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第九章
上一章:第8章 第八章 | 下一章:第10章 第十章 |
“您是王上,向您行礼是应该的。”
霁宁的身子,更低了一些,紧紧的挨着地面,充满了屈服。
可这,不是景逸想要的,他不想让她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
可沉默了许久,他还是轻声说道:
“平身吧。”
“是。”
她慢慢站了起来,可言行都十分谨慎,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没有争执,也没有哭喊,更没有以往的痛骂和威胁。
两人十分平静,似乎一切都陌生了,陌生的让人害怕,让人哀伤......
景逸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拿着已经快要凉了的小菜,开口说道:
“我给你带来了饭食,你吃些吧。”
“我不饿。”
“我说,吃。”
语气虽然平静,却不容置疑。
在关系到健康和安全的问题上,他不允许她有任何的反抗。
霁宁沉默了,眼眶开始渐渐泛红,低着声说道:
“是。”
她走了过去,接过景逸手中的篮子,缓慢的放到了桌子上,将饭食端了出来,一份一份的摆好。
粥已微凉,菜也是她以前最爱吃的,还摆放了几块糕点。
可这些,似乎都不再是以往的味道了。
她拿起了勺子,轻轻的在粥碗里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从前每次自己被父王责罚,不许吃饭的时候,母后总是会偷偷派人送来一碗热粥和几个小菜。
粥还是这个粥,只是送的人变了。以前的那些人,都再也回不来了。
眼泪慢慢的掉落,落在碗里,可她并没有理会,仍一口一口的吃着。
其实,她已经吃不下了,但就是不愿停下手的动作,哪怕已经忍不住发出干呕。
“够了,别吃了!”
景逸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拽住了她的手腕,可霁宁只是怔了一下,推开了他,继续吃着。
“我说,不要再吃了!”
他怒吼着,打翻了桌上的碗筷,这个女人,总是能轻而易举的让他崩溃。
碗筷摔落在地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霁宁停了下来,怔坐在桌前,一言不发。
地宫里格外的安静,景逸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悲伤,眼眶微红的说道:
“你究竟是在折磨谁?是你自己还是我?”
空气沉寂了下来,两个人都沉默着,过了许久,霁宁才轻声的开口说道:
“谁都没有。”
其实,她只是害怕罢了。
昨天,那流淌了一地的血液,那浓厚的、令人反呕的血腥味,和那些囚犯眼神中透露出的对生的渴望。都让她害怕,让她夜不能眠......
“你看那里。”
她平静的开了口,用手指着一个方向。
景逸疑惑着,随着她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可并没有发现什么。
“你看见那渗到墙角里的血迹了吗?那是永远,都洗不掉的。”
霁宁缓慢的说着,可声音却是颤抖的,眼里的泪不断的往下坠落,她接着说道:
“这屋里的血腥味,你能闻见吗?”
景逸怔在那里,看着那些渗入墙角的血迹,陷入了沉思,许久才低声说道:
“对不起。”
“您是王上,怎么会错呢。”
平静的语气里充满了讥讽,也不知道她是在讽刺景逸,还是她自己。又或者,两者都有。
“阿宁,跟我回宫里住吧。”
他不想,让她继续在这个阴暗的充满血腥味的地方待下去了。他想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想每天都能够光明正大的看着她,想带着她去看看这个国家的新变化。
“王上说笑了。”
“我是认真的。”
“王上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以往高高在上的是您的阶下囚吗?”
她苦笑着,眼前的男人,是觉得如今的羞辱还不够吗?
“我只是,想让你住到宫里,住到你原来的地方。”
“原来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原来,早已经毁了。”
她的眼神开始黯淡,以往的那个宫殿,早都已经被眼前的这个人毁了。如今,那里只剩下了恐惧和黑暗。
景逸又一次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抚平她心中的伤痛。也许,永远都抚不平了。
“只要你愿意,住到哪里都可以......”
声音里尽显失落,他知道,她不会同意了。正当他转过身准备离去时,耳边传来了霁宁的声音。
“我去。”
他回过头,一脸诧异,但又生怕她反悔,连忙说道:
“好,好,我这就派人去准备。”
眼眶里的泪水,在他转身离去的那一刻,终于落了下来。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阿宁,是要原谅他了吗?
