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上一章: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下一章: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楚国的祖先出自高阳氏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生了儿子称,称生了儿子卷章,卷章生了儿子重黎。重黎做高辛氏喾帝的火正,很有功绩,能使天下光明融洽,喾帝赐给他一个称号叫祝融。共工氏叛乱,喾帝派重黎去平定叛乱,但没有彻底消灭叛乱者。喾帝就在庚寅日杀死重黎,让他的弟弟吴回做重黎的继承人,再做火正,仍然称祝融。

吴回生了儿子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都是剖腹产的。长子名叫昆吾;次子名叫参胡;三子名叫彭祖;四子名叫会人;五子名叫曹姓;六子名叫季连,季连姓芈,楚国就是他的后代。昆吾氏,在夏朝时候曾是侯伯,到桀的时期被商汤灭亡。彭祖氏,殷朝时候曾是侯伯,殷朝末年彭祖氏被灭亡。季连生了儿子附沮,附沮生了儿子穴熊。这以后中途衰微了,有的居住在中原地区,有的居住在蛮夷地区,无法记载他们的世系。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子孙有个叫鬻熊的。鬻熊如同儿子一样侍奉文王,死得早。他的儿子叫熊丽。熊丽生了儿子熊狂,熊狂生了儿子熊绎。

熊绎正当周成王在位的时候,成王封赏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把熊绎封在楚蛮地区,给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芈,居住在丹阳。楚子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国康叔的儿子牟、晋侯燮、齐国太公的儿子吕伋共同侍奉周成王。

熊绎生了儿子熊艾、熊艾生了儿子熊䵣,熊䵣生了儿子熊胜。熊胜让弟弟熊杨做继承人。熊杨生了儿子熊渠,熊渠生有三个儿子。

正当周夷王的时候,王室衰微,诸侯有的不朝见周王,互相攻伐。熊渠深得长江、汉水一带百姓的拥戴,于是兴兵讨伐庸国、杨粤,一直打到鄂地。熊渠说:“我们是蛮夷,不必用中原各国的名称谥号。”于是封他的长子康做句亶王,中子红做鄂王,少子执疵做越章王,都在长江沿岸的楚蛮地区。等到周厉王的时候,由于厉王暴虐无道,熊渠害怕厉王讨伐楚国,也就撤去了王号。

熊渠的继承人是熊毋康,熊毋康死得早。熊渠去世后,儿子熊挚红继位。熊挚红去世,他弟弟杀死他的继承人夺取君位,名叫熊延。熊延生了儿子熊勇。

熊勇六年,周京师的人作乱,攻打厉王,厉王出逃奔往彘地。熊勇在位十年,去世,弟弟熊严是继承人。

熊严在位十年,去世。熊严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伯霜,次子名叫仲雪,三子名叫叔堪,少子名叫季徇。熊严去世,长子伯霜继位,这就是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刚即位。熊霜在位六年,去世,三个弟弟争位。结果仲雪死去;叔堪逃亡,到濮地避难;而小弟季徇继位,这就是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刚被封在郑。二十二年,熊徇去世,儿子熊篔继位。熊篔在位九年,去世,儿子熊仪继位,这就是若敖。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室向东迁都,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去世,儿子熊坎继位,这就是霄敖。霄敖在位六年,去世,儿子熊臱继位,这就是羛冒。羛冒十三年,晋国开始内乱,因为曲沃的缘故。羛冒在位十七年,去世。羛冒的弟弟熊通杀死羛冒的儿子夺取君位,这就是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晋国的曲沃庄伯杀害国家主君晋孝侯。十九年,郑伯的弟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国侵犯周天子的土地。二十三年,卫国杀害他的国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国杀害他的国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国太宰华督杀害他的国君殇公。

