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上一章: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下一章: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太史公说:自古以来,圣君明王将要建立国家,承受天命,兴办事业,何曾不重视卜筮来助成善事!唐尧、虞舜以前的事情,不可能有记述了。自夏、商、周三代的兴起,各自都凭据着卜筮的祯祥。涂山的卜兆吉利,因而夏启世袭了王位;飞燕的卜兆吉顺,因此殷族兴国;百谷的筮兆吉祥,故而周室称王。君王在决定各种疑难时,用卜筮加以预测,用蓍草、龟甲进行推断,这是不可变易的方法。
蛮、夷、氐、羌各族虽然没有君臣上下的秩序,也有决断疑问的占卜。有的用金石,有的用草木,各国不同风俗。然而都可以根据占卜的结果来决定征伐攻击,进军求胜。他们各自相信自己信奉的神灵,来预知未来的事情。
我略有所闻:夏、殷时代的人需要占卜,便取用蓍草、龟甲,占卜完毕就丢弃它们,认为龟甲收藏起来就不灵,蓍草用久了就不神。到了周王室的卜官,常常珍藏着蓍草和龟甲;还有对使用蓍草、龟甲的大小先后,各自都有崇尚的方法,而概括他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有的人认为圣王遭遇事情没有不能确定的,决断疑难没有不明白可见的,他们之所以设置求神问卜的方法,是认为后代衰败式微,愚蠢却不肯师从聪明的人,人们各自适性自安,分化相异为百家之别,大道散乱而无边际,所以把事理推演归纳到最为精微的地方,总括规范于“精神”。也有的人认为灵龟这类动物的特长之处,圣人也不能和它们相争。它们处理吉凶,辨别可否,大多比人还要准确。
到了汉高祖时代,因袭秦制设立了太卜官。天下刚刚平定,战争尚未平息。待到孝惠帝继位,享国在位的日子很少,吕后是女君主,孝文帝、孝景帝因袭旧制,来不及研究试行占卜的事情。尽管有的父子都是掌管天文历算卜筮的畴官,代代相传,可是其中的精微深妙之处,遗亡失散的很多。到了当今皇上即位,广开艺能的门路,悉迎百家的学问,精通一技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技艺绝伦、超群出奇的人位列尊右,没有什么偏私的。几年之间,太卜大为聚集。恰逢皇上计划攻击匈奴,西进扫除大宛,南下收服百越,卜筮精确地预见了各种情况,事先谋划好其对策。待到猛将冲锋向前,执节指挥,在各地大获全胜,而用蓍草、龟甲占卜时辰日子也对此大有助力。皇上尤其重视,赏赐卜人有的高达几千万钱。像丘子明这班人,富裕至极,尊贵宠幸,压倒了朝廷的公卿大臣。至于用卜筮来推测谁用邪术、巫术加害他人,有时也颇为准确。平时与卜官有小嫌隙的人,被他们假手公法而杀害。卜官随心所欲地伤害他人,由此被破族灭家的人,数不胜数。百官惶恐不安,都说龟甲、蓍草能够说话。后来卜官害人的事情被发觉,奸计穷尽,他们也被诛灭三族。
排列蓍草来断定气数,灼烧龟甲来观察征兆,变化无穷,因此选择贤人来担任占卜工作,可以说是圣人必须慎重从事的事情吧!周公三次用龟甲占卜,因而周武王有病能愈。商纣王为政暴虐,因而大龟不出现吉兆。晋文公将要恢复周襄王的王位,占卜时得到“黄帝战于阪泉”的吉兆,终于接受了帝王赐予的有征伐之命的彤弓。晋献公贪恋骊姬的美色,占卜时征兆有“齿牙为祸”之象,其祸害竟然流传了献公、奚齐、悼子、惠公、怀公五代。楚灵王将要背叛周王室,占卜时得到不祥之兆,终于遭受了乾谿的败绩。征兆和应验诚实于内,而当时的人明察事理、见其结果于外,这能不说是两相吻合的吗!君子认为那些轻视卜筮、不相信神明的人是荒谬的;而背弃了人道,迷信祥瑞的人,也得不到鬼神公正的对待。所以《尚书·洪范》中有“稽疑”一节,提出了五个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可与之商量的对象,而卜、筮占了其中两个。五人占卜,应信从其中多数人的判断,这是表明虽设有卜官但不专断的道理。
我到了江南,观察当地百姓的行事,询问那里的长老,他们说龟活到千岁才在莲叶上游戏,蓍草长满百条枝茎还是共有一条根。又说在它们生长的地方,野兽中没有虎狼,草丛中没有毒虫。长江边的居民,常常畜养龟,饮其血,食其肉,认为龟能疏通筋络,导致元气,对防衰养老有所助益,难道不真实可信吗!
