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世(二十四)
上一章: ☆、第三世(二十三) | 下一章: ☆、第三世(二十五) |
菁玉一心二用,一边躲着蒙了眼睛摸人的宫女,一边凝神细听,瑜妃的声音轻微而急切地道:“太后怎么相中了林家?早先不是考虑过玲姐儿么?”
太后不满地道:“眼皮子这么浅,怎么帮弦儿登上储君之位?就知道想着你娘家侄女,也不看看如今朝堂是什么局势。林海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和卫家贾家又是姻亲,荣国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的旧部都是手握实权之人,冯家和卫家更是兵权在握,若弦儿娶了林家嫡女,所得助力非同一般。”
瑜妃不说话了,赵弦说道:“我认为皇祖母的提议甚好,何况林海还连任巡盐御史,看情形父皇还想让他继续当下去,若他成了我们的人,扬州的盐商还不上赶着来投靠巴结,有银子有权,这门亲事没什么不好的。”
瑜妃似仍有不甘,但太后和儿子都意见一致,她再明着反对恐惹得太后不快,只道:“和林家结亲的确有不少好处,可若林盐科不愿意呢?”
“弦儿堂堂皇子,还配不得他的女儿?”太后威严的声音里隐隐有不容违逆的气势,“要不是林家得皇帝器重,孤怎么看得上林悠那种女孩子。”
瑜妃连忙问道:“太后不是很喜欢林悠才把她留下的么?这怎么……”
太后道:“林悠被皇帝封了县君,这事你们都知道了吧。”顿了片刻,接着道:“那封县君的缘由你们知道么?”
“有所耳闻,好像和增产三倍的水稻有关。”赵弦颇有些意外地回道,“父皇封她为县君,难不成这种水稻是她培育出来的?”
“然也,林悠昨儿刚得了封号,马上就跟皇帝提了重申放足令的事。”太后淡薄的语气里微微含了些冷意,“别看那丫头面上乖巧,她做的那些个事情,其实心思大着呢。”
瑜妃附和道:“心思大了,怕是不好拿捏。”听其口气,似乎仍未放弃让太后弃林悠而选择自己娘家侄女。
赵弦满不在乎地道:“这倒无所谓,若是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如何帮儿子成就大事。”
菁玉听得呆住了,被蒙了眼睛的小宫女抓到了她,欢快地道:“抓到你了!”
嘉怡公主拍手笑道:“林悠,轮到你了哦!”
菁玉从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装作若无其事高高兴兴的样子从小宫女手里接过蒙眼的帕子,蒙上眼睛继续玩她们的游戏,心里却已翻起了惊涛骇浪,这次进京,贾家肯定是要去一趟的,她就能拿到通灵宝玉了,造一块几可乱真的玉石将真补天石掉个包,如果林海同意了太后将她许配给赵弦的亲事,那么她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等三年后贾敏的死劫平安度过,她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太后瑜妃赵弦三人对话,明摆着只是为了借林家的势,明明看不上她还想着结亲,更一副高高在上的施舍者口气,最重要的是,如果这门亲事成了,林海在朝堂的中立地位就偏向了赵弦。元康帝登基至今未立太子,秘密立储也会根据几个皇子的表现修改人选,别的菁玉不敢说,像赵弦这样到处拉拢大臣的肯定不在元康帝考虑范围之内。皇帝还没死呢,几个儿子就想着怎么算计瓜分他的家业,能把江山给这样的儿子才怪了。
如果赵弦成功了,林家大约会盛极一时,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然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权臣不好当,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挖个坑就收拾了,如果赵弦失败,那更不必说了,林家被抄家斩首都不是没可能。
总之,这个六皇子赵弦不是什么良配,菁玉是没有成亲嫁人的打算,也做好了万一发生点什么变故不能如期回到现代不得不成亲的准备,但像赵弦这种人,她是绝对不会嫁的!看来这绝育药得准备着了。
太后这厢想着让赵弦和林家联姻,林海回到家中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下午林海将贾敏让他带进京给各家的礼物命人送去,晚间便有曾经交好的同僚登门拜访,恭喜林海长女封为县君。林悠被当今封为懿柔县君已昭告天下,贾母在家听说了之后更是高兴得不得了,立时便派人去接林海父女过府相聚,却听说太后把菁玉留下了,外孙女得太后青睐是莫大的荣耀,喜得贾母命鸳鸯开库房取了好些平时舍不得拿出来的好东西给林府送去。
林家老宅无人居住已有九年,只留了两户打扫修葺的下人,林海亲自接待访客,其中不乏有意与林家结亲之人,林海已是天子重臣,其女又封为县君,若得一门如此显赫的姻亲,于自家子弟前程大有裨益。
林海听人打听林悠是否定亲,便知他们有何心思,含笑说道:“姑娘还小,我和内子暂时不考虑此事,何况姐儿上头还有懋哥儿,兄长尚未说亲,如何轮到妹妹?”众人算了算,林懋和林悠是龙凤胎,今年十岁,要说亲至少还得再等四五年,便作罢了。
有此等心思的除了旁人还有贾母,奈何自家和菁玉年龄相仿的男孩子竟没有一个,宁府的贾蓉倒是只比菁玉大了两岁,但贾蓉比菁玉低了一辈,不过……贾母看着*娘怀里粉雕玉琢一般的宝玉,心念忽然一动,没有和菁玉年龄相仿的,宝玉不是才比黛玉大了一岁么!
