匆离去,“今日朝议到此,诸位大人请先回吧。”王彦提醒道。

看见皇帝的样子,不用说文武百官也知道发生了什么,“陛下这般急切,难不成是仪柔殿那位娘娘?”

“燕王殿下远在辽东,内廷能让陛下连朝会都不顾了的,除了那位怀有龙嗣的娘娘,还能有谁呢。”

文武百官卷班离去,一手拿着笏板,边走边摇头,“这会儿殿下不在京,但紫禁城马上又要多出来一位小殿下了,希望日后不会有先帝朝那样的事情发生。”

“燕王殿下可是陛下的嫡长子,乃仁孝张皇后正室所出,岂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能比的。”

“比起陛下,燕王殿下能为贱民不顾自己安危做到如此份上,可见其仁慈之心,继陛下之后的大明朝,不正是需要一位像殿下这样的仁君么。”

比起好武喜征伐的君王,治世的文官们更喜欢贤明的仁慈之主,赵希言为辽东贱民的做法,更是深入他们的心中,“试想一下,殿下对待罪人之后尚能如此,又岂会薄待为其尽心的臣子呢。”

“有理。”

想到此,他们不由的往内廷的方向瞅了一眼,捏紧了手中的笏板,“希望仪柔殿的那位,平安诞下一位公主吧。”

此刻,连朝臣都不希望皇帝的内廷再诞下龙子来与燕王争权,“大明朝的内斗,已经足够多了。”

——晋阳公主府——

自赵希言离去后,锦衣卫便开始紧盯着晋阳公主府,晋阳公主也再未离开府邸一步。

“今日公主的琴声,有些急凑。”许润安站在晋阳公主身后静静听着琴音,“可是还在为殿下的鲁莽而生气么?”

晋阳公主压着七跟琴弦,许润安便又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公主还是把殿下当做小孩子。”

“你是谁的人?”晋阳公主回头问道,“什么时候变得喜欢替她说话了。”

“小人知罪……”许润安便叉手认错,随后直起腰杆,“殿下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有些东西,在他心里面比谁都明白,之所以敢如此做,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毕竟,谁都不喜欢做没有把握之事。”

晋阳公主不语,许润安又道:“燕王殿下的种种举措,看似无心,实则有意为之,能与陛下手中绝对军事抗衡的,只有人心,争心不显,实则已经大势所趋,无论仪柔殿那位诞下的是皇子还是公主,这不是公主也期望的吗。”

无论何时都不能以身涉险,这是晋阳公主心中想说的话。

“说起仪柔殿那位,好事将近了吧?”晋阳公主问道。

“太医院给的消息是下月。”许润安回道。

“伴伴觉得,会是公主,还是皇子呢?”晋阳公主再次问道。

许润安眯着眼睛,“殿下得人心已是事实,朝臣们都觉得燕王仁慈,故是继承大统的最好人选,现在除了陛下,没有人希望贤嫔诞下皇子。”

“得到仁宗这一庙号的君主少之又少,帝王掌握生杀大权,作为臣子,将脑袋挂于腰间替君王办事,谁又不喜欢仁君呢。”晋阳公主摸着琴弦道。

“公主!”

一阵脚步声从旁侧传来,一个穿着短褐的小厮跑上前,拱手小声道:“内廷消息,贤嫔早产了。”

晋阳公主抬头看了一眼许润安,许润安便从小厮手里接过一张折叠成方块的纸。

晋阳公主将其打开,撇嘴笑了笑,“恐怕要让朝臣们失望了。”

——仪柔殿——

宫人内侍频繁在仪柔殿与六局之间来往,仪柔殿外还守着一堆太医院的太医,指导着嬷嬷们接生。

皇帝从前朝回到内廷,但没有去仪柔殿,只是回了自己的乾清宫,坐在大殿内静静等候着消息。

在群臣跟前表现的急切与担忧在到达内廷之后全部消散,皇帝侧坐在坐塌上不紧不慢的擦拭着曾跟随自己上过战场的宝剑。

尽管仪柔殿的声音十分吵闹,但也传不到相距遥远的乾清宫内。

因为皇帝在乾清宫,王彦便也只得陪同在乾清宫无法离开。

仪柔殿的情况并不好,内侍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到乾清宫汇报,随着仪柔殿有孩啼传出,王彦匆匆走进殿内,却发现皇帝正坐在榻上擦拭着宝剑,不由的吓了一跳,“爷?”

“爷,仪柔殿大喜,您不过去瞧瞧吗?”王彦小心翼翼的奏道。

皇帝撇了一眼王彦,随后拿起剑问道王彦:“王彦。”

“小人在。”王彦上前叉手。

“你跟随朕也有不少年了吧?”皇帝问道。

“已快有三十年了……”王彦心中一阵猜疑,恭敬的回道,“小人十二岁时,父母亡于战场,成为弃儿,幸遇陛下。”

皇帝点头,将剑压在双手掌心下,坐在榻上背弓着腰,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唇红齿白让人分辨不出年纪的太监,“这么多年过去,朕老了,你却一点儿也没有变。”

仪柔殿那边才从鬼门关出来,而皇帝却还有闲情与自己说着陈年往事,看着面无表情,手中持剑的皇帝,王彦头一次感到害怕,“陛下为国事操劳,日日忧心。”

随后跪伏在皇帝跟前,“上天有好生之德,必会佑我主上,万寿无疆。”

皇帝将剑静置于桌上,随后起身大笑,“朕就说,你自小就跟在朕身侧,岂会生有二心呢。”

王彦跪在地上冷汗直冒,“陛下对小人,恩同再造,小人岂能做背信弃义之事。”

皇帝随后蹲下,拍了拍王彦的肩膀,“仪柔殿的人是你帮朕找到的,那么小皇子的安危,也依旧由你来负责吧。”

皇帝随后起身,“他对朕很重要,就像燕王,若照看不周,你也不必在朕跟前侍奉了。”

王彦连连磕头,还没明白过来皇帝的用意,就一头雾水的接下了皇帝交代的重任。

【作话】

这本书开文之前就标注了是权谋正剧的……

我的作收也有标明,我是个主写剧情流的作者。

另外也不要给百合下定义,百合只谈爱情?

谢谢,作者君是个天生弯,觉得事业很重要,所以喜欢独立强势的女主,而不是只有情爱。(当然老婆也很重要,嘻嘻嘻)

——女庶王近代篇才会主走爱情哦——

晋阳的感情线,往下看吧,需要耐心,但也不远了。

热门小说女世子,本站提供女世子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女世子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修罗小说
上一章:第186章 山海关 下一章:第188章 双生子
热门: 民国妖道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 求求顶流做个人吧[娱乐圈] 御赐小仵作 在亲子节目里乘风破浪/穿成首富亲孙女后我成了顶流 风语2 拐个王爷来撑腰 重生之进击的国宝 金丝雀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