三十五年,楚国讨伐随国。随君说:“我没有罪过。”楚王说:“我是蛮夷国家。如今中原诸侯都背叛了天子,互相攻伐杀戮。我拥有军队,想参与中原地区的政事,请求周王室提高我的尊号。”随国人为此前往周室,请求赐给楚国尊号,周王室不答应,回来告诉楚国。三十七年,楚国熊通大怒说:“我们的祖先鬻熊,是文王的老师,死得早。成王推举我们的先公,就给了子男爵位的土地,让他居住在楚地,蛮夷都已降服,王室仍旧不提高楚国的爵位,我就自己提高尊号了!”于是自立为武王,和随国结盟后离去。这时,楚国开始开拓濮地据为己有。

五十一年,周王召见随侯,谴责他拥戴楚君为王。楚王发怒,认为是随侯背叛了自己,讨伐随国。楚武王病死在军中,才罢兵。儿子文王熊赀继位,开始迁都郢城。

文王二年,讨伐申国,经过邓国,邓国人说:“楚王容易捉住。”邓侯不答应。六年,讨伐蔡国,俘虏蔡哀侯后回归,不久,又释放了他。楚国强大,欺凌长江、汉水流域的小国,小国都害怕它。十一年,齐桓公开始称霸,楚国也开始强大。

十二年,讨伐邓国,灭了它。十三年,文王去世,儿子熊/继位,这就是杜敖。杜敖五年,想杀他弟弟熊恽,熊恽逃到随国,和随国袭杀杜敖夺取君位,这就是成王。

成王恽元年,刚刚即王位,对百姓布德施惠,和诸侯恢复旧的友好关系。派人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赐给他祭肉,说:“好好镇守你的南方,平定夷越叛乱,不要侵犯中原地区。”于是楚国的土地扩展到纵横各有千里。

十六年,齐桓公率兵侵犯楚国,到达陉山。楚成王派将军屈完带领军队抵抗,和齐桓公签订盟约。齐桓公责备楚国没有按规定向周王交纳赋税,楚成王答应交纳,齐桓公离去。

十八年,成王率军北上讨伐许国,许君赤露上身谢罪,就释放了他。二十二年,讨伐黄国。二十六年,灭了英国。三十三年,宋襄公想会合诸侯充当盟主,召见楚王。楚王发怒说:“召见我,我将正好去袭击羞辱他。”于是出发,行至盂地,逮住宋襄公侮辱了一番,不久,放他回国。三十四年,郑文公南去朝见楚王。楚成王北上讨伐宋国,在泓水旁打败宋军,射伤宋襄公,宋襄公就因为箭伤病死了。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经过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款待他,并赐给丰厚的礼物,送他到秦国去。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求出兵攻打齐国,楚王派申侯率军讨伐齐国,夺取了谷城,安置齐桓公的儿子雍在这里。齐桓公的七个儿子都奔逃来到楚国,楚王把他们都任命为上大夫。攻灭夔国,因为夔国不祭祀祝融、鬻熊的缘故。

夏天,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国出兵援救宋国,楚成王罢兵离去。楚国的将军子玉请求与晋国交战,成王说:“重耳流亡居住在外的时间很久,最终回到晋国,是上天启迪他,不可抵挡。”子玉坚决请战,就给了他少量的军队带去。晋国果然在城濮打败子玉。成王发怒,杀了子玉。

四十六年。起初,成王将要立商臣为太子,告诉令尹子上。子上说:“君王的年龄还轻,而且又有很多宠妾,一旦改立就会出乱子。楚国立太子常常是年少的。再说商臣的两眼像毒蜂,声音似豺狼,是个残忍的人,不可以立他做太子。”成王不听,立了商臣。以后又想立公子职而废掉太子商臣。商臣听了这个消息,但还没有证实,就告诉他的辅相潘崇说:“怎样才能探听到确实的情况呢?”潘崇说:“宴请成王的宠姬江芈,但要显出不恭敬的样子。”商臣遵照潘崇的话宴请江芈。江芈发怒说:“君王想杀你立职为太子,确实很应该啊!”商臣告诉潘崇说:“是真的了。”潘崇说:“你能侍奉他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你能离开楚国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你能做大事吗?”商臣说:“能。”冬天十月,商臣用宫廷的卫兵围攻成王。成王请求吃了熊掌再死,商臣不答应。丁未日,成王自缢而死。商臣继位,这就是穆王。