褚先生说:我通晓经术,师从博士学习,研究《春秋》,由于成绩优秀被任命为郎官,有幸能够在宫中值宿警卫,进出宫殿已有十多年了。我私下喜好《太史公传》。太史公的《传》说:“夏、商、周三代君王龟占的方法不同,四方蛮夷卜筮的习俗相异,然而各自用占卜来决断吉凶。我大致了解其中的要领,所以写下了《龟策列传》。”我往来于长安城中,寻求《龟策列传》却没能得到,因此我到了太卜官那里,又向熟悉龟策之事的文学长老们询问有关掌故,记下了龟策占卜的事情,编录在下面。
听说古代的五帝、三王要发动兴举大事,必定事先用蓍草、龟甲做决断。古书说:“下有伏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神龟。”所谓伏苓这种东西,在兔丝的下方,形状好像飞鸟的样子。头场春雨过后,天气清静无风,在夜晚把兔丝割除,随即用灯笼照着此地,火灭了以后,立即记下它所在的位置,用四丈新布把这个地方环绕起来,天亮以后就把伏苓挖掘出来,入地四尺到七尺就可得到它了,超过七尺就不能得到。伏苓是千年古松的根,人们吃了它可以长生不死。听说蓍草生满一百条枝茎的,它的下方必定有神龟守护着,它的上方经常有青云笼罩着。古书说:“天下和平,王道推行,那么蓍草的茎可长至一丈,它一丛会生满百茎。”当今时代取用蓍草的人,不能符合古代的法度,不能得到满百茎、长一丈的蓍草,能获取八十茎以上、长八尺的蓍草,就是很难得的了。喜好用卦的百姓,取得满六十茎以上、长满六尺的蓍草,就可以使用了。古书说:“能够得到名龟的人,财物便归于他,家里必定大富,富至千万钱。”名龟第一种叫“北斗龟”,第二种叫“南辰龟”,第三种叫“五星龟”,第四种叫“八风龟”,第五种叫“二十八宿龟”,第六种叫“日月龟”,第七种叫“九州龟”,第八种叫“玉龟”:一共是八种名龟。古书中的龟图上各有文字写在龟腹下方,文字说的是,这是某某龟。我大略记述了它们的要旨,不摹画它们的图形。获取这些名龟不必身满一尺二寸,百姓得到身长七八寸的,就可以当作宝物了。珠玉宝器,即使加以深藏,也必然看见它们的光彩,必然显现它们的神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美玉在山而树木润泽,深渊生珠而岸不枯裂,那是由于珠玉滋润它们带来的结果。明月般美丽的珍珠出自江海,藏在蛤蚌之中,蛟龙伏在它上面,君王得到它,就能长久地拥有天下,四方夷族称臣归服。如果能够得到长满百茎的蓍草,并且得到蓍草下面的神龟,用它们来占卜,就会百言百中,足以决断吉凶。神龟出自长江水中,庐江郡每年按时把二十只身长一尺二寸的活龟缴纳给太卜官,太卜官便在吉日剔取龟的腹下甲。龟活千岁才满一尺二寸。君王调兵遣将,必定在庙堂之上钻凿龟甲占卜,来决断吉凶。现在高祖庙中有一间龟室,珍藏收纳龟甲,把它们当作神宝。
古书说:“取龟的前足臂骨,把它穿起来佩戴在身上,取龟悬挂在室内的西北角,用这种方法进入深山老林中,就不会迷失方向。”我担任郎官时,看过《万毕石朱方》,书上说:“有神龟生活在江南的嘉林中。嘉林,就是林内的野兽中没有虎狼,鸟群里没有鸱枭,草丛间没有毒草恶虫,野火烧不到,斧头砍不着,这就是嘉林。龟在嘉林之中,常在芳莲上面筑巢。龟的左胁下写有文字,说:‘甲子之年,日冕重光之日,得到我的人,匹夫可为人君,成为有封地的官长,诸侯得到我可为帝王。’在白蛇蟠林中寻求神龟的人,斋戒以待,恭恭敬敬地,那样子就好像有人来告诉神龟的消息似的,而且用酒洒地祭神,披散着头发,乞求神龟三天三夜才能得到。”由此看来,难道不伟大吗!所以我们对神龟可以不敬重吗?
