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上一章: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下一章: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从古以来接受天命就位的帝王,哪个人曾经不是想要进行封禅活动?大概有由于没有相应的德行灵验而要去从事这种活动的,却没有是看到了符瑞显现而不奔赴梁父、泰山进行封禅的。虽然是接受了天命但自己的功迹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功迹达到了但自己的恩泽在天下布施还不融洽,布施恩泽即使融洽了但是时日又没有空闲,所以真正能够去进行封禅活动的实在是很少。《传》中说:“三年不采用礼制,礼制一定会废弃;三年不演奏乐曲,乐曲一定会毁坏。”每一个世代兴隆的时候,就会进行封禅典礼答谢天地,等到这个世代衰败了这种活动也自然停息下来。这些世代有长久的达到了一千多年,短些的也有几百年,所以进行封禅的礼仪因为残缺而遭到堙灭,有关它的详细情况不能够加以记载并使之传闻。

《尚书》当中说,舜帝通过璇玑玉衡这样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来调整四时节气和历法。就对上帝进行类祭,对六宗进行禋祭,对山川之神进行望祭,并普遍祭祀各种神灵。验视五等诸侯所执作为符信用的瑞玉,选择吉祥的月日,会见分管四方和各州的长官,给诸侯发还瑞玉。每年二月,到东方去巡行视察,一直到达岱宗。岱宗,就是泰山。举行柴祭,按次序望祭山川之神。于是接受东后们的朝见。东后,就是诸侯。协调四时气节和月份大小,校正日的甲乙,统一音律和度量衡,修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在进见时五等诸侯各自应执的瑞玉和三公所执荐玉的缯帛、卿和大夫所执的两种生物、士所执的一种死物等的礼品。五月,巡行视察到达南岳。南岳,就是衡山。八月,巡行视察到达西岳。西岳,就是华山。十一月,巡行视察到达北岳。北岳,就是恒山。都举行到达岱宗时候一样的礼仪。中岳,就是嵩山。每五年去进行一次巡行视察。

禹遵循舜帝的做法。他以后的第十四世,到了孔甲帝在位时期,品德淫乱喜好鬼神,对天神怠慢不敬,天赐给他骑乘的两条龙就飞去了。孔甲以后的第三世,商汤讨伐夏桀,想迁移夏家的社神,后来认为不可以这么做,就写下了一篇文字叫《夏社》。以后的第八世,到了太戊帝在位的时期,有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廷堂前,一天内从早到晚就长成两手合抱这么大,太戊帝害怕。贤臣伊陟说:“妖孽不会胜过德行。”太戊修善德行,桑树和楮树的合生树就死了。伊陟告诉大戊的另一个臣子巫咸,巫咸所主管的祈祷神灵消除灾祸这种事情的兴盛起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太戊以后的第十四世,武丁帝因为得到傅说做辅相,殷家重新兴盛起来了,号称高宗。有只野鸡飞来停在鼎器的耳子上鸣叫,武丁害怕。贤臣祖己劝谏说:“修善德行。”武丁依着去做,他在帝位上因而得以长期安宁。以后的第五世,武乙帝因为怠慢天神被雷震死了。武乙以后的第三世,纣帝淫虐暴乱,武王去讨伐他。从这些事情看起来,开始的时候未尝不是肃敬恭谨,以后慢慢地就怠惰轻侮了。

《周礼》中说,冬至日,在南郊祭祀天神,迎接白天慢慢加长时间的到来;夏至日,就祭祀地神。都要采用依照乐曲节拍而起舞的祭祀形式,神灵才能够接受敬奉献礼。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五岳之神采用对待太师、太傅、太保三公等级的礼仪规格,祭祀四渎之神采用对待诸侯一般的礼仪规格,各地诸侯只能祭祀他封地疆土内的名山大川。四渎,是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天子举行祭祀的地方叫明堂、辟雍,诸侯举行祭祀的地方叫泮宫。

周公已经辅佐成王,在郊外祭祀后稷来配飨于天神,在明堂祭祀祖先文王来配飨于上帝。自从禹兴起就设立了对社神的祭祀,后稷因为引导民众进行稼穑,所以有祭祀后稷之神的祠堂,郊祭社祭的由来已经很久远了。