穆王即位后,把他做太子时的宫室赏赐给潘崇。任命他做太师,掌管国家大事。穆王三年,灭了江国。四年,灭了六国、蓼国。六国、蓼国,是皋陶的后代。八年,讨伐陈国。十二年,穆王去世,儿子庄王侣继位。

庄王即位三年,不发号施令,日夜享乐,下令国中说:“有敢进谏的,诛杀不赦!”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手抱着郑姬,右手抱着越女,坐在钟鼓乐队中间。伍举说:“我希望进说一句隐语。”接着说:“有只鸟待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呀?”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就会冲天;三年不鸣,一鸣就可惊人。伍举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过了几个月后,庄王荒淫益甚。大夫苏从就入宫进谏,庄王说:“你没有听到禁令吗?”苏从回答说:“牺牲自身能使国君清明,是我的愿望。”于是庄王才停止淫乐,开始治理朝政,杀掉不称职的几百人,提拔贤才几百人,任命伍举、苏从处理政事,国都内的人大为高兴。这一年,灭了庸国。六年,讨伐宋国,虏获战车五百乘。

八年,讨伐陆浑戎族,就到达洛阳,在周京郊外阅兵示威。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王。楚王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于德行不在于宝鼎。”庄王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楚国只要折断兵器的勾尖,就足够铸九鼎了。”王孙满说:唉!君王你难道忘了吗?从前虞夏盛世,远方的国家都来朝贡,九州的长官贡献金属,铸成九鼎,绘上物象,百物全都具备,使百姓认识神鬼为害的情况。夏桀昏乱无德,九鼎才转移到殷朝,享国六百年。殷纣王暴虐无道,九鼎又转移到周朝。如果君王德行清明,鼎虽小一定重得移不动;如果君王邪恶昏乱,鼎虽大一定轻得可移动。从前成王在郏襷安置九鼎时,占卜说可以传国三十代,经历七百年,这是上天的命令。如今周室的道德虽然衰微,但天命并未改变。鼎的轻重,还不能问啊!楚王这才率兵回去。

九年,任命若敖氏为丞相。有人在庄王面前诽谤他,若敖害怕被杀,反而进攻庄王,庄王反击,诛杀了若敖氏家族。十三年,灭了舒国。

十六年,讨伐陈国,杀死夏征舒。因为夏征舒杀害他的国君,所以杀了他。攻破陈国后,即划为县。群臣都祝贺,申叔时从齐国出使回来,独不祝贺。庄王问他原因,申叔时回答说:“俗话说:牵牛走捷径践踏了人家的农作物,田主便把他的牛抢走。牵牛践踏农作物固然不对,可抢走牛,不是也太过分吗?再说君王因为陈国内乱,才率领诸侯讨伐它,打着道义的旗号讨伐它,却又贪图它的领土,今后怎么再号令天下呢?”庄王于是又恢复了陈国后代的君位。

十七年春天,楚庄王围攻郑国,三个月,攻克了它。庄王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赤露上身牵着羊迎接他,说:“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您,您因此心怀愤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把我流放到南海,或者把我当成奴隶赏赐给诸侯,我也听从您的命令。如果您不忘周厉王、宣王和我国开始受封的桓公、武公,不灭绝郑国的社稷祭祀,让我改而侍奉您,这正是我的心愿。但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只是大胆向您诉说肺腑之言罢了。”楚国的群臣说:“君王不要答应他。”庄王说:“郑君能够这样卑下谦恭,一定能够信用他的百姓,这样的国君怎么可以灭绝呀!”庄王亲自举起军旗,指挥左右军队,率军后退三十里驻扎,于是答应与郑国讲和。楚国的大夫潘C到郑国签订盟约,郑君派他弟弟子良到楚国作人质。夏天六月,晋国前去救郑国,和楚军交战,在黄河边大败晋军,一直打到衡雍才撤回。二十年,围攻宋国,因为它杀了楚国的使臣。包围宋国五个月,城里的粮食吃完了,人们交换孩子杀着吃,劈砍骨头当柴烧。宋国华元出城把实情告诉楚军,楚庄王说:“君子啊!”于是罢兵离去。二十三年,庄王去世,儿子共王审继位。