贾母心中最疼宝玉,总觉得宝玉是全天下最好的孩子,便是公主郡主也配得上,女婿位高权重深得圣心,菁玉又得太后喜欢,若和林家结亲,宝玉的前程便可高枕无忧了。而且黛玉是自己的外孙女,将来嫁到府里,自然跟自己最亲,也不必受婆母磋磨立规矩,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只不过林海在京,贾敏却在南边,结亲一事单只跟一人说不好,还是先探探林海的口风,再写封信给贾敏,让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同意的好。
次日林海登门拜访岳家,带去了贾敏准备的礼物,除了给贾母贾赦贾政贾琏贾珠元春的礼物之外,还有给贾赦家政新添的几个孩子迎春宝玉探春贾环及贾珠之子贾兰的见面礼。
下个月宝玉就满三岁了,从一生下来就养在贾母跟前,身着大红织金曳撒,米白色暗花缎裤,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唇红齿白眼神纯澈,像极了画上的善财童子,脖子上戴着赤金累丝项圈,一根五彩丝绦络子系着那块从胎中衔来的五彩美玉。
贾母七年不见女儿,此时见到女婿亦是高兴非常,便问贾敏母子几个的情况。
林海笑道:“有劳岳母挂念,懋哥儿和悠姐儿今年十岁,在淮安的时候太太就给他们启蒙了,懋哥儿今年进了扬州的弘文书院上学,小婿准备再过两年让他回乡考童试。慧姐儿刚刚满了两岁,很是聪明伶俐,悠姐儿读书时她在一旁听着竟能记得一些诗词,想来颇有天分,小婿准备明年便亲自给她启蒙,好生教导她读书。志哥儿现下才六个多月,悠姐儿这次也来了京城,只不过此刻还在宫里,等过几日出了宫,小婿再带她来拜见岳母。”
当年贾敏被嘲笑生不出孩子,王夫人也没少在这方面给贾敏填过堵,如今贾敏生了两子两女,狠狠打了那些人的脸,扬眉吐气,贾母也为她高兴,听罢说道:“懋哥儿才十岁,在家读书不好么,书院里人多又杂,哪比得上家里,姑老爷竟舍得让他去吃苦?”
林海道:“懋哥儿乃是长兄,要给弟妹做榜样,自然对他要严厉一些,弘文书院是淮扬有名的学府,除了有名师教导,还有君子六艺,懋哥儿去书院上学也能结交好友,开阔眼界,何况书院就在扬州城外,一个月回家一回也尽够了。”
贾母听了只得作罢,因听说贾敏生涵玉时出了点岔子,又问了贾敏现在的身体状况,林海恐贾母担心,只道:“大夫说夫人身子亏虚,精心养着就能恢复过来,从去年开始家中事物都由菁玉管着了,好让夫人放宽了心调养身子,现下已经好了大半,并无大碍了。”
贾母这才放下心来。
晚宴之后林海回家,次日又去拜访了亲家毅勇伯府卫家,卫翎见到他很是高兴,当年卫桭主动求娶林海的妹妹,卫翎哪有不乐意的,林家是书香门第,和林家结亲对卫桭前途有益,哪知道玩物丧志的儿子娶回来一个忒不着边际的儿媳妇。
夫妻两个感情深厚,卫翎自也欣慰,但这两个却成天钻研什么机械之类的东西,卫桭比以前玩物丧志得更狠了,卫翎对此不满地很,好在没过两年林潆就添了个大胖孙子,让卫翎乐开花了,对他们夫妻二人的不满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倒好,儿子儿媳都去了福建,还不知几年才能回来,好在还有孙子在跟前,也幸亏没让他们带去福建,不然过几年再回来,聪明清秀的大孙子被不靠谱的父母带歪了可怎么办。
一日后元康帝召林海入宫,问了一些盐政和处理盐帮之事,说完公事,元康帝忽然闲闲一笑,说道:“林卿家教女有方,一家有女千家求,才不过几天,瑜妃和惠妃都跟朕说相中了懿柔,要定下她做儿媳妇。可惜卿家只有一个和朕的老六老七年岁相当的女儿,此事你有何打算?”
林海霍然一惊。
作者有话要说: 不跑路就得嫁人了。
上一章: ☆、第三世(二十三) | 下一章: ☆、第三世(二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