南方有位老人用龟支垫床脚,过了二十多年,老人死了,他人移开床,龟还活着没死。龟能够行气导引。有人问:“龟如此神灵,但是太卜官得到活龟,为什么总是杀死它,剔取它的腹甲呢?”前些年长江边有人得到一只名龟,畜养起来,家中因此大富。他和别人商议,想把龟放生离去。有人教他把龟杀掉,不要放生,如果放了龟,就会家破人亡。龟托梦给他说:“送我回水中,不要杀我。”那家人最终还是杀了它。杀龟以后,主人身死,家中不吉利。百姓和君主的道理不同,百姓得到名龟,看样子似乎不宜杀死。而根据过去的故事说来,古代的明王圣主都是把龟杀死从而利用它。
宋元王时得到过一只龟,也是把它杀死从而利用它。我谨把这件事连缀记述在下面,让好事的人从中欣赏选择吧。
宋元王二年,长江之神派遣神龟出使黄河,到了泉阳,渔夫豫且撒网得到神龟,并把它囚禁起来,放在笼子里。半夜里,龟来托梦给宋元王说:“我为江神出使黄河,但是鱼网挡住我的去路。泉阳的豫且得到了我,我不能离去。身在患难之中,没有谁可以求告。君王有德义,所以特来告诉。”元王惊奇地醒了。于是就召见博士卫平,问他说:“今晚我梦见一位男人,伸着脖子,长长的头,穿着黑色绣衣,乘坐着辎车,来托梦给我说:‘我为江神出使黄河,但是鱼网挡住我的去路。泉阳的豫且得到了我,我不能离去。身在患难之中,没有谁可以求告。君王有德义,所以特来告诉。’这是什么人物?”卫平便拿过卜具站起来,仰望天空,察看月亮的光线,观察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推断太阳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用圆规、矩尺作辅佐工具,再加上秤锤、秤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已经确定,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各按其位,彼此相望。观察其中的吉凶之象,甲介之虫首先显现。卫平便对元王说:“昨夜壬日子时,太阳位于牵牛星宿。黄河大水相会,鬼神相谋。天河正当南北相贯,江神和河神原本有约,南风新至,江神的使者先来。白云壅塞了天河,万物全被滞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太阳,江神的使者当被囚禁。穿着黑色衣服并且乘坐辎车的,它的名字叫龟。君王赶快派人去打听寻求它。”元王说:“好。”
当时元王就派人飞驰前往泉阳,问泉阳县令说:“渔民有多少家?谁的名字叫豫且?豫且得到一只龟,龟托梦给君王,所以君王派我来寻求它。”泉阳令就派县吏查阅户籍簿,观看城邑地图,水上渔民有五十五家,在上游有间庐舍,主人的名字叫豫且。泉阳令说:“好。”就和使者急驰前往,询问豫且说:“昨夜你捕鱼得到了什么?”豫且说:“半夜时撒网捕得一只龟。”使者问:“现在龟在哪里?”豫且答:“在笼子里。”使者说:“君王知道您得到这只龟,所以派我来求取它。”豫且说:“行。”立即把龟拴起来,从笼中取出,献给使者。使者载龟而行,出了泉阳城门。突然大白天什么也看不见,狂风暴雨,天昏地暗。云彩覆盖在龟车的上方,呈现出青黄五彩之色;雷雨交加,风儿伴送而行。进入王宫端门,龟在东偏殿进见元王。龟身如流水,润泽有光。龟望见元王,伸长脖子向前爬行,爬了三步然后停止,又缩回脖子向后退却,回到它原来的位置。元王见了对此感到奇怪,问卫平说:“龟见了我,伸长脖子向前爬行,为什么朝上望呢?又缩着脖子退回原处,这是表示什么呢?”卫平回答说:“龟在患难之中,整夜被囚禁,君王有德义,派人救活了它。现在它伸长脖子向前爬行,来表示感谢,又缩着脖子向后退,是想赶快离开。”元王说:“妙啊!龟的神灵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吗?不可久留它,赶快驾车送龟,不要使它耽误了期限。”
