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七十九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上一章: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下一章: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他曾经在各诸侯国中游说,想侍奉魏王,但因为家里贫穷,无法自助,就先侍奉魏国中大夫须贾。
须贾替魏昭王出使到齐国,范雎随从出使。他们在齐国停留了几个月,未能回复朝廷。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赏赐范雎十斤黄金还有牛肉、酒食,范雎辞让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十分生气,以为范雎把魏国的秘密事情告诉了齐国,所以才能得到这些礼物,便让范雎接受齐王的牛肉、酒食,退还他的黄金。回国以后,须贾内心怨恨范雎,把这件事告诉了魏国的宰相。魏国的宰相是魏国的一位公子,叫魏齐。魏齐非常生气,让家臣鞭打范雎,打断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雎假装死了,魏齐就叫人用席子卷起来,抛弃在厕所里。宾客喝醉酒的人,轮流把小便撒在范雎身上,故意侮辱他来警告后人,使他们不敢乱说。范雎从席子中对看守的人说:“您能让我出来,我一定重重地答谢您。”看守的人就请求放出弃置席子里的死人。魏齐喝醉了,说:“行啦。”范雎得以脱身。后来魏齐反悔,又叫人寻找他。魏国人郑安平听说了这件事,就携持范雎逃跑,隐藏起来,范雎改名换姓叫做张禄。
正当这个时候,秦昭王派遣谒者王稽出使到魏国。郑安平就乔装成兵卒,侍候王稽。王稽说:“魏国有贤能的人可以跟我一起到西方游历的吗?”郑安平说:“我同乡中有位张禄先生,想会见您,谈论天下大事。这个人有仇人,不敢白天来见您。”王稽说:“夜里您跟他一道来。”郑安平夜里跟张禄去见王稽。话没有说完,王稽知道范雎贤能,对他说:“请先生在三亭的南面等我。”范雎和王稽私下约定以后便离开了。王稽告别魏国而走了,经过约定的地点就用车子载着范雎回秦国。到达湖关的时候,远远看到有车马从西边来。范雎说:“那边来的人是谁?”王稽说:“是秦国宰相穰侯到东部巡视县邑。”范雎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的政权,厌恶接纳各国的说客,这个人恐怕要侮辱我,我宁可暂且匿藏在车子里。”过了一会,穰侯果然来到,他慰问王稽,便停下车来交谈说:“关东有什么变化?”王稽说:“没有。”穰侯又对王稽说:“谒君该不会跟诸侯国的说客一起来吧?他们毫无作用,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王稽说:“不敢。”两人很快就分别离开。范雎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有智谋的人,只是对事物反应慢,刚才他怀疑车子里有人,却忘记搜索了。”就在这时,范雎下车步行,说:“这样他一定后悔的。”范雎走了十几里,穰侯果然派骑兵回头搜查车子,见没人,才作罢。王稽就和范雎进入咸阳。王稽向秦昭王报告出使情况以后,趁机说:“魏国有位张禄先生,是天下能言善辩的人。他说‘秦王的国家比重叠起来的鸡蛋还危险,能够任用我就安全,可是这不能用书面传达’。所以我用车子载他回来。”秦王不相信,但还是让他住下来,给吃粗劣的饭菜。范雎待命一年多。当这个时候,秦昭王已登位三十六年。秦国向南攻占了楚国的鄢城和郢都,楚怀王在秦国被幽禁身亡。秦国向东打败了齐国,齐闵王曾经称帝,后来去掉帝号。秦国多次困扰三晋。秦昭王厌恶天下的说客,不相信他们。
穰侯和华阳君,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而泾阳君和高陵君都是秦昭王的同母弟弟。穰侯当宰相,其余三人轮流当将领,都有封地,因为太后的缘故,私人的财产比王室还多。到了穰侯担任秦国将领的时候,将要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想用来扩大他在陶邑的封地。范雎就上书说:
