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章
上一章: 第三十七章 |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1) |
十日后, 傅祁飞往阿富汗后的第二天。
翟念一行的采访资料,再次传回国内。
在电视台播出的视频新闻中并未出现翟念的身影,但她所拍摄的照片,已作为图文资料,被展现在导播身旁的电视屏幕中。
战乱给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所造成的毁灭性的伤害,仍在继续。
画面中那些被轰炸后的残垣, 越发贫瘠的土地 , 失去双亲的孤儿, 终身残疾的人们, 都是残酷的战争留给世人的悲哀。
而当世人为翟念几人所传回的资料所唏嘘之时,另有一部分剪短的、被剪辑掉的镜头,流传在少数人的手中。
镜头中, 一位女记者正面对镜头录制着采访结束语。她以最严谨而专业的职业素养总结今日所见所闻,言语中不夹杂任何不必要的个人感情。
然而就在她刚刚说完最后一句总结语后, 视频中她突然睁大双眼, 猝不及防地面对镜头斜后方的一处, 呼喊道:“翟念!快趴下!”
随即, 摄影师手中的镜头在剧烈地晃动中,调转方向,恰好拍到翟念护着一个孩子狂奔时, 听到队友的话后,迅速趴在地上。
而就在此时,距离他们身侧不远的地方,有□□, “轰”的一声爆炸。
下一秒,视频结束。
让每一位观看视频者的心高高悬起,却又无奈地无法获取更多后续的事情。
屏幕前,林清拾起手帕,轻轻按了按*润的眼角,胸口因为担忧而越发觉得沉闷。
她起身,正欲去打开窗子通风。没成想刚一转身,便见傅父立在房门口,不知站了多久。
男人的目光却没看她,而是沉沉地落在她身后,那个已经进入视频回放的电脑屏幕上。
这段视频是未被电视台允许播出的,但工作人员也没舍得轻易销毁,几经辗转,才流入到一直关注着战局的林清手中。
视频照旧是在那一句“翟念!趴下!”的呼喊后三秒,倏然归于无声。
林清望着傅父,见对方沉默不言,正想反手关掉视频,却见男人摆了摆手,随后走过来,宽厚的手掌按在她肩头,示意她坐下。
两人就这样一坐一站着,将这视频又细细看了一遍。
林清背对着傅父,不知他脸上是何神态,只听到他忽地轻声一叹,低问她:“就是这个女孩子?”
很无厘头的一个问题,林清却很快明白他问的深意。
就是这个女孩子?
——傅祁一定要去阿富汗,就是因为这个女孩子?
“是。她叫翟念。”林清点点头,眼角再次*润,“也不知道他们俩个现在好不好?”
傅父低“嗯”一声,重重地捏了捏林清的肩头,语态安慰,“会好的,都会好的。”
说罢,傅父又是长叹一声,缓步走向房门口,却在身影消失之前,回过头,远远地对林清说:“让阿辰告诉那个臭小子,早点带小姑娘回家吃饭,他老大不小了,有人愿意要,就早点结婚吧。”
话音未落,已转身不见。
只留下林清坐在房里,愣怔地望着门口,待明白过傅父话里的深意,眼眶一红,就笑了。
要知道十日前,傅父刚得知傅祁越过他,直接去求傅伯父应允他出国的消息时,傅父气得三天没走出房门,随后几日也不同傅祁说话。
只在离开前一天晚上,父子俩在书房里说了许久的话。
第二天,傅祁离开,傅父到底不放心,又特意叮嘱阿辰随他一并去了。
另一边,傅父离开后,再次回到书房,书桌上,摆放着两张全家福,一张是他和前妻带着儿时的傅祁拍的,一张是他们现在的一家人。
傅父先是拿起那张后拍的照片,照片上,傅祁还穿着军校校服,笔直挺拔的身姿,像极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眼前不由得就想起十日前,儿子跪在他书房时那一幕。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此去,虽目的不纯,但决不会做让自己轻于鸿毛之事,让父亲和傅家丢脸。”
他脊背挺直,沉稳的呼吸声都透着坚定,“您常说,做医生要无私,但今日,我想说,人只有自私一次,才能无私余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孤身赴险却坐以待毙,更不能允许有朝一日我再见她时,已是一具凉透了的身体。”
“父亲。”傅祁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头深深地磕下,直抵寒冷,“当年母亲病重之时,您是否也曾后悔过这些年对她的亏欠,未来得及弥补?若有,您必能懂我的心思,故此求您成全。”
傅父眨眨眼,眼睛含着浊泪一滴,他放下手里的照片,重新拿起与前妻拍的那张,眯眼看着照片上的自己一身军装,年轻英武,不免微微一笑。
“儿子长大了,我也老了。”傅父细细地擦拭着照片上的浮灰,“他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了,叫翟念。对,不是朝阳。但你别生气。”
