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燕王世子的求情

上一章:第71章 为人父的失责 下一章:第73章 晋阳公主的劝谏

一辆马车迎着初升的朝阳不断向东疾驰, 一路至燕国境地,被戍边的将士所阻拦。

车内弓腰走出一便服装扮的老者,声音格外阴柔, 示出腰牌道:“车内小主子是晋王之子, 晋国有难,奉吾主之命求见燕王殿下。”

藩王国中, 秦晋燕三国势力最强也最为密切,尤其是曾受燕国恩惠的晋,于是燕国的士卒亲自带领, 车马一路畅通, 直抵燕国都城北平。

——北平府·燕王宫——

燕王宫与晋王宫的布局几乎一样, 彼时晋王宫刚被查抄, 人去楼空, 而此时的燕王宫却依旧忙碌, 典膳所的膳房青烟不断,十几个内侍与宫人奉膳食经良医所医官验毒后,方才过崇信门送进内廷, 门内左右皆有琉璃照壁, 坤宁宫外, 又有试毒内臣两人。

“二郎说京中最近不太平,怕是不能回来给殿下祝寿,殿下还有心情吃这些。”燕王妃瞧着食欲极好的燕王。

燕王旋即放下筷子,擦拭着嘴角,回道:“北方有诸胡虎视眈眈,南方呢又还有朝廷的忌惮,为夫不吃饱,怎能应敌呢。”

“可现在又没有战乱。”燕王妃依旧不满道。

燕王将手绢扔回一侧, 朝殿内左右挥了挥手,片刻后,大殿之中便只剩夫妻二人,“言儿身处险境我自然知道,我那皇兄用自己一臂换我一臂,他不过是失去了统兵的将领,而我则是少了一国之援,同时还切断了秦国的路,越是如此,我便越不能动,且不说言儿还在他手中,若我领兵南下,北平便会被诸胡所侵,这曾经是他们的国都,他们必会趁机夺回,个人生死事小,若因我,而使中原再落异族之手,我又有何颜面去见祖宗与万民。”

“言儿是唯一的骨血,比我的命还重要,我才不管什么万民。”燕王妃置气道。

燕王遂起身,抻了抻衮龙袍的袖子走到妻子身后,俯下身至她耳侧伸手轻轻搂住腰身,“你我夫妻这么多年了,我答应娘子的事哪件不曾办到呢?今日我也像娘子保证,一定会让言儿平安归来。”

“你就会说好听的话哄我,”燕王妃撇着头,“话说得轻巧,二郎现在是在虎穴之中。”

“我那皇兄虽然不聪明,然也不至于蠢笨到将手中把柄自毁,他不敢动我,便动我身侧之人,倒是可怜了晋王一家,”燕王旋即站起长叹一声,“我能救得了一次,可是救不了第二次,不过他这样做,是真要逼得我反目。”

说道晋国,燕王妃侧抬头道:“晋王与晋王妃二人是何等的仁善,晋国的百姓若失了这样一位仁主,又该何去何从,殿下真就一点法子都没有了吗?”

哒哒哒——

“大王,王妃。”内侍入内叉手道。

“何事?”燕王问道。

“王宫遵义门外,有晋国的人求见。”内侍道。

燕王夫妇相顾,燕王连忙抬手道:“让他们入宫到存心殿等候。”

“是。”

旋即转身将翼善冠戴上,“夫人,我去一下前朝。”

燕王遂疾步迈出坤宁宫,穿过崇信门一路至存心殿,焦急的等候在殿内,负手来回走动。

没过多久,内侍的声音与孩童的哭声一同响起,“哥儿,别哭了,咱现在到了您皇叔父的府中。”

“娘和爹爹为何不来?”孩童问完遂继续哭闹着。

燕王闻声迈出存心殿,内侍见之连忙带着孩子上前扑通一声跪下,“恳求殿下救救小主人吧。”

燕王上前将内侍扶起,晋与燕平日走动频繁,故而孩子见到燕王后反而不哭了,还不忘父亲所教授的礼仪,“侄儿见过叔父。”

燕王见到眼前这个六七岁的孩童,不禁心酸的将其抱起,用满是茧子的手替其轻轻擦拭着泪水,问道他身侧的内侍,“怎么回事?”

“昨日朝中来人,晋王殿下预感有大事发生,遂差奴婢带着小主儿连夜驾车逃离晋国,小主儿还未满十岁,故未受封,恳请燕王殿下庇护。”内侍旋即从贴里内掏出半块玉佩,“这是晋王殿下的给小主儿的信物。”

燕王闻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旋即接过玉佩,“皇权之争,受罪的竟是半点大的娃娃,稚子何辜,稚子何辜。”

-----------------------------------

——晋国——

晋王卸兵权,与妻及子,去冠冕,押于囚车内,途中被百姓所阻拦。

晋国百姓跪在街道两侧大喊着冤枉,更有昔日将领不肯归顺朝廷,率兵阻在街道中央,拦住了去路。

“狗官!”

一众士卒遂拔出腰刀将骑在马上的按察使护在身后,“莫要放肆。”晋王见之,抬手于囚车内呵斥道。

众将不解,“殿下,朝廷如此待您,您又何必...”