我听说英明的君主这样确立政治原则:有功劳的人不能不奖赏,有才能的人不能不当官;出力大的人,他的俸禄多,功劳多的人,他的爵位高;能够治理众人的人,他当的官就大。所以没有才能的人不敢担任官职,有才能的人也不会埋没。如果认为我的话是对的,希望您实行它,以便更有利于您的政治措施;如果认为我的话是不对的,久留我也没有用。俗话说:“昏庸的君主奖赏他所喜爱的人,而惩罚他所厌恶的人;英明的君主却不是这样,奖赏一定落在有功劳的人身上,而刑罚一定判给有罪恶的人。”如今我的胸部无法抵挡砧板,而腰部无法对付斧钺,难道敢用没把握的事情来尝试大王吗?即使您认为我是卑贱的人而轻意地侮辱我,难道就不重视任用我的人对大王是义无反顾的吗?而且我听说周朝有砥砨,宋国有结绿,魏国有县藜,楚国有和璞,这四种宝玉都是地里所生长的,又是名匠所错过的,却成为天下有名的宝贝。这样,那么大王所遗弃的人,难道无法有利于国家吗?我听说善于使个人富裕的是向国家索取,善于使国家富裕的是向诸侯索取。天下有英明的君主,那么诸侯就不能擅自富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篡夺了权势。高明的医生知道病人的死活,而圣明的君主明白事情的成败。有利的就实行它,有害的就抛弃它,没把握的就少尝试它,即使虞舜和夏禹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深刻的话,我不敢写在书面上,那些浅薄的话,又不值得大王听取。我想,是因为我愚蠢而不符合大王的心意呢,还是因为大王轻视那推荐我的人地位卑贱而不能信用我呢?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希望得到大王稍微赏赐游览观光的空闲,让我能远远地见到大王一面。如果我说了一句没用的话,请让我伏在刀斧和砧板之间受刑。
当时秦昭王非常高兴,就向王稽致谢,派人用专车去召见范雎。就这样,范雎才能够在离宫和秦昭王见面。范雎假装不知道幽禁有罪宫女的长巷而进入里面。秦昭王来了,宦官很生气,要驱逐他,说:“秦王到!”范雎装糊涂地说:“秦国哪来的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想以此激怒秦昭王。秦昭王一到,听到他和宦官争论,就邀请他进宫,并自我批评说:“我早就应当亲自接受您的教导了,但碰上义渠的事情紧急,我得早晚亲自请示太后;如今义渠的事情完毕了,我才能来接受教导。我自觉愚昧无能,所以让我恭敬地履行宾主的礼节。”范雎辞谢谦让。这一天,看到范雎被接见时情形的,大臣们没有谁不肃然改变容颜的。秦王屏退左右的臣子,宫里空无一人。秦王长跪着请问:“先生怎样指教我?”范雎说:“嗯嗯。”过了一会,秦王又长跪着请问:“先生怎样指教我?”范雎说:“嗯嗯。”一连三次都是这样子。秦王说:“先生始终不肯指教我吗?”范雎说:“不敢这样的。我听说从前吕尚遇到周文王的时候,以渔翁的身份在渭水边钓鱼罢了。之所以这样子,是因为关系疏远。当周文王悦服他之后就任用他作太师,用车子载他一起回去,这是因为他的话说得深刻。所以周文王就得力于吕尚,终于称王于天下。假如周文王疏远吕尚而不跟他深刻地交谈,这样周朝就没有天子的美德,而周文王和周武王也就无法成就他们的王业。如今我是一个旅居外地的臣子,和大王关系疏远,但我所希望陈述的都是匡正国君的事,我处在别人骨肉关系的中间,希望竭尽忠诚,但不知大王的心意。这就是为什么大王三次发问我却不敢回答的原因。我并不是有所畏惧而不敢说话。我知道今天说话在前,明天就会被杀在后,但我不敢回避。大王如果听从我的话,即使我被处死也不值得我发愁,即使我被流放也不值得我担心,用漆涂身,变成癞子,披头散发,变成疯子,不值得我羞耻。况且像五帝这样的圣明也得死,三王这样的仁义也得死,五霸这样的贤能也得死,乌获、任鄙这样的强力也得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这样的勇敢也得死。死亡,是人们一定不能避免的。处在必然的形势之中,只要稍微对秦国有补益,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我又忧虑什么呢!