共王十六年,晋国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共王率军援救郑国,和晋军在鄢陵交战,晋军打败楚军,射伤共王的眼睛。共王召唤将军子反,子反贪杯,随从竖阳偲进酒,子反喝得酩酊大醉。共王发怒,射杀子反,于是罢兵回国。

三十一年,共王去世,儿子康王招继位。康王在位十五年去世,儿子员继位,这就是郏敖。

康王宠爱的弟弟有公子围、公子比、公子D、公子弃疾。郏敖三年,任命他的叔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为令尹,主持军事。四年,公子围出使郑国,路上听说国王得病返回楚国。十二月己酉日,公子围进宫询问国王的病情,趁机勒死国王,并杀死国王的儿子莫以及平夏。派遣使臣赴郑国报丧。伍举问使臣,假如郑君问:“谁做继承人?”使臣回答说:“寡大夫围。”伍举更正使臣的话说:“共王的儿子围是老大。”公子比逃奔晋国,公子围继位,这就是灵王。

灵王三年六月,楚国派遣使臣告诉晋国,想和诸侯会合。诸侯都到申地和楚王会盟。伍举说:“以前夏启有钧台的欢宴,商汤有景亳的诰命,周武王有盟津的誓师,成王有岐阳的狩猎,康王有丰宫的朝见,穆王有涂山的会合,齐桓公有召陵的出师,晋文公有践士的盟誓,你打算用哪种礼仪?”灵王说:“用齐桓公的礼仪。”当时郑国的子产与会。于是晋国、宋国、鲁国、卫国没有参加。灵王和诸侯签订盟约后,显露出骄傲的神色。伍举说:“夏桀举行有仍会盟,有缗反叛他。商纣举行黎山会盟,东夷反叛他。周幽王举行太室会盟,戎、翟反叛他。你要慎始慎终!”七月,楚国率领诸侯的军队讨伐吴国,围攻朱方。八月,攻克朱方。囚禁庆封,灭了他的家族。而后以庆封示众,说:“不要仿效齐国的庆封杀害他的国君,欺凌他的幼主,挟制大夫和他结盟。”庆封反唇相讥说:“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围那样,杀死他的国君哥哥的儿子员夺取王位。”于是灵公派弃疾杀了庆封。

七年,建成章华台,下令收纳逃亡的人充实其中的仆役。

八年,派公子弃疾率兵灭了陈国。十年,召见蔡侯,灌醉后把他杀死,派弃疾平定蔡国,因而任命弃疾为陈、蔡公。

十一年,讨伐徐国以恐吓吴国。灵王率军驻扎在乾溪,等待吴国的反映。灵王说:“齐、晋、鲁、卫四国,他们受封时都得到了宝器,惟独我们没有。现在我派人请求周王把宝鼎作为分封的器物,他会给我吗?”析父回答说:“他会给君王的!从前我们先王熊绎远在荆山,乘坐简陋的柴车,身穿破旧的衣服,居住在草莽荒野,跋山涉水侍奉天子,用桃木弓、棘枝箭供应王室。齐国,是周王舅舅的国家,晋国、鲁国、卫国,是周王同母弟弟的国家。楚国因此没有分到宝器,而他们都有宝器。现在周天子和齐、晋、鲁、卫四国都侍奉君王,必将听从你的命令,怎么敢吝惜宝鼎呢?”灵王说:“从前我的祖先伯父昆吾曾居住在原来的许国,如今郑国贪占那片土地,不肯给我,现在我向郑国索取,它会给我吗?”析父回答说:“周天子不敢吝惜宝鼎,郑国怎敢吝惜许田呢?”灵王说:“从前诸侯疏远我国而畏惧晋国,现在我国大力修建陈、蔡、不羹的城池,这些地方都具备千乘的兵力,诸侯们害怕我吗?”析父回答说:“害怕呀!”灵王高兴地说:“析父真善于说往古的事啊。”