自从在周家战胜殷家以后的第十四世,朝廷更加衰败,礼乐制度废弃,诸侯们恣意妄行,以致周幽王被犬戎部族所打败,周家把京城往东迁徙到洛邑。秦襄公攻击犬戎救助国家,开始进入受封的诸侯行列。秦襄公已被封侯,处在西部边陲,自己认为应该主祭少皞一这西方的天神,就建筑祭祀天地五帝坛址之一的西畤,来祭祀西方的天神白帝,祭祀用的牲畜是各为一条的赤身黑鬣的少壮马、黄牛和公羊。这以后的第十六年,秦文公往东发展到了 水和渭水一带的地区进行狩猎活动,占卜问神是不是可以就此停居,得到的结果是吉利的。秦文公梦见有一条黄蛇从天上一直连结到地面,它的口停在鄜地低平的山坡上。秦文公去问太史名叫敦的,敦说:“这就是上帝出现的象征,您去祭祀它吧。”于是建造鄜畤,采用牛、羊、猪三种牲口作祭品在郊外来祭祀白帝了。

在没有建造鄜畤的时候,在雍邑近旁原来有吴阳地方祭地神的武畤,雍邑的东面还有祭天的好畤,都废弃没有祭祀了。有人说:“自古以来因为雍州地势很高,在四方之中是神明可以留居的地域,所以建立畤坛用来郊祭上帝,各种神灵的祭祀也都集中在这里。大约在黄帝的时代就曾经祭祀过,虽然到了周代的末期也还进行了郊祭。”这样的话没有见于经典,缙绅先生们不加称道。

建造鄜畤以后第九年,秦文公获得一块质地如玉的石头,在陈仓山北面斜坡上筑城来祭祀它。它的神灵有时一年也不来,有时一年来好几回,来的时候常常是夜晚,有像流星一样的光辉,从东南方向而来集合在这个祭祀城中,形状大若像只雄鸡,它的声音殷殷好像雷鸣,如野鸡夜中啼叫。用一套牛、羊、猪来祭祀它,取个名叫陈宝。

建造鄜畤以后的第七十八年,秦德公已经即位,占卜认为吉利以后居住在雍邑,以后他的子孙发展了势力已能牵马到黄河岸边饮水的时候,就把国都建在雍邑。雍邑的各种神灵祭祀从这个时候兴起。因为崇尚白色就采用三套白色的牛、羊、猪,在鄜畤祭天。建立伏日进行祭祀的祠庙。在城邑的四门分解狗的肢体来祭神,来防御厉鬼(受枭首和分解肢体酷刑者的鬼魂)的灾害。

秦德公在位二年去世。这以后的第四年,秦宣公在渭水南岸建造了密畤,祭祀青帝这位东方天神。

这以后的第十四年,秦穆公即位,因为生病卧床五天不醒来;醒来了,就说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命令穆公平定晋国内乱。史官就记录下来把它收在藏图书的府库内。结果后世都说秦穆公上了天。

秦穆公就国君位的第九年,齐桓公已经称霸,在葵丘会见各国诸侯,这时候他想举行封禅活动。管仲说:“古时候到泰山举行封礼到梁父山举行禅礼的君王有七十二家,而我夷吾所记下来的只有十二家。从前无怀氏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伏羲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神农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炎帝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黄帝到泰山行封礼,到亭亭山行禅礼;颛顼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喾帝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尧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舜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禹到泰山行封礼,到会稽山行禅礼;汤到泰山行封礼,到云云山行禅礼;周成王到泰山行封礼,到社首山行禅礼:都是接受天命登上帝王之位然后才能够举行封禅祭祀天地活动的。”桓公说:“我北边讨伐了山戎部族,经过了孤竹国;西边讨伐了大夏,经过了流沙,缠束马足钩牢车辆,登上了卑耳山;南边攻伐到了召陵,登上熊耳山来眺望长江、汉水。主持诸侯国之间兵车的会盟有三次,乘车的会盟有六次,总共九次会合诸侯,拯救了天下,诸侯各国没有人违背我的意志。从前夏、商、周三代接受天命,和我现在的情况又有什么差别呢?”于是管仲看到不可能用言词来说服桓公,因而设想出一些不能得到的物品来困扰他,说:“古代进行封禅,要用殽山上出产的黍子,北里出产的粟,作为装进祭器的粮食祭品;用长江、淮河一带所出产的一种茅杆上有三条棱脊的灵茅,作为铺在地上的垫物。要有东方极远海域捕得送到的比目鱼,西方极远海域捕获送到的比翼鸟,然后还要有不加召集而自动到达的奇物一十五种。现在凤凰、麒麟没有来到,嘉祥的谷物没有生长,反而蓬、蒿、藜、莠这些秽草茂盛,鸱、枭这样的恶鸟飞来了好几次,还想去进行封禅,恐怕不可以吧?”于是齐桓公就停止了封禅的计议。这一年,秦穆公把晋国国君夷吾送回晋国。这以后他接连三次安置了晋国的国君(惠公、怀公、文公),平定了晋国的内乱。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后去世。

