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浮元子

上一章:第144章 胜 下一章:第146章 笼中鸟

赵希言楞站在原地, 望着手中接过来的王剑,问道:“父王他还好吗。”

武将拱手回道:“大王一切安好。”

群臣见之,纷纷起身恭贺, “恭喜世子。”

几日后, 后方得以安稳, 赵希言欲上前线, 协燕王南下,被百官所阻。

——长春宫——

不仅是百官阻拦, 不愿让孩子涉险的燕王妃张氏也在苦苦劝阻,“你父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以他的性子,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是不会起兵的,你虽跟着你父王学习武艺、兵法,但你从未去过战场, 战争非儿戏,你是燕王府唯一的嗣子, 我们不能让你冒这个险。”

“后方安定,又有精锐镇守,鞑靼不敢来犯, 儿上了战场定会保护好自己,绝不给父王添乱。”赵希言保证道。

燕王妃沉默了一会儿, 盯着她道:“你老实跟娘说, 你想去前线,究竟是为何?”

燕王妃似看穿了赵希言的心思,赵希言支支吾吾道:“儿只想协助父王。”

“你是为了宫里那个人吧。”燕王妃道,“你怕你父王入城之后清算, 李氏族人一个不留。”

赵希言低下脑袋,燕王妃又道:“你出不去的。”

赵希言愣住,“为何?”

“你父王早就猜到了,这是你父王的意思。”燕王妃与之解释道,“若兵临城下,李氏以晋阳公主相要挟你撤兵,届时你该当如何做?”

赵希言僵在原地说不出话,燕王妃于是又道:“你父亲的性子,你是知道的,难道你要为了一个女子,与自己的父亲反目?”

“儿并没有这般想。”赵希言连忙解释。

“你不在军中,也许李氏就不会将她作为人质拿出,她身上毕竟流着李氏的血。”燕王妃苦口婆心道,“她是女子,威胁不到皇权,你父亲也不会将她如何的。”

赵希言皱起眉头,“若是女子就威胁不到皇权,那你们何故立我做世子?”

“父王也会这么觉得吗?”赵希言问道,“若是如此,那之后谁来做储君呢?”

赵希言的眼里充满了野心,这与燕王妃当初见到的燕王简直一模一样。

“父王收养的那个孩子吗?”赵希言指着偏殿,晋王幼子所居,晋王故去后,燕王便将其过继到了自己膝下。

“言儿!”燕王妃轻声斥责,“你怎可这般想你父王。”

----------------------------

成德十四年冬,因换将防守不利,李皇后重治吏部尚书李知裕之罪,罢其职,皇太子赵旭从东宫出来重新主政,因畏惧燕王讨伐,李皇后将手中大权移交太子赵旭,自己则退居坤宁宫静养。

燕军乘胜进攻,一月内相继攻取青州、兖州,将齐鲁之地收入囊中。

皇太子赵旭从东宫释放出来得知丢城的消息后,痛骂李氏一族,整顿吏治,惩治献策南逃之臣,先前李氏得以猖獗,乃是主政的李皇后所默许,没了李皇后做支撑,李氏再不敢跋扈。

但皇太子赵旭深知李氏一族根基深厚,自己也尚需人辅佐,一时间若全部拔出,则会生大动荡,朝纲不振,最终受益的还是燕王。

于是在李皇后罢免李知裕吏部尚书一职后,太子赵旭复又重新任用,降为吏部侍郎,并昭告天下,燕王世子已送还,朝中乱党已除,要求燕王撤兵。

并将关押在狱中受审的江阴侯释放,再次启用为平燕将军,命其戴罪立功,带兵至京师直隶凤阳府之下的徐州防守。

——刑部大牢——

太子赵旭从东宫出来后,以监国名义下了三道令旨,在皇城之外再砌一道外城墙。

是日,皇太子旭亲自乘车至城外的三法司,刑部。

京师外战乱不断,而京师内党派林立,勾心斗角,权力交接,风云诡谲。

太监搀扶着赵旭从车上走下,少年身姿挺拔,披着一件褐色的大氅,得见天日后,一改幽禁之时的颓废。

刑部尚书听闻后,连忙从官署内走出,扶正官帽趋步上前迎接,“臣,刑部尚书,叩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刑部大牢的官署门前有一面鼓,赵旭瞧了一眼,径直走入内,“江阴侯吴达关押在何处?”

“回殿下,江阴侯吴达入京后一直关押在刑部大牢内。”刑部尚书随于太子身后弓腰回道。

“带本宫过去。”赵旭道。

“是。”于是刑部尚书便亲自做起了引路人。

刚跨入刑部的牢房内,里面阴暗得看不见路,厚厚的墙壁上只在最上方凿有小小的透光孔,狱卒提着灯笼走在最前。

赵旭踏入牢内,里面阴森潮湿,还散发着种种恶臭,这让一贯养尊处优从未来过此等地方的太子,感到十分不适。

但为了政权的存续,与自己能否顺利登基,他还是忍着恶臭随狱卒进到了最深处。

随后石壁上的灯烛一一点亮,一个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的老者呈现在赵旭眼前。

老者裹着一床破烂的棉被,白色的头发沾染了泥水变得极为肮脏。

赵旭见之,心生怜悯,同时也朝刑部官员大怒道:“国朝抗燕功臣,汝等就是这般对待的?”

刑部尚书听后吓得跪伏在地,哆哆嗦嗦道:“他是上头所定的逆臣,与燕王同谋,按明律,此等罪人,无须优待。”

赵旭有些自责,“将军,是本宫害了你。”

江阴侯吴达握着牢柱,连忙问道:“他们放殿下出来了?”