卫平回答说:“龟是天下的宝物,先得到这龟的人就能成为天子,而且十言十中,十战十胜。龟生在深渊,长在黄土,知道上天的大道,明白上古的人事。游历了三千年,不超出它居住的地域。龟安祥平和,静气中正,行动不用气力。寿盖天地,没有人知道它的极限。它和万物一起变化,随着四季改变颜色。它居而自我藏匿,伏而不吃食物。春天呈青色,夏天呈黄色,秋天呈白色,冬天呈黑色。龟能明辨阴阳,审察刑德,预知利害,详察祸福。用它言事就必中,用它卜战就必胜。君王如果能把它作为国宝,各诸侯都会来归服。您不要送走它,用它来安定国家社稷。”
元王说:“这龟非常神灵,自天而降,身陷深渊。在患难之中,把我看作是贤德之人,认为我仁德敦厚而且忠诚信实,所以来求告我。我如果不送走它,这就像那个渔夫了。渔夫用它的肉体谋利,而我贪图它的神力,在下的为不仁,在上的为无德。君臣无礼,从哪里得来福气呢?我不忍心,怎么能不送走它!”
卫平回答说:“不是这样。我听说,深恩大德不须回报,贵重的寄存不必归还;上天授予的如不接受,上天将夺回它的宝物。如今这龟周游天下,返归它的住所,上至苍天,下近泥涂。游遍了九州,未曾受到羞愧侮辱,没有什么地方被稽留。现在到了泉阳,渔夫侮辱并囚禁了它。君王即使送走了它,江神和河神也必定恼怒,务必谋求报仇。龟因为自己受到侵犯,便会和神灵谋划。或是久雨不晴,洪水不可救治。或是干旱,乱风扬尘,蝗虫暴生,百姓错失农时。君王对龟如施行仁义,其惩罚必定来临。这没有其他缘故,那妖祟就在这龟身上。以后即使后悔,怎么能来得及呢!君王不要送走它。”
元王感慨而叹,说道:“阻挠别人的使者,破坏别人的计谋,这不是暴戾吗?夺取别人的东西,把它作为自己的宝物,这不是强横吗?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突然得到的东西必定会突然丧失,强行夺取的东西最后必定没有功效。夏桀、商纣暴戾强横,因而身死国亡。如果我听从了您,这就会没有了仁义的美名,而有了强暴的说法。江神、河神成了商汤、周武,我成了夏桀、商纣。没有见到神龟的利益,恐怕反遭到它降下的灾难。我满腹狐疑,怎能侍奉这个宝物,赶快驾车送龟,不要使它久留。”
卫平回答说:“不是这样,请君王不要忧虑。天地之间,堆积石头成为高山。山高但不倒塌,大地得以安然。所以说事物有的看似危险却反而安全,有的看似轻微却不可迁移;有的人忠实诚信却不如欺诈放诞的,有的人丑恶却适宜作大官,有的人美貌佳丽却成为众人的祸害。如不是神圣之人,没有人能讲清其中的道理。春、秋、冬、夏,有的暑热,有的寒冷。寒暑不和,邪气相侵。一年之中,季节不同,是各自的时令使它这样。所以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人仁义,有人强暴。强暴有发作的场合,仁义有施行的时候。万物都是如此,不可深究。大王如能听取我的意见,请让我详尽地说说这件事情。