伍子胥用袋子装着逃出了昭关,夜晚行进,白天藏匿,走到陵水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糊口,只好用膝盖匍匐行走,袒露上身向上叩头,鼓起肚皮吹諶,在吴国的市井里讨饭,终于复兴吴国,使阖闾成为霸主。假如我能像伍子胥一样竭尽智谋,再把我幽禁起来,一辈子不再相见,但是我的主张实行了,我又忧虑什么?箕子、接舆用漆涂身,变成癞子,披头散发,变成疯子,对他们的君主没有好处。假如我能够和箕子一样地行动,可以对自己所认为贤明的君主有帮助,这是我最大的光荣,我有什么羞耻?我所害怕的是,只害怕我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我竭尽忠诚却自取灭亡,便因此闭口裹足,没有谁愿意投向秦国罢了。您上畏惧太后的威严,下被奸臣的媚态所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保姆之手,终身受迷惑,无法辨别奸邪。大则国家被覆灭,小则自身因此孤立危险,这是我最恐惧的啊。至于困辱的事情,死亡的忧患,我是不会畏惧的。我死了而秦国安定,这样我死了比活着还好。”秦王长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呢?秦国偏僻遥远,我愚蠢而没有才能,竟幸蒙先生屈辱来到这里,这是上天让我打扰先生来保存先王的宗庙。我能够向先生领教,这是因为上天宠幸先王,不抛弃他的遗孤。先生怎能说这样的话!事情不论大小,上至太后,下至大臣,希望先生都拿来教导我,不要怀疑我呀。”范雎跪拜,秦王也跪拜。范雎说:“大王的国家,以四周有要塞为牢固,北面有甘泉、谷口,南面有泾河和渭水环绕,右面有陇山、蜀山,左面有幽谷关、商阪,奋力击杀之士百万,战车千辆,有利时就出兵进攻,不利时就退兵防守,这是称王者的基础。人民对于私斗胆怯,但对于公战就勇敢,这是称王者的人民。大王同时兼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凭借秦国士兵的勇敢,车马的众多,去对付诸侯国,譬如驱使韩国的大狗去搏击跛脚的兔子一样。称霸当王的大业可以实现,但群臣没有谁能称其职。到现在闭关十五年了,不敢向山东各国秘密用兵的原因,这是因为穰侯为秦国谋事不够忠诚,并且大王的计谋也有失误的地方。”秦王长跪着说:“我希望听到我的计谋失误的地方。”但大王左右有很多偷听的人,范雎恐惧,不敢说到国内的事情,首先说到国外的事情,以便观察秦王的反应。他趁机上前说:“穰侯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邑、寿邑,不是办法。出兵少就不能伤害齐国,出兵多就对秦国不利。我心想大王的计划是,希望少出兵却让韩国、魏国的士兵全部出动,那就不合理了。现在已经发现盟国并不亲密,却要越过他们的国境去攻打另一个国家,行吗?这在策略上太疏忽了。再说从前齐闵王向南攻打楚国,打败了楚军,杀死了楚将,又开辟千里之地,可是最终齐国连尺寸的地也不能得到,难道齐国不想得到土地吗?是形势不能让它占有。各诸侯国看到齐国疲惫,君臣不和睦,就起兵攻打齐国,一举而打败了它。齐国士兵受到侮辱,军队受到挫折,就都责怪他们的国王说:‘是谁出这个主意的呢?’齐王说:‘是文子出的这个主意。’大臣作乱,文子出走。因此齐国之所以大败,是因为它攻打楚国反而有利于韩国、魏国。这就是所谓借兵器给盗贼,送粮食给盗贼。大王不如结交远邦而进攻近邻,得到寸土就是大王的寸土,得到尺地也是大王的尺地。现在放弃这近邻,却去进攻远方的国家,不也荒谬吗?再说从前中山国土地有纵横五百里,赵国单独吞占了它,功成名就以后,利益跟着而来,天下没有谁能损害它。现在韩国和魏国地处中原又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果想称霸,一定要亲近中原地区的国家,成为天下的枢纽,以便威胁楚国、赵国。楚国强盛,就让赵国归附;赵国强盛,就让楚国归附。楚国、赵国都归附,齐国一定畏惧了。齐国一畏惧,必然用谦卑的言词、厚重的礼物来侍奉秦国。齐国归附了,韩国、魏国就趁机能收服了。”秦昭王说:“我想亲近魏国很久了,但魏国是个多变的国家,我不能亲近它。请问亲近魏国该怎么办?”范雎回答说:“大王用谦卑的言词、厚重的礼物去事奉它;不行的话,就割让土地去贿赂它;不行的话,就出兵去征伐它。”秦王说:“我恭敬地听命了。”秦王就任命范雎作客卿,谋划军事。终于听取范雎的计谋,派遣五大夫绾征伐魏国,拔取了怀城。两年后,拔取了邢丘。