其实,她只是想找机会逃脱,而待在地宫里,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不如出去奋力一搏。也许事情,还会有转机。
大殿内
言正正在嘱咐那些照顾王上的贴身宫女和太监。
此番前去吴国,少说也要三五日。平日里,基本都是他来照顾王上的饮食起居,如今一走,实在是不放心这些笨手笨脚的太监宫女,生怕他们照顾不周。
“每日早上,王上起来后,记得端一杯茶送去,水要稍微热一些,但也不要过于烫口,记住了吗?”
“是。”
“这几日王上频频胃痛,记得每日要找太医来替王上诊治,晚上的膳食也要清淡一些,以粥和小菜为主。要按时叮嘱王上吃饭,明白了吗?”
“明白了,大人。”
“还有,每日的打扫也要彻底一些,莫要留下灰尘。”
“是。”
“好了,就这些吧,你们去忙吧。”
“是,奴才们告退。”
尽管这几日已经多次这样嘱咐了,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算了,还是早些走吧,早点回来。”
言正望着那群散开的宫女太监,摇了摇头,叹声说道。
东西已经备好,他牵着马走出了这霁国的王宫,这是他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去别的地方,往常都是和王上一起,从未分开过。
站在宫外,他细细打量着这座庄严的宫殿,朝里探望着,过了许久,才骑马离去。
两国的路途并不算遥远,仅半天时间,他便来到了吴国。
太子卫嵇已经登基成了新王,可整个国家仍处于悲伤之中,百姓们都自发穿着丧服,大街上也没有热闹的场景。看来,大家对死去的吴王很是不舍。
也是,毕竟是一代枭雄,是一个能够在战火连天的时代里,也能让自己的百姓安家乐业的传奇人物。
言正走在街上,正感叹着百姓对吴王的爱戴,突然听到了街边人们的讨论。
“先王刚走,听说那些朝堂上的大臣们,很是不信任咱们的新王啊。”
“是啊,我也听说了,不过就算这个新王再厉害,那也比不上先王啊......”
他继续往前走着,没有理会那些言论,新王登基,势必会有一些舆论和质疑,这无可厚非。
不过,这让他想到了霁国,王上现在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满朝文武的不信任,两国百姓的不融合,还有宁国公主的不理解。
这些事情,一个比一个棘手,而且还需要尽快解决,不然国家便无法早日安定。
看来,他是得快些回去了......
吴国宫内,英示走到了卫嵇身边,悄声说道:
“王上,霁国派人前来了,正在宫外等候。”
“好,让他进来吧。”
“是。”
英示走了出去,既然是霁国派来的使臣,还是由他亲自接待比较妥当一点。
可刚走到宫外,他的眼神便阴沉了下来。
竟然是他?
上次在地宫内,便是眼前的这个人坏了他们的好事,逼得自己逃了出来,也不知道,那个宁国的公主后来如何了,他们有没有为难她。
他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走上前去,说道:
“这位便是使臣大人吧,在下英示,见过大人了。”
“原来您便是英示将军,年少有为,在下久仰大名。”
言正一直以来,都想见识一下那位传说中的少年将军。传闻他是从一个书童登上将军之位,而且从未打过败仗。
吴国的太平盛世,也与这位将军脱不了关系,这让言正甚是钦佩。
只是,这个将军的眼神里隐约含着一股杀意,而且,身影也莫名熟悉......
“大人客气了,一介莽夫罢了。王上还在等候,大人随我一同进去吧。”
“劳烦将军了。”
两人一同走在路上,可言正内心疑惑的声音越来越大,旁边的这个将军的身影,实在是过于熟悉。
“可否问将军一句话?”
“大人但说无妨。”
“我们,可曾见过?”
英示怔了一下,莫非他认出了自己?不会的,地宫里那么黑暗,而且自己那日用的都是假声,他应该不会这么快的认出自己。
“大人说笑了,英示从未去过霁国,怎会见过大人呢。”
“也是,是我唐突了,还望将军见谅。”
只是身影有些熟悉,可声音完全都是陌生的,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王上,霁国使臣到了。”
“微臣言正,参见吴国王上,给王上请安。”
“使臣请起。”
“谢王上。”
言正抬起了头,看着刚登基的新王。面上并无丝毫悲伤神情,好像与上次来到霁国并无不同。
上一章:第8章 第八章 | 下一章:第10章 第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