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菲利斯·福格顺利穿越红海和印度洋
上一章:第八章 万事通似乎说多了 | 下一章:第十章 万事通赤脚逃了出来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苏伊士距离亚丁港正好1300海里,而根据东印度轮船公司的严格规定,轮船必须在138小时内驶完全程。“蒙古号”加大火力,全速向前行驶着,希望能够提前抵达目的地。
从布林迪西上船的旅客,大部分都前往印度,有人到孟买,有人到加尔各答,不过去加尔各答也要途经孟买,因为自从修建了一条横贯整个印度半岛的铁路,旅客再也不必绕道锡兰(1)了。
“蒙古号”上的乘客,有各种文职官员,也有各个阶层的军官。这些军官有的服务于英国本土正规部队,有的则是指挥印度当地士兵的军官,但是他们的薪金都很高。目前,英国政府已经完全取代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权利和义务,少尉的薪金有280英镑,准将2400英镑,上将4000英镑。
在“蒙古号”上,旅客们都感到很舒适。在那些官员中,也有一些年轻的英国人,他们携带着巨款,是到海外去经商的。船上的事务长,是轮船公司的亲信,在船上的地位几乎和船长平等,他做事非常讲究,无论是早餐,还是午后两点的中餐,或者五点半的晚餐以及八点钟的夜餐,餐桌上都摆满了新鲜的熟肉和甜点。这些食物都是由船上的肉食加工部和食品部供给的。船上还有几位女士,她们每天都要更换两次衣服。每当海上风平浪静的时候,船上便有音乐响起来,有人甚至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但是,红海正如所有狭长的海湾一样变化无常,风浪不定。每当海风吹起,无论这些风来自亚洲海岸还是非洲海岸,都会吹得“蒙古号”这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梭形快船剧烈地摇晃不止。这时,女士们躲进船舱,钢琴声也平息了,歌声和舞蹈也都因此销声匿迹。但是,尽管狂风咆哮,海浪汹涌,这艘轮船在强有力的机器的推动下,依然全力驶向曼德海峡。
这时,福格先生如何呢?人们或许以为,他一定会满怀愁绪,担心变幻莫测的风向将影响航行速度,担心汹涌的海浪会使机器发生故障,担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会使“蒙古号”中途在某个港口抛锚,从而破坏他的旅行。
可是,他根本没有这样,或者至少说,即使这位绅士想到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他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他永远都是一个镇定自若的人,永远都是改良俱乐部最沉着稳重的会员,任何意外和不幸都不会使他惊慌失措。他的心情就像轮船上的精密仪表一样,永远都不会出现异常。人们很少在甲板上看到他。尽管红海这个地方记载了人类早期发展的丰富历史,但是福格先生丝毫没有欣赏的兴趣。他没兴趣辨识红海两岸那些奇异的古城堡,任凭它们美丽的城影空自浮现在天边,他甚至毫不忧虑在红海上可能发生的危险。古代一些历史学家,如斯特拉伯、阿里恩、阿特米多尔、爱德里西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每次写到阿拉伯海湾无不遽然变色。在古代,途经这里的航海家如果不向上帝奉献赎罪的祭物,祈求他的护佑,他们是决不敢贸然闯入阿拉伯海湾的。
那么这位古怪的旅客,待在“蒙古号”船舱里究竟在做些什么呢?首先,他按照习惯一日享用四餐,而轮船的左右摇摆和上下颠簸丝毫不会影响他的生活节奏,他就像一台品质精良的机器。然后,他就是玩“惠斯特”了。
非常凑巧,他发现了几个和他同样痴迷“惠斯特”的牌友,其中一位是前往果阿(2)赴任的税务官,一位是回孟买的传教士——德西姆斯·史密斯神父,一位是回贝拿勒斯军队驻地的英军准将。这三位旅客对“惠斯特”的痴迷,简直和福格先生不相上下。他们和福格先生一样,一天到晚都在默默地打牌。
至于万事通,他从不晕船。他和福格先生一样,住在船上的头等舱,而且同样认真地对待每一餐。坦白地讲,他对这种条件下的旅行感到非常满意。他打定主意,一路吃好、睡好,尽情欣赏世界上的好风景。另外,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次莫名其妙的旅行,到孟买一定会宣告结束!
10月10日,也就是“蒙古号”离开苏伊士的第二天,万事通很是高兴,因为在轮船甲板上,他又遇到了那位在埃及码头和他交谈过的好心人。
“如果我没有认错,”万事通带着令人喜悦的笑容,走上前去招呼道,“是你吗?先生,在苏伊士你曾经那么热心地给我带路。”
“是啊!”警探回答说,“我也认出你来了。你就是那位古怪的英国人的仆人……”
“完全正确,先生名叫……”
“费克斯。”
“费克斯先生,”万事通说,“在船上再次遇见你,简直太让人开心了。你这是要去哪儿呀?”
“哦,去孟买,和你一样。”
“太妙了!你以前到过孟买吗?”“有过几次,”费克斯回答,“我曾经为东印度公司做事。”
“那么,你一定非常熟悉印度了?”
“哦……是的……”费克斯答道,但是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印度有趣吗?”
“非常有趣!那里有清真寺、尖顶塔、寺庙、托钵的僧人、宝塔、老虎、毒蛇,以及善舞的姑娘!不过,祝你好运,你有时间在印度好好转转吗?”