客卿范雎又游说秦昭王道:“秦国、韩国的地形,互相交错着,好像刺绣一样。秦国因韩国的存在,好像树木有蛀虫,人体有心腹的疾病一样。天下没有变化也就罢了,天下如果有变化,那成为秦国祸患的还有哪一个比韩国更大的呢?大王不如收服韩国。”秦昭王说:“我本来就想收服韩国,但韩国不听从,对它该怎么办?”范雎回答说:“韩国怎能不听从呢?大王出兵攻打荥阳,那么巩邑和成皋的道路就不通了;向北切断太行山的通道,那么上党的军队就不能南下。大王一起兵攻打荥阳,那么韩国就会一分为三。韩国眼看必然灭亡,怎能不听从呢?如果韩国听从了,那么称霸的大业就可以考虑了。”秦王说:“好。”便要打发使者到韩国。范雎日益亲近秦王,又被宠幸和任用几年了,便找机会游说秦王道:“我在山东时,只听说齐国有田文,没听说齐国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没听说秦国有秦王。独揽国家大权才叫作王,能够兴利除害才叫作王,有控制死生的威势才叫作王。现在太后独断独行,不顾后果;穰侯出使国外,不报告大王;华阳君、泾阳君等人对刑罚毫无顾忌;高陵君任免官吏不向大王请示。四种权贵具备,而国家不危亡的,是未曾有过的事。在这四种权贵之下,就是所谓没有国王。这样那么政权怎能不旁落,政令怎能由大王发出呢?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就是对内巩固自己的威信,对外重视自己的权力。穰侯出使时挟持大王的威权,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在天下缔结盟约,征伐敌国,没有谁敢不听从。战争胜利,攻有所得,那么利益就归于陶县,国家一垮台就归罪于各诸侯国;战争失败就跟百姓结下怨仇,而灾祸归于国家。有首诗说:‘果实太多就会压折树枝,压折树枝就会伤害果树的主干;扩大了都城就会危害他的国家,尊崇了他的臣子就会使他的君主卑微。’崔杼、淖齿掌管齐国的时候,崔杼射伤齐庄公的大腿,淖齿抽掉闵王的筋骨,把他悬挂在庙堂的横梁上,很快就死了。李兑掌管赵国的时候,把主父囚禁在沙丘,百天后就饿死了。现在我听说秦太后和穰侯当权,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辅佐他们,终究会取代秦王,这些人也是淖齿、李兑的同类。再说夏、商、周三代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君主把政权完全授予臣下,自己放任喝酒,骑马打猎,不理政事。他所授权的人,嫉妒贤能的人,凌驾下属,蒙蔽主上,以便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他们不替君主着想,而君主又不能觉察、醒悟,所以丧失了他的国家。现在从一般官吏到各大官吏,下到大王左右的侍从,没有不是相国的人的。眼看大王在朝廷很孤立,我私下替大王害怕,千秋万代以后,占有秦国的恐怕不是大王的子孙了。”秦昭王听了这话大为恐惧,说:“好。”于是废弃了太后,把穰侯、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驱逐到关外。秦王就任命范雎作宰相,收回穰侯的相印,让他回到陶县去,于是让县官提供车子和牛马以便搬家。车辆有一千多。到了关口,关上的官吏检查他的宝物,宝物珍品比王室还多。秦昭王把应城封给范雎,号称应侯。当这个时候,是秦昭王四十一年。
范雎已经担任秦国的宰相,秦国人称他为张禄,但魏国人不知道,以为范雎已经死去很久了。魏国听说秦国将向东征伐韩国、魏国,魏国就派须贾到秦国。范雎听说这回事,就秘密出发,穿着破衣,抄小路到宾馆,会见须贾。须贾一见到他就惊奇地说:“范叔原来平安无事啊!”范雎说:“是。”须贾笑着说:“范叔是来游说秦国的吗?”范雎说:“不是。我范雎前些日子得罪了魏国的宰相,所以逃亡到这里,怎敢来游说呢?”须贾说:“现在范叔做什么事?”范雎说:“我做人家的雇工。”须贾心里哀怜他,就留他跟自己座谈吃喝,说:“范叔竟贫寒到这样啊!”就拿出自己的一件厚绸袍子来送给他。须贾趁机问道:“秦国宰相张先生,您了解他吗?我听说他受秦王宠幸,天下的事情都由宰相先生决定,现在我的事情的取舍在于张先生。您小子可有朋友熟悉宰相先生的吗?”范雎说:“我的主人翁熟悉他。就是我也能够拜见他,我范雎愿意替您引见张先生。”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轴断了,如果没有四匹马拉的大车,我就决不出门。”范雎说:“我愿意替您向我的主人翁借用四匹马拉的大车。”