“晋国的军队也是大明的军队,你我皆是天子之臣,莫要因我,连累众将士无端受罪,而让百姓遭殃。”晋王劝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莫要做莽夫。”

几个身穿盔甲的将领楞了楞,对视一眼后,驾马将道让出,晋王一席话,使得百姓更加不舍,所过之处,泣涕涟涟,哀嚎一片。

——应天府——

比起晋国为君送行的哭嚎,而京城则处于一种人心惶惶的微妙气氛中,锦衣卫之名,士庶皆惧,昔日陪王伴驾数十载的功勋老臣,一夜之间就被抄家入狱,不但没有同僚为其求情,就连去狱中探望的人都不曾有,乃因武宗削藩之时,有求情大臣者,皆以同谋罪论处,至今朝,又逢皇帝多疑,便再无人敢上疏劝谏。

京城的街道上,一两宗室车架被拦在了去往紫禁城的街道上,马儿地摇晃着脖颈扑哧鼻息,檐-->>

下金铃声止。

拦路之人唇红齿白,正笑眯着一双深邃的眼睛,“奉公主之命,请世子入府。”

赵希言遂从车内弓腰走出,见是晋阳公主身侧的内侍,便挑眉道:“我暂有些事,等忙完,自会去见公主的。”

内侍依旧没有要放行的举动,而是看着赵希言身上的常服,“自上次世子着士人服,已许久不曾见世子着公服了,世子可是要进宫去?”

“是又如何,汝一寺人,还能管吾去何方不成?”赵希言沉着气道。

听见辱骂,内侍并未恼怒,反而笑眯眯道:“世子应该知道,公主因何差小人来阻拦吧。”

赵希言当然知道此刻晋阳公主并不希望自己入宫,内侍又道:“世子快要年十七了,已不是小孩子,有些东西已无需让人事事操心才对。”

“父王母妃尚不曾如此,你是什么身份,凭你也敢僭越我父王来训斥吾?”赵希言大怒道。

内侍遂坐在马上拱手,“小人不敢。”

赵希言见他仍未让开,遂踏出车屋外的朱漆金饰栏杆,一把夺过车夫手中长鞭。

挞!——

几匹骏马架着车厢疾步冲来,内侍的马受惊,遂往旁侧躲去,内侍仍然没有一句重话说出,只是弯腰安抚着坐下受惊的马,旋即直腰目送着赵希言的车架离去。

——紫禁城——

赵希言入了宫,长跪在皇帝召见大臣的殿廷外,直至午后,大臣们一个个从殿内离去,见燕王世子如此,纷纷摇头。

“王振之罪,已不可赦了,世子这样做,是为哪般呢?”

“都说武夫最是重情义,好歹王振的女儿曾经救过世子,纵然拒了王家的亲事,但也不至于如此忘恩负义。”

过了许久,掌礼太监高士林从殿内走出,扶起燕王世子道:“世子,陛下让您进去。”

赵希言摸了摸酸痛的膝盖,由高士林扶着登阶进了大殿。

皇帝斜身坐在大殿正中央的御座上,一手抓着腰间的玉带,一手扶着龙椅的扶手。

赵希言松开高士林,稍稍提起裙摆屈膝跪伏道:“陛下。”

“王世子,谓何事长跪于廷?”皇帝问道。

“谓,越国公王振一案,罪不至死,特来请求陛下开恩。”赵希言奏道。

“哦?”皇帝故作惊疑,“汝是赵家子弟,何故要为他家求情。”

“王氏曾救过臣,”赵希言抬头,“而王家,是于国有功的将门,越国公曾侍奉陛下数十载,望陛下念在王老将军的劳苦功高上,免其死罪。”

皇帝撑起身子,负手走下殿阶,“汝可知,三法司所定之罪,是谋反,若连谋反之罪都可以因功宽恕,你告诉朕,又该让那些身负权柄的有功之臣,如何不起反叛之心呢?”

赵希言答不上话来,只是一脸忧伤的跪在地上。

皇帝走近见之,这一幕,尤为像极燕王妃年轻之时,眼前这个孩子,是真纨绔还是故意为之,对于皇帝来说都已不重要,自她安然入京的那一刻开始,皇帝便没有打算让她离开此地,“你是在为整个王家伤心,还是仅为救你的王氏?”

赵希言低着脑袋,“王氏救臣于虎口,如今王家蒙难,臣若见死不救,终是于心难安。”

皇帝叹了一口气,极少见的妥协道:“王振之父配享武宗太庙,满门忠烈,朕自会酌情考虑王氏一族的去留。”

“谢陛下。”

--------------------------------

——宫外——

与监门示牙牌后,赵希言登上车架。

“哥儿还去晋阳公主府么?”内侍搀扶着问道。

赵希言坐下后点头,内侍不解,“方才那人的口气分明是想阻拦您入宫,可您现下都已经入宫出来了,再去也没用了吧?”

“去请罪。”赵希言靠在车厢上闭目道。

“...”

驾——

车轮转动,车架上的铃铛又开始叮叮当当作响,内侍陪坐于内,问道:“哥儿向陛下求情,可有用?”

“当然,”赵希言睁开眼,“也不想想你主子是谁。”

“可是王振作为中军都督,麾下那么多军官,却一个敢求情的没有,您这儿...”

“他们虽人多,可却没一个姓赵,自然不敢了,况且陛下借王振一族除晋藩,断我父王两路,又不是想真的除掉王振一家,如今只是差一个台阶下,话又说回来...”大理寺的定罪出来,与晋王有关,赵希言便一下又陷入悲伤,“人人都以为皇帝糊涂,却不过是想要抛砖引玉罢了,可怜了我那四叔叔,勤政为民操劳了半生,却什么都还不知道。”

“晋王殿下勤政爱民,陛下如此做,怕是要丢掉晋国一地的民心了。”内侍道。

热门小说女世子,本站提供女世子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女世子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修罗小说
上一章:第71章 为人父的失责 下一章:第73章 晋阳公主的劝谏
热门: 我养的老公是豪门大佬 超级医生 替嫁后影卫小夫郎揣崽了 重生之宋青书 超级纨绔 绝世唐门 召唤师今天要当人吗?[综英美] 道果 如意小郎君 穿成反派炮灰雄虫后[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