上天呈现五彩颜色,是用来辨别黑白。大地生长五种嘉谷,是用来知道善恶。远古人民没有人知道辨别,和禽兽相似。居住在山谷洞穴中,不懂得种田耕作。天下祸乱,阴阳相错,匆匆忙忙,男女通婚,彼此却不加选择。妖孽屡次出现,传宗接代身单力薄。圣人出来辨别各种的生物,使它们不要相互攻击。禽兽有牝牡,把它们安置到山林原野;飞鸟有雄雌,把它们分布到树林水泽;有甲介的虫类,把它们安置到河流溪谷。所以圣人治理人民,为他们建筑城廓,城内划分大街小巷,郊外修筑田间小道。夫妻男女,分给他们田地住宅,排列他们的房屋。为他们绘图造册,分别他们的姓名家族。设置官吏,用爵位俸禄勉励他们。使他们穿用桑麻,食用五谷,耕田翻土,锄地除草。人们嘴里吃到嗜好的食物,眼睛看到美好的东西,身受衣食的利益。由此看来,不靠勤劳是达不到目的的。所以说,农夫不勤劳,谷仓就不盈满;商人不勤劳,就不能得到赢利;妇女不勤劳,布帛就不精美;官吏不勤劳,他们的权势就不能形成;大将不勤劳,士卒就不听从命令;王侯不勤劳,就终生没有名声。所以说勤劳是成事的开始,是名分的根据,是万物的法则。从勤劳上去追求的,没有什么不能达到。大王却认为不是这样,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玉匣雉鸟,出自昆山;明月之珠,出自四海;凿镌玉石,剖取蚌珠,到市场贩卖。圣人得到它们,把它们当作贵重的宝物。拥有这宝物的人,就将成为天子。现在您自己把滞留神龟看作是暴虐,其实还比不上从大海里剖取蚌珠;您自己把这看作是强横,其实还比不上到昆山凿镌玉石。凿取宝物的人没有罪过,珍藏宝物的人没有祸患。现在神龟使者自投罗网,遇上渔夫从而得到了它,神龟又托梦自我介绍,这是国家的宝物,君王还忧虑什么呢?”
元王说:“不是这样。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谏诤的人是国家的幸福,谄谀的人是国家的祸害。君主听信谄谀之言,这是愚蠢糊涂的。尽管这样,灾祸也不随便降临,幸福也不白白来到。天地聚合元气,就产生了一切财富。阴阳有别,离不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日子到了便为一个周期。圣人明白这个道理,自身才无灾难。明君运用这个道理,没有谁敢欺骗他。所以说幸福的到来,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灾祸的降临,也是人们自己造成的。灾祸和幸福同在,刑罚和赏赐相成。圣人明察这个道理,因而知道吉凶。夏桀、商纣的时候,他们和上天争功,遏阻鬼神,使之不得交通。这本来已经是残暴无道了,而谄谀之臣又有很多。夏桀有位谄谀之臣,名字叫赵梁。他教唆桀王暴虐无道,鼓励他贪狠如狼,把商汤囚禁在夏台,杀害了关龙逢。左右的人恐怕被杀死,苟且在旁边阿谀奉承。国家已经危如累卵,但人人都说不要紧。欢乐地高呼万岁,迷惑说国运未尽。蒙蔽夏桀的耳目,和他一起欺诈癫狂。商汤终于讨伐了夏桀,夏桀身死国亡。夏桀听信了赵梁这个谄谀之臣,自身独受祸殃。《春秋》记载了这件事情,至今令人不忘。商纣有位谄谀之臣,名字叫左强,夸言巧目,教唆纣王建造象廊。象廊高入云天,又安置了玉床。采用犀牛角和美玉雕刻的器物,拿象牙筷子吃饭。圣人比干被挖掉心脏,壮士被砍掉小腿。箕子害怕被杀死,披散了头发,佯装癫狂。纣王杀害了周太子厉,囚禁了周文王姬昌。把文王投进石室,准备从夜晚囚禁至天明。