“我倒是希望有时间好好转转,费克斯先生。正像你所清楚的,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是不会因为要八十天环游地球,而每天让自己一下了轮船就上火车,刚下了火车又去赶轮船的!不会的,这种折腾式的旅行到孟买就会完全结束!你看吧,我说的不会错。”
“福格先生的精神一直很好吗?”费克斯似乎随意地问道。
“非常好,费克斯先生!而且我也是,精神非常好。我吃起来就像一个饿鬼。这大概是海洋气候造成的。”
“不过,我怎么从来没有在甲板上看到过你的主人?”
“他从不到甲板上来。他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你知道吗,万事通先生,这位号称要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先生,可能怀有某种秘密使命……比如一种外交使命,对吗?”
“谁知道呢,费克斯先生,我跟你说实话,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决不费心去关心这种事的!”
自从这次相遇后,万事通和费克斯经常在一起聊天。费克斯警探千方百计接近福格先生的这位仆人。他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他,因此费克斯警探经常邀请万事通到“蒙古号”的酒吧去消遣消遣,请他喝上一些威士忌或白啤酒,而那位正直的小伙子对此毫不客气,为了不欠人情,他甚至也回请费克斯。他认为,这位费克斯先生完全是位正派的绅士。
“蒙古号”正在飞速前进。10月13号,摩卡(3)港已经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城市四周倒塌的城墙,城墙的废墟上生长着一些碧绿的椰枣树。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着大片的咖啡种植园。
万事通眺望着这座历史名城,不禁思绪万千,他甚至联想到,这座由残垣断壁包围着的古城,配上旁边那座形似茶杯柄的破败的古堡,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只巨大的咖啡杯。
当天晚上,“蒙古号”驶过曼德海峡。曼德海峡这个名字,在阿拉伯文中意味着“眼泪之门”。第二天,10月14日,“蒙古号”停泊在亚丁湾西北部的汽船岬,因为它要在那里补充燃料。
从遥远的煤矿把煤炭运到汽船岬供应来往的船只使用,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使命。仅仅东印度轮船公司,每年燃煤的费用就高达80万英镑。因此,必须在几个港口同时设立储煤站,但是要把这些煤炭运送到遥远的海边,每吨运费则高达3英镑。
这时,“蒙古号”距离孟买还有1650海里航程,为了把船底的燃料舱堆满煤炭,它必须在此停靠四个小时。
不过,这四个小时的耽搁,对福格先生的旅行计划毫无影响,因为这都是预料之中的。况且,“蒙古号”本来应该在10月15日早上到达亚丁港,而现在才是14日晚上。这意味着,它已经提前了十五个小时。
福格先生带着他的仆人上了岸。这位绅士要为自己的护照办理签证手续。费克斯悄悄尾随在他们身后。办完签证手续,菲利斯·福格先生立刻回到船上,继续打他那被中断的“惠斯特”。
亚丁这座城市拥有2.5万居民,其中包括索马里人、巴尼昂人、帕尔西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万事通和往常一样,在人群中漫游了一番。他参观了使亚丁港被称为印度洋上的直布罗陀的那些海防要塞,欣赏了那些巧妙的地下蓄水池。历经两千年,继所罗门王的工匠之后,很多英国工程师正在继续这些蓄水池的修建工作。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万事通回到船上后,自言自语着,“现在,我算明白了,要想看到一些新鲜玩意儿,出门旅行是再合适不过了。”
晚上六点钟,“蒙古号”开始起锚,船上的螺旋推进器的桨叶搅动着亚丁湾的海水,不久便驶入了印度洋。按照规定,“蒙古号”应该在168个小时之内从亚丁港抵达孟买,而目前印度洋海面非常利于航行,海上一直刮着西北风,轮船顺风扬帆,飞快地向前行进着。
这时,由于顺风航行,船身非常平稳。此刻,那些女士们又衣着盛装出现在甲板上。歌舞又重新开始了。
这段航程是在最美妙的时光中度过的。万事通有幸偶遇费克斯这样一位友好的旅伴,自然感到十分愉快。
10月20日,星期日,中午时分,印度海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两个小时之后,引航员登上了“蒙古号”客轮。地平线上,群山矗立在蓝天下相映成辉。很快,掩映着孟买城的一排排棕榈树,带着蓬勃的生机出现在人们眼前。“蒙古号”驶入由撒尔赛特岛、科拉巴岛、象岛、屠夫岛环绕而成的港湾。四点半,轮船停靠在孟买码头。
这时,菲利斯·福格结束了他今天的第三十三局牌局,由于他和自己的伙伴大胆配合,他们竟然拿了十三墩牌,因此随着这一局牌的大获全胜,他愉快地结束了这段美好的旅程。“蒙古号”本来应该在10月22日行抵孟买,可是它20日便抵达了终点。所以,自伦敦启程以来,福格先生目前已经提前了两天时间。菲利斯·福格先生郑重地把这两天时间写在了旅行日记的盈余栏中。
————————————————————
(1) 锡兰,即今天的斯里兰卡。
(2) 果阿,曾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位于印度境内。
(3) 摩卡,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一座重要港口城市,位于红海和曼德海峡交界处,是18世纪椰枣、香料和咖啡的重要产地。
上一章:第八章 万事通似乎说多了 | 下一章:第十章 万事通赤脚逃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