傅父笑意加深,眼角眉梢带着追忆,“我知道你一直喜欢朝阳那孩子,可是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喜欢的,并不一定就是他们喜欢的。”
顿了顿,又道:“你放心,翟念这孩子,也不错的。小姑娘有理想有抱负,比咱们儿子还有使命感呢。你别着急,我知道你的意思,等阿祁带小姑娘回来,我一定让他们俩去见你,别着急,别急,他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最后一句,越说声音越低,也不知是说给照片里的人听,还是说给自己。
彼时的阿富汗,还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翟念和同队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整理前一天未完成的采访资料。
这时他们的队伍已经壮大到十人,新加入的伙伴也是各国前来采访的战地记者。大家目标一致,互相帮助,各国语言混杂在一起,倒也相处融洽。
翟念终于明白,为何慕北喜欢这份工作。
的确,与纯粹的人在一起并肩作战,哪怕刀口舔血,也实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相同的信念让他们在这修罗场相遇,哪里还有国别之分,种族之分?有的只是越来越多怀揣着同样使命的年轻人,在为这个世界充当眼睛。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无法阻止战争,那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这是许多战地记者的格言。
他们为报道而生、为田野而战,像一柄利剑,直插战火咽喉。哪里有事件发生,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不是为了自己扬名立万,只是为了还给世人一个真相。
一支笔,一台摄像机,他们冲在最前沿,纵然枪林弹雨,他们奔波在修罗场里,直至生命最后一秒,直到在战火中得到永生。
翟念想,她何其有幸,能与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为伴,并肩战斗。
念及此,她相机镜头一转,忽然拍向身边的伙伴。
众人对她的举动早已见怪不怪,只有一位美籍女记者,再次拢了拢头发,对翟念招招手,“念,能否为我拍一张照片?”
她打开自己的笔记本,里面有一张小女孩的照片,“把我和我的女儿,都拍进去。”
身边有人听到她的话,微笑着,主动让出位置,方便翟念拍摄,翟念笑了笑,按下快门,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照片洗出来,我寄给你。”翟念如是说。
女记者很开心,将自己的地址写在笔记本上,然后撕下那一页,教给翟念,“谢谢你,念。上帝保佑你。”
翟念接过那地址,看了一眼,正要放进胸前地口袋,却兀地一怔,而后飞快地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女人,满眼错愕,“莉迪亚?”
莉迪亚也很意外,“你怎么知道我的小名?”
翟念点点头,又摇摇头,惊得语无伦次,但莉迪亚仍从她的话中明白了她的意思,那一瞬间,惊喜染上蓝色的眼眸。
“你是翟翟!啊!天呐!真的是你!”莉迪亚抱住翟念,狂喜道:“翟翟,我终于找到你了!”
原来,莉迪亚是翟念在美国时,遇见的那位白人女孩玛蒂娅的亲姐姐。
玛蒂娅死后,莉迪亚得知在玛蒂娅最后的日子里是一位叫做“翟翟”的中国女孩在照顾妹妹,一直想要感谢她,但无奈,翟念那时已经搬离住处,且身边人对她的消息知之甚少。
莉迪亚无奈,寻了许久后,只得作罢,却没想到,两人竟会在此,意外相遇。
“翟翟,很感谢你,一直陪在玛蒂娅身边,是你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感到幸福。”
这是那天,黎明将至时,莉迪亚对翟念说的最后一句话。
而后黎明到来,他们从暂住处离开,奔向战场各处。去遇见,等待着他们的,未知的意外。
而彼时,翟念尚且不知,傅祁已踏入这片土地。
作者有话要说: 祁哥:你在哪里?
念妹:我在一个小黑屋子猫着。
祁哥:到处都是小黑屋子!
念妹:我在最小的那一个!
————————
QAQ从昨晚卡文卡到现在,还是没写到胜利会师,我……我已经躺平,准备接受你们的飞刀~
另外,很多描写纯属剧情需要,是我胡编乱造,我愿意接受大家批评指正。然后瞎编确实费脑!这几天写的很是不痛快,我明天就请假了哈~好好缕缕思路~
反正我每周一也是给自己休息的嘛,你们一定不会怪我的!对吧?对哒!就知道你们最可爱!么么哒~
那我们周二周二周二,周二见!笔芯!
上一章: 第三十七章 |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