这以后的一百多年,就有孔子的论述《六经》,关于它经义阐述文字的简略记载里面谈到了改换姓氏而称王天下,到泰山去行封礼到达梁父山去行禅礼的有七十多个王了,封禅时候具体的俎豆等祭器陈设的礼仪没有彰明,大概是很难说明白的。

有人问禘祭的奥秘,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禘祭奥秘的人,天下的事对于他来说就像能够看见自己手掌上的物品一样那么的容易。”《诗》中说商纣王还在帝位,文王就是受了天命,但政治权力还达不到去泰山行封礼。武王战胜殷家以后两年,天下还没有安宁就去世了。于是周家恩德的融洽百姓只有是成王,成王去进行封禅活动那是接近了它的本来意义。等到以后诸侯的臣子们执掌各国的政事,鲁国的季孙氏到泰山去举行旅祭,孔子就讥刺他了。

这个时候苌弘用方术事奉周灵王,诸侯国国君没有谁来朝拜周王,周家朝廷的力量弱小,苌弘就运用有关于鬼神的手段,设立用箭射《狸首》这个目标的诅咒活动。《狸首》这篇逸诗的内容,是记述了诸侯们当中不来朝拜的人,依着对事物怪异的诅咒想把诸侯们招来。诸侯们不听从,晋国人反而捉拿杀死了苌弘。周代人讲方术怪异是从苌弘开始的。

这以后一百多年,秦灵公在吴阳建造了上畤,祭祀黄帝;建造了下畤,祭祀炎帝。

以后的第四十八年,周朝太史名儋的见到秦献公的时候说:“秦当初是和周家结合,结合以后又分离,经过五百年当会重新结合,结合以后十七年称为霸王的人就要出现了。”栎阳地方像下雨一样下了金子,秦献公自己认为得到了五行中金的祥瑞,所以在栎阳建造了畦畤来祭祀白帝。

这以后的一百二十年秦国灭亡了周家,周家的九鼎转移给了秦国。有人说宋的右陵太丘社中的社主沦陷在地下,有一只鼎沉没在彭城城下的泗水河中。

这以后的一百一十五年秦国兼并了天下。

秦始皇已经兼并天下而称帝,有人说:“黄帝得到土德,黄色的龙特大蚯蚓显现。夏代得到木德,青色的龙栖息在郊野,草木宣畅繁茂。殷代得到金德,白银从山地溢出。周代得到火德,有形状像赤鸟一样的天火下降这种符瑞。现在秦改变了周家的天命,正是属于水德的时候。从前秦文公外出狩猎,捕获一条黑龙,这就是水德的祥瑞。”于是秦朝把黄河改名叫“德水”,规定冬季十月作为岁首,崇尚黑的颜色,度制规定用六作为一些单位的名称,音律崇尚大吕,国家政事统统崇尚法治。

登上帝位的第三年,往东去巡察郡县,在驺峄山祭祀,称颂秦国的功业。于是从原先的齐国、鲁国地区,征集了信奉孔子学说的儒生和通晓古今的博士七十个人跟从着他,到达了泰山脚下,这些儒生中有人议论说:“古时候举行封禅活动使用的是用蒲草裹着车轮的车子,厌恶硬车轮会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扫干净地面就可以举行祭祀,只用枯草和农作物茎秆就可以做垫席,这样做是说容易遵循。”秦始皇听到这些议论各自背离不相协调,很难施行采用,从此就贬黜儒生。就决定修筑车行大道,从泰山的南面一直往上修到山顶,竖立石碑刻字歌颂秦始皇帝的德行,表明他是能够举行封礼的。从泰山北面下来,在梁父山举行禅礼。举行封禅的礼仪是大略采取太祝官在雍邑祭祀上帝时候所用过的一套形式,都封藏隐秘了起来,社会上不能够加以记载。