范雎回去带来四匹马拉的大车,自己给须贾驾车,进入秦国宰相府。相府里的人望见了,有认识他的都回避躲开。须贾觉得奇怪。到了宰相住所门口,范雎对须贾说:“您等着我,我替您先进去向宰相先生通报。”须贾在门口等着,停车很久,问看门的人说:“范叔还不出来,为什么呢?”看门的人说:“这里没有范叔。”须贾说:“就是刚才同我一道坐车进来的。”看门的人说:“那是我们的宰相张先生。”须贾大吃一惊,自己知道受骗了,就袒露上身,用膝盖跪着走,通过看门的人认罪求情。这时范雎坐在华丽的帷幕中,侍从的人很多,接见了须贾。须贾磕头,声称死罪,说:“我须贾没想到您能自己达到青云之上,我不敢再读天下的书,不敢再参与天下的大事。我须贾犯了该烹煮的死罪,请求独自隔离到胡貉少数民族地区,是死是活,唯您之命是从。”范雎说:“你的罪过有多少?”须贾说:“拔下我的头发相连续,还没有我的罪过深长。”范雎说:“你的罪状有三条罢了。从前楚庄王的时候,申包胥替楚国击退了吴军,楚王把荆地五千户封赏给他,申包胥辞谢不肯接受,因为他祖宗的坟墓寄托在荆地。如今我范雎的祖宗坟墓也在魏国,您从前以为我对外私通齐国,因而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您的第一条罪状。当时魏齐使我在厕所里遭受侮辱,您不制止,这是第二条罪状。又在醉后往我身上撒尿,您是多么的忍心啊!罪状三条了。然而您之所以免死,是因为一件厚绸袍子还有恋恋不舍的老朋友的情意,所以我放过您。”须贾就谢恩告别。范雎进宫向秦昭王报告了这件事,然后让须贾回去。须贾向范雎辞别,范雎大摆筵席,把各国使者都请来,跟他们一起坐在大堂上,酒菜非常丰盛。而让须贾坐在堂下,把一盆料豆放在他面前,让两个受过黥刑的囚徒夹着他,像喂马一样地喂他。范雎数落他说:“替我告诉魏王,赶快拿魏齐的头来!不然的话,我将要屠杀大梁。”须贾回去,把这些话告诉了魏齐,魏齐恐惧,逃跑到赵国,躲藏在平原君家里。范雎担任宰相以后,王稽对范雎说:“事情有不能预料的三种,有无可奈何的也是三种。君王一旦去世,这是事情不能预料的第一种情况。您突然死去,这是事情不能预料的第二种情况。假使我突死去,这是事情不能预料的第三种情况。君王一旦去世,您尽管对我感到遗憾,也无可奈何。您突然死去,您尽管对我感到遗憾,也无可奈何。假使我突然死去,你尽管对我感到遗憾,也无可奈何。”范雎不高兴,就进宫对秦昭王陈言道:“如果不是王稽的忠心,没有谁能把我接纳到函谷关,如果不是大王这样贤明圣哲,没有谁能重视我。现在我的官职达到了宰相,爵位排在列侯,王稽的官职还停留在一名谒者之上,这不是他接纳我的本意。”秦昭王召见王稽,任命他作河东郡守,三年之内不用上报。又任命郑安平,秦昭王用他作将军。范雎这时散发家里的财物,都用来施舍给处于困苦境况的人。对于一饭之恩的人一定报答,对于怒目相视的怨仇一定报复。范雎担任宰相两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向东征伐韩国的少曲、高平,拔取了它们。
秦昭王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里,一定要替范雎报他的仇,就假情假意地写了一封友好的信送给平原君说:“我听说您的崇高正义,希望同您结成平民般的朋友,如有幸得到您过访我,我愿意同您作十天的长饮。”平原君害怕秦国,又认为信中所言为是,就进入秦国会见秦昭王。秦昭王同平原君喝了几天酒,秦昭王对平原君说:“从前周文王得到吕尚,把他当作太公,齐桓公得到管夷吾,把他当作仲父,现在范先生也是我的叔父。范先生的仇人在您的家,希望您派人回去拿他的头来;不然的话,我不让您出关。”平原君说:“显贵以后结交朋友,是为了不忘卑贱的时候;富裕以后结交朋友,是为了不忘贫穷的时候。魏齐是我赵胜的朋友,就是在我家里,我当然不会交出来,何况现在又不在我家里。”