十二年春天,楚灵王在乾溪享乐,舍不得离去。徭役使国人痛苦不堪。起初,灵王在申地和诸侯会师,曾侮辱越国大夫常寿过,杀死蔡国大夫观起。观起的儿子观从逃亡到吴国,就劝吴王讨伐楚国,挑拨越国大夫常寿过作乱,让他充当吴国的间谍。派人假传公子弃疾的命令,从晋国召回公子比,到蔡国,观从想和吴国、越国的军队袭击蔡国。命令公子比会见弃疾,在邓邑订立盟约。于是进入郢都杀死灵王的太子禄,拥立公子比为楚王,任命公子D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先清除王宫,观从随军到乾溪,向楚国官兵宣布说:“国家已经有新王了。先回归的人,保留爵位、封邑、田地、房屋;后回归的人,一律流放到他乡。”楚国的军队都溃散,离开灵王回去了。

灵王听说太子禄被杀害,自己摔到车下,说:“人家疼爱儿子也像我这样吗?”侍从说:“比这还厉害。”灵王说:“我杀人家的儿子太多了,能没有这样的报应吗?”右尹说:“请君王先在郢郊等待,听从国人的处置吧。”灵王说:“众怒不可以触犯。”右尹说:“暂且占据大县,而后向诸侯求救。”灵王说:“人们都背叛了我。”右尹说:“暂且投奔诸侯,听从大国的调解安排。”灵王说:“大福不会再来,只能自取羞辱罢了。”于是灵王乘船想进据鄢邑。右尹估计灵王不会采纳他的计策,害怕一块送死,也离开灵王逃走了。灵王于是独自在山里徘徊,山野的百姓没有人敢收留灵王。灵王正举步不定,遇到从前的涓人,对他说:“你替我寻求点吃的,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涓人说:“新王下了命令,谁敢供给你或随从人员食物,罪行会连及三族。况且也没有地方能找到食物。”灵王就枕在涓人腿上睡着了。涓人用土块代替腿,脱身逃走。灵王醒来不见涓人,当时饿得站不起来了。芋邑长官申无宇的儿子申亥说:“我父亲两次违犯国王的命令,国王不杀,恩德没有比这更大的了!”于是他四处寻找灵王,在矨泽见到饿昏的灵王,便侍奉他回到家里。夏天五月癸丑日,灵王死在申亥的家里,申亥让两个女儿陪葬,并埋葬了他们。

这时候楚国虽然已拥立公子比为国王,但很害怕灵王再回来,又没有听到灵王死的消息,所以观从对新王公子比说:“不杀死公子弃疾,虽然得到了国家,还免不了遭受祸患。”新王说:“我不忍心。”观从说:“人家将忍心杀你。”新王不听,于是观从离去。弃疾回到京城后,国都里的人们夜夜惊恐,说:“灵王回城了!”乙卯日晚上,弃疾派人乘船从江里高喊说:“灵王到了!”国都里的人更加惊恐。又派曼成然告诉新王比和令尹子D说:“灵王到了!国都里的人将杀死你们,司马将要到了!你们早作打算,不要自取羞辱。众怒犹如水火,无法解救呀。”新王比和令尹子D就自杀了。丙辰日,弃疾即位为楚王,改名叫熊居,这就是平王。