阴兢救活了文王,和他一起逃走。文王进入了周地,得到了太公望。他发动士卒,聚集兵器,和商纣交战。文王病死,部下载着他的尸体前行。太子姬发代替父王为将,庙号称为武王。武王与纣王在牧野交战,在华山的南面大败纣军。纣王不胜,兵败逃回,武王把他围困在象廊。纣王在宣室自杀,身死却不得埋葬。头被悬挂在车子的横梁上,被四匹马拉着走。我一想到纣王如此的情景,愁肠就像滚沸的水一样翻腾。这些人都是富有天下,而且贵至天子,但是太傲慢了。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办事喜欢好高骛远,贪戾而又骄纵。不任用忠诚信实的人,却听信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终被天下人耻笑。如今我的疆域处在各诸侯国之间,连秋毫都不如。办事如不妥当,又怎能逃脱灾难!”卫平回答说:“不是这样。黄河虽然神灵贤明,但不如昆仑山;长江的水源通畅,但不如四海。然而人们尚且要夺取昆仑、四海的珍宝,各诸侯争夺它们,战争由此而起。小国被灭亡,大国危殆,杀害他人的父母兄弟,掳掠别人的妻子儿女,破人国土,毁人宗庙,来争夺这些宝物。攻战争夺,这就是强暴。所以说用强暴武力去夺取它,而用文明教化来治理它。不违背四时的秩序,必能使贤士亲近;随着阴阳一起变化,鬼神也能被使用;与天地交通,和它们也可作朋友。诸侯称臣归服,民众殷实欢喜。国家安宁,与社会一起除旧迎新。商汤、周武行使这种办法,就取得了天子的王位。《春秋》记载了这件事,把它作为规范准则。大王不自称商汤、周武,却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夏桀、商纣施行暴戾强横,本来就把这些当作常事。夏桀建瓦室,商纣造象廊。征敛丝帛当柴烧,势必劳民伤财。征收赋税没有限度,杀戮百姓没有法则。他们杀了百姓的六畜,拿熟皮做成袋子,用皮袋盛满了牲畜的血,悬挂起来,和别人一起来射它,跟天帝争强。违背了四时的秩序,抢先在祭祀众神鬼之前品尝四时鲜味。劝谏的人总是被杀死,谄谀的臣子却留在身旁。圣人隐藏,百姓没有人行动。上天频频降下干旱,国内常有妖孽出现。蝗灾年年发生,五谷不登。百姓不安其居,鬼神不享祭食。天天刮大风,白昼昏天黑地。日月并蚀,熄灭无光。群星不循轨而乱行,全都扰乱了纲纪秩序。由此看来,夏桀、商纣的统治怎能长久!即使没有商汤、周武,到时也本该灭亡。所以商汤伐桀,武王克纣,是那时的形势使它这样。商汤、周武便成为天子,子孙世代相继为王;终身没有过错,后代称赞他们,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这都是适应时势而行动,遇事能强,才能成为帝王。现在这只龟是贵重的宝物。为圣人出使,传给了贤王。神龟不用动手动脚,雷电伴随着它,风雨护送着它,流水飘行着它。侯王有仁德,才能承受它。如今君王有仁德,从而得到这个宝物,却因害怕而不敢接受;您如果送走它,宋国必有灾祸。以后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上一章: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下一章: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