秦昭王就写信给赵王说:“大王的弟弟在秦国,范先生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里。大王派人马上拿魏齐的头来;不然的话,我就起兵攻打赵国,又不让大王的弟弟出关。”赵孝成王就出兵包围平原君的家,情况危急,魏齐连夜逃亡出去,见到赵国的宰相虞卿。虞卿估计赵王终究不能说服,就解下他的相印,同魏齐一道抄小路逃跑,考虑到各诸侯国没有一个能够马上抵达的,就又跑回大梁,想通过信陵君而逃到楚国。信陵君听说这件事,害怕秦国,犹豫不决,不肯接见,他说:“虞卿是怎样的人呢?”这时侯嬴在旁边,说:“人本来不容易了解,了解人也是不容易的。虞卿穿着草鞋,打着伞,第一次见赵王,赵王赏赐他一双白璧,一百镒黄金;第二次见面,赵王任命他作上卿;第三次见面,赵王终于授给他相印,封他为万户侯。就在这个时候,天下争相了解他。魏齐在穷困的时候过访虞卿。虞卿不敢以爵位俸禄为重,解下相印,放弃万户侯而秘密外逃。他以士人的穷困为急来归附公子,公子说‘是怎样的人’。人本来不容易了解,了解人也是不容易的!”信陵君非常惭愧,驾车到郊外迎接他们。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要见他感到为难,愤怒地割脖子自杀了。赵王听说这件事,终于割下魏齐的头送给秦国。秦昭王于是释放平原君回国。秦昭王四十三年,秦国进攻韩国的汾陉,攻占了它,趁机在黄河边的广武山上筑城。五年以后,秦昭王采用应侯的计谋,用反间计欺骗赵国,赵国因为这个原故,命令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担任将军。秦军在长平把赵军打得大败,接着包围了邯郸。不久,应侯同武安君白起有嫌隙,进谗言而杀了白起。应侯举荐郑安平,让他去进攻赵国。郑安平被赵军包围,危急之下,带着士兵两万人投降了赵军。应侯坐在草垫上请罪。依照秦国的法律,举荐了人而被举荐的人如果犯了罪,分别根据被举荐人的罪状给他们定罪。于是应侯罪当收捕三族。秦昭王恐怕伤害了应侯的心,就下令全国:“有敢于谈论郑安平事件的,就按郑安平的罪给他定罪。”而且增加赏赐相国应侯的食物日益丰厚,以便顺应他的心意。两年后,王稽担任河东郡守,因为跟外国勾结,犯法被处死,因而应侯一天天地不高兴。秦昭王坐朝时唉声叹气,应侯上前说:“我听说‘君主有忧愁,臣子感到耻辱;君主受耻辱,臣子应当身死’。今天大王在朝中发愁,我愿意请求给我定罪。”秦昭王说:“我听说楚国的铁剑锋利,但艺伎笨拙。铁剑锋利那么士兵勇猛,艺伎笨拙那么谋略就深远。用深远的谋略统率勇敢的士兵,我恐怕楚国要图谋秦国。事情如果不在平常作好准备,就不能够应付突然的事变。现在武安君已经死去,而郑安平等人叛变,国内没有良将,而国外多敌国。我因此发愁。”秦昭王想以此激励应侯。应侯恐惧,想不出办法来。蔡泽听说这件事,就到秦国去了。
蔡泽,是燕国人。他通过游学向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谋求官职,都不能得到赏识。就找唐举看相,说:“我听说先生给李兑看相,说他‘百日之内会掌握国家政权’,有这回事吗?”唐举说:“有这回事。”蔡泽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样?”唐举仔细地看了他以后笑着说:“先生的鼻子向上翘,肩膀耸起脖子短,大面孔,凹鼻梁,双膝蜷曲。我听说圣人是不以相貌为然的,大概是说的先生吧。”蔡泽知道唐举是讪笑他,就说:“富贵是我本来就有的,我所不知道的是年寿,希望听到这一点。”唐举说:“先生的年寿,从现在起而往后还有四十三年。”蔡泽笑着辞谢后离开了,对他的驾车人说:“我端着精米饭,吃着肥肉,骑马奔驰,藏着黄金印,把紫色印绶结在腰上,在君王面前打躬作揖,吃肉富贵的日子,四十三年够了。”他离开后就到赵国去,但被驱逐。又前往韩国、魏国,在路上碰到抢夺炊具。听说庆侯举荐的郑安平、王稽在秦国都犯了大罪,应侯内心惭愧,蔡泽就向西进入秦国。
上一章: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下一章: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