始皇帝上泰山的时候,在山坡中途遇到了暴风雨,就休止在一棵大树下面。各位儒生已经被贬黜,就不能参加在泰山顶祭天的典礼,听到始皇帝遇到了风雨,就讥刺他。

于是始皇帝就继续往东在海面上游览,举行典礼祭祠名山大川和八神,寻求像羡门一类的仙人。八神名目自古以来就有的,有人说是太公望以来形成的。齐国称作齐的原由,就是因为它和天的中央等齐。对它的祭祀已经断绝,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八神的名称:第一位叫天主,在天齐祭祀它。天齐有五眼泉水一并流出,处在临菑城南郊山脚下的就是。第二位叫地主,在泰山地区的梁父山祭祀它。大约上天喜好阴,祭祀它一定要在高山的下面,小山的上头,取个名字叫做“畤”;下地贵重阳,祭祀它一定要在水泽当中的圆形丘陵上。第三位叫兵主,在蚩尤山祭祀它。蚩尤山在东平郡的陆监乡,是齐国的西部境地。第四位叫阴主,在参山祭祀它。第五位叫阳主,在之罘山祭祀它。第六位叫月主,在莱山祭祀它。参山、之罘山、莱山都在齐国北部,靠近渤海。第七位叫日主,在成山祭祀它。成山陡峭进入了大海,处在齐国的最东北角,因而是最先迎接日出的地方。第八位叫四时主,在琅邪山祭祀它。琅邪山在齐国的东方,大约在时间上是显示一年开始的地方。八神都分别用一套盛在器皿中的牛、羊、猪来祭祀,但是各个祠庙中主持祭礼的人对祭品有些增减,祭祀用的玉和帛就各自混杂不同了。

从齐国威王、宣王的时候起,驺衍这一类人论述著作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运行的学说,等到秦国称帝就有齐国人奏上这种学说,所以始皇帝就采用了。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终都是些燕国人,羡慕并且仿效古人的神仙之道,主张人老死精神可以解脱形体变化成神仙,所说的是依仗于鬼神的一些情事。驺衍用阴阳交替可以主宰王朝命运的学说在诸侯各国显名,燕国、齐国一带近海地区的方术之士传授他的主张不能求得通达,可是这样一来怪态迂腐阿谀奉迎苟且偷合的人们从此就兴盛起来,数也是数不清了。

自从齐国威王、宣王、燕昭王开始,就不断派人到海上去寻找神仙居住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这三座神山,据人们传说是在渤海当中,离开人的聚居地不太远,祸患将要到达这里,就会有风把来船牵引而去。大约曾经有人到过这里,各种仙人和使人长生不死的药物都在哩。这个地方的禽兽等生物都是白色,而它的宫室门阙都是用黄金白银建造的。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远远的望起来好像一簇云;等到人到达了,这三座神山反倒沉居在水面底下。快要临近这三座神山,风就会把你引开去,最终也没有谁能够到达。各国的国君没有谁甘心会不能到达。等到秦始皇兼并了天下,巡视到了海上,就有方士来讲述这件事情的人多得不能尽数。始皇帝自己思量到了海上又恐怕不能抵达三座神山,派人只携带些童男童女进入海区去寻求。船开始进入大海当中,都以有风作为借口,说没有能够到达,只是望见了而已。第二年,始皇帝再次巡游海上,到了琅笽山,经过恒山以后,从上党郡回来。以后的第三年,巡游碣石山,察问了进入海区的方士,从上郡回来。以后的第五年,始皇帝南巡到了湘山,接着登上了会稽山,乘船靠着海岸北上,希望能够遇见海中的三座神山和得到这里所产奇妙的长生不死之药。没有能够得到,回来的途中到了沙丘地方,逝世了。