赵旭表情变得极为不屑与憎恶,“济南府失手,青州兖州都丢了,他们畏罪,害怕燕王入城之后清算,这才将本宫重新拥立上位。”

吴达听闻燕王取济南府并没有感到意外,“李氏掌权,将相不和,岂有不丢城之理。”

-->>

随后赵旭命人将牢房门打开,忍着一股怪味亲自将吴达接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而李氏却在国家危难之际妄图吞噬政权,因一己之私,误我家国。”

吴达随后长叹了一口气,十分惋惜道:“济南府一地划分南北,燕王取之,朝廷危矣。”

“将军难道没有挽救之法?”赵旭迫切的看着吴达。

吴达睁着老迈的双眼,此次牢狱之苦,让他在短短几月内苍老了十余岁,“若是在臣年轻时,臣一定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是臣现在老了,只能尽力而为。”

一句尽力而为,让太子赵旭感知到了回天乏术的无力感,随后他下定决心道:“纵然是知道最终的结果,本宫也绝不能让燕王这样的乱臣贼子轻易得逞。”

-----------------------------

成德十五年春,江阴侯吴达复任平燕将军,领军十万至徐州镇守。

正月十五,上元

无论是正旦,还是上元佳节,处于战乱的明廷与燕军,剑拔弩张,气氛十分僵硬。

几日前,燕王府张罗着上元佳节,作为世子,赵希言已坐镇北平府三月之久,无论大小政务,必亲自过目处理,确保后方太平。

因前方战事吃紧,赵希言遂下令今年上元宫中不宜过奢,将节省的开支用作军费。

北平府祥和一片,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引爆后,硝烟弥漫,散发着新年的气息,与平静的北平府不同,南方战场上虽然也弥漫着浓浓的硝烟,但却是死亡的气息。

——长春宫——

炭盆里的火滋滋往外冒,火苗忽高忽低,赵希言跨入长春宫,将手炉放下,宫人上前与之取下披在肩膀上的白狐裘。

赵希言走到燕王妃旁侧的坐榻上坐下,母子二人围着火炉,“娘。”

“来尝尝这个。”燕王妃向门口招招手。

一个宫人端着托盘,将一碗浮元子呈上,“王妃,世子。”

“今年新做的浮元子,二郎尝尝味道如何。”燕王妃道。

赵希言拿着勺子舀了一颗,问道:“不是还未到上元吗,怎就有浮元子吃了。”

“闲来无事,也不知几年过去,你的口味变了没。”燕王妃道,“宫中的饮食比王府里的细,娘也是怕不合你的口味。”

赵希言旋即尝了一颗,笑眯眯道:“怎会,只要是娘做的,儿都爱吃。”

盯着几颗熟透浮在乳白汤汁里的浮元子,赵希言又想到了什么,喃喃了一句,“若是在上元节,军中的将士也能吃到浮元子就好了。”

正月十五

一支队伍从北平府出发,南下抵达济南府,经勘验后入城。

一袋袋制作好冰冻起的浮元子从燕军后方送至京城,正值初春,天气依旧寒冷,故而浮元子得以保存完好。

——府衙——

燕王以济南府府衙作为自己的处理军政之地,是夜,空中放起了焰火。

燕军士卒围坐在火堆旁庆祝佳节,而身为三军统帅的燕王,则独自一人掌灯看着沙盘。

寒风呼啸而过,使得亮灯的房租窗户抖动剧烈,一名副将端着碗进入屋内。

“大王。”

听见熟悉的声音,燕王未侧头,依旧手持烛灯盯着眼下的沙盘。

副将走入内,将一碗热腾腾的浮元子奉上,燕王瞧见后问道:“哪里来的浮元子?”

“是世子差人送来的,好几车呢,将士们都能分到。”副将解释道。

燕王随后端起碗,“确信是世子差人送来的?”

副将点头,“押运官还说世子吩咐,煮浮元子送给将士吃之前要请军医验毒,臣已差人悉数验过了。”

燕王于是舀起一颗送入嘴中,随口陷入感慨道:“出来一年了,没有想到在这里能吃到北平府的浮元子,这么远的路途,她是如何送来的?”

“世子聪慧,着人用冰块冻着,送来的时间刚刚好,且方便得很,只需差人煮上一刻钟即可食用。”副将道。

燕王盯着碗里的浮元子,片刻后便只剩了一个空碗,空碗置于桌面上时,窗外忽然响起焰火之声。

燕王走到屋外,负手静立,焰火来自南方,那是不远处的京师直隶府所放。

“每年,京城都会燃放烟火,持续整整七日的灯会,上元节,没有比京城更热闹的了。”燕王生于京,长于京,近乡情怯,“没有想到,寡人竟会以这种方式回来。”

----------------------------

成德十五年盛春,燕王整顿兵马,南下徐州,然攻徐州为虚,燕王真正目的是兖州以西的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自济南府丢失后,朝廷兵马士气低落,从此一蹶不振,尽管吴达重新担任起平燕将领,但因年事过高,而被军士怀疑。

面对士气高涨的燕军,各地参政与知府纷纷起了献城投降之意。

燕王亲自带人屯兵徐州,而派心腹大将至开封府,依旧打着自己的旗号。

当燕字旗抵达城下时,开封城内却降下了朝廷的旗帜,挂上了白旗,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知府及祥符县令,为避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与一众官员商议过后决心开城投降,由开封府知府持印献城,后河南承宣布政使在府内服毒身亡,河南行省沦陷。

热门小说女世子,本站提供女世子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女世子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修罗小说
上一章:第144章 胜 下一章:第146章 笼中鸟
热门: 天之炽1:红龙的归来 首长秘书 别想离婚[重生] 亿万斯年 在前任头上跑马[重生] 总有奸臣想害我(科举) 练级狂人在异界 侯沧海商路笔记 复读生 缥缈·天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