平王用诈骗手段杀了两个国王夺取王位,恐怕国都里的人和诸侯背叛他,就对百姓布施恩惠。恢复陈、蔡两国的土地,立他们的后代为国君,和从前一样,归还侵占的郑国土地。安慰抚恤国内百姓,修整政令教化。吴国因为楚国混乱的缘故,俘虏了楚国五位将领回国。平王对观从说:“想任什么官职随你挑选。”观从想当卜尹,平王答应了他。

当初,共王有宠爱的儿子五人,没有嫡子可以继位,就遥祭群神,请求神灵决断,让谁主管国家。暗中却和巴姬在祖庙内埋藏一块璧玉,召唤五位公子斋戒后进入祖庙。康王跨璧而过,灵王把手肘放在上边,公子比、公子D都离璧很远。平王年幼,被抱进去,一拜再拜都压在璧纽上。所以康王因为年长即位,到他的儿子便失掉王位;公子围就是灵王,身遭杀害;公子比做了十几天国王,公子D不曾即位,又被杀害。这四位儿子都断绝了后代。只有公子弃疾最后即位,就是平王,终于接续了楚国的祭祀,如神符显示的那样。

当初,公子比从晋国回来,韩宣子问叔向说:“公子比他会成功吗?”叔向回答说:“不会成功。”宣子说:“楚国人和公子比都厌恶楚王,要求立新君,好比商人牟取利润一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叔向回答说:“没有人和他相好,谁和他共仇呢?夺取国家有五个难处:有宠贵的地位而没有贤人辅佐,是一难;有贤人辅佐而没有重要的力量支持,是二难;有重要的力量支持而没有通盘谋划,是三难;有通盘谋划而没有百姓拥护,是四难;有百姓拥护而自己没有德行,是五难。公子比在晋国已经十三年了,晋国、楚国跟随他的不曾有通才学者,可以说没有人才了;亲族死的死,叛的叛,可以说没有支持的力量了;没有可乘之机而轻举妄动,可以说没有通盘谋划了;一生窃居国外,可以说没有百姓拥护了;流亡在外楚人没有爱戴他的迹象,可以说他没有德行了。楚王暴虐无所顾忌,公子比面临五大难处来谋杀国王,谁能帮助他成功!得到楚国的,大概是公子弃疾吧?公子弃疾冶理陈国、蔡国,方城以外都归属于他。苛刻邪恶的事不做,盗贼销声匿迹,不因为私欲违背民心,百姓对他毫无怨言。祖先神灵命令他当国君,国内百姓信任他。芈姓出乱事,一定是年纪最小的即位,这是楚国的常例。公子比的官职,不过是右尹;说他的宠贵,不过是庶子;依据神符的旨意,则又距离很远,百姓不怀念他,他怎么能够即位呢?”宣子说:“齐桓公、晋文公不也是这样吗?”叔向回答说:“齐桓公,是卫姬的儿子,得到矨公的宠爱。又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的辅佐,有莒国、卫国做外援,有高氏、国氏做内应,他本人从善如流,施惠从不厌倦。得到齐国,不也是应该的吧?从前我们文公,是狐季姬的儿子,得到献公的宠爱,他好学不倦。十七岁时,就有贤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子犯做心腹,有魏韜、贾佗为左膀右臂,有齐、宋、秦、楚四国做外援,有栾、郤、狐、先四氏做内应。流亡在外十九年,发奋图强的意志始终不渝。因为惠公、怀公背弃百姓,百姓相率归附文公。所以文公得到晋国,不也是应该的吗?公子比对百姓不施恩惠,又没有外国援助,离开晋国,晋国没人送行;回到楚国,楚国没人迎接。怎么能得到楚国呢?”公子比果然不得善终,最终继位的是公子弃疾,正如叔向所预言的那样。

热门小说白话史记,本站提供白话史记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白话史记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本站www.xiuluoxiaoshuo.com

上一章: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下一章: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热门: 重生之真不挖煤 七宗罪4:变态杀手 绑架游戏 争锋之娱乐圈 簪缨问鼎 有种你再撞一下 怂怂[快穿] [综]狗子今天也一心向大义 大魏宫廷 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