秦二世元年,往东去巡视到了碣石山,靠着海岸往南,经过泰山,到了会稽山,都设了礼仪祭祀,又在秦始皇所立的石碑文字旁边进行刻写,来表彰秦始皇的功德。这年秋天,各地诸侯背叛秦朝。三年,秦二世就被杀死。

秦始皇进行封禅活动以后的第十二年,秦朝灭亡。各个儒生痛恨秦朝焚毁《诗》《书》,诛杀文学之士,百姓们怨恨秦朝的酷法,天下就背叛它,都谣传说:“秦始皇上泰山的时候,被暴风雨所袭击,没有能够举行封禅典礼。”这难道不是所说的没有相应的德行灵验而要去进行封禅的那种情况吗?

从前夏、商、周三代居住的中心地带都在黄河、洛河一带,所以嵩高山成了中岳,而四岳各在它所说的方位,四条大河都在崤山以东。到了秦国称帝,建都在咸阳,那么五岳、四条大河就都一并在东方。从五帝以来一直到秦朝,时而兴时而衰,名山大川有时候在诸侯掌握中,有时候在天子控制下,对它们祭祀的礼仪有增有减各个时代都不相同,记也记不清。等到秦国兼并了天下,命令祠官所经常奉祭的天地名山大川鬼神才能够按次序加以叙述。

于是从殽山往东,名山有五座,要祭祀的大川有两条。五座名山叫太室。太室,就是嵩高山、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两条大川叫济水、叫淮水。春季用干肉、酒为祈祷一年的农事收成进行祭祀,随即就解冻了,秋季又冰冻了,冬季为酬报神灵祈求保佑而进行祭祀。各个季节祭祀的时候宰杀牲畜是分别用一头小牛,其他盛在器皿中的牲畜和玉、帛就各自有所不同。

从华山往西,名山有七座,名川有四条。名山叫做华山,薄山。薄山,就是衰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渎山,就是蜀郡的岷山。水道叫做黄河,在临晋祭祀;沔水,在汉中祭祀;湫渊,在朝那祭祀,长江,在蜀郡治所祭祀。也是在春秋季节解冻冰冻时候祭祀并在冬季酬报神灵祈求保佑,和祭祀东方的名山川一样的;而杀牲用的小牛、盛在器皿中的牲畜、玉帛就各自有所不同。四座高大的山鸿冢、岐山、吴岳、岳山,都有用新谷作祭品的尝祭。

陈宝祠的神灵应节而来就祭祀。祭时对黄河另外加有用浊酒作祭品的尝祭。这两处都在雍州的地域范围内,接近天子所在的都城,所以祭品要加上一乘车,四匹赤身黑鬣的少壮马。

霸水、产水、长水、沣水、涝水、泾水、渭水都不属大川,因为它们接近咸阳,尽都要按照祭祀山川之神的规格祭祀,但是祭品中没有车马一类的附加。 、洛二水,鸣泽、蒲山、岳 山之类,是小的山川,也都有祈一年农事收成、酬报神灵、解冻冰冻等的祭祀,礼仪规格不一定相同。

而雍州有日、月、参宿、心宿、南斗北斗、火星荧惑、金星太白、木星岁星、土星填星、水星辰星、二十八宿、风神风伯、雨神雨师、四海之神、古代帝王九皇之臣、古代帝王六十四民之臣、各个祭星之处、各个严神、各个逑神之类,有一百多座庙。秦的旧都西县也有几十座祠庙。在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祠。在下絡县有天神庙。沣水、蟚水有火星昭明庙、天子辟池。在杜县、亳亭有三座杜主祠、寿星祠;雍州的茅草庙也有杜主。杜主,是从前周宣王的大夫杜伯右将军,他在秦中地区,是属于鬼虽小但却有神灵的一个。各个祠庙每年都按一定的时节奉行祭祀。

热门小说白话史记,本站提供白话史记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白话史记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本站www.xiuluoxiaoshuo.com

上一章: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下一章: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热门: 穿成校草的死对头[穿书] 穿到星际撸大猫 穿成魔尊后我成了团宠 阳奉阴违 我的一天有48小时 山河表里 美神是世界的瑰宝,不准独占[希腊神话] 身陷四个徒弟的修罗场 护花妙手 反派只想咸鱼[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