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3)

上一章: 作品相关 (12) 下一章: 作品相关 (14)

生下来就不懂什么叫不好意思,脸皮厚的很,把自己媳妇儿扶进来才道:“娘娘谬赞了。”皇后愣了愣,继而笑了出来。

睿王□□来:“阿十呢,怎么也不在?”

玳玳这会儿抬起头来道:“阿十去东宫寻太子玩去了。”

睿王躬身:“皇上,皇后娘娘,臣告退。”说着专转身要走,皇上好奇的叫住他:“皇叔是去东宫还是回睿王府啊?”

睿王:“回禀皇上,先去东宫,再回睿王府。”撂下话快步去了,那脚步怎么看都像急不可待。

睿王刚走谢渲也带着媳妇儿走了,知道睿王就算去东宫把人逮着也不会回坤宁殿了,眼瞅大军即将开拔,他跟阿十在一起没多少时间了,虽说看着自己疼大的妹子跟别的男人相亲相爱的,心里酸的很,如今分离在即也该给他们些独处的时间。

睿王进来的时候,阿十正在摆弄小粘糕给她的新玩意,是一把精钢袖弩,戴在手臂上上试了试,轻便趁手,比自己先头那把小弓可好多了,而且弓箭不好随身携带,这个却可以戴在胳膊上防身。

阿十爱不释手的摆弄了半天,不禁道:“这个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太子:“这有什么难的,是我绘了图样,让造办处的工匠做的,怎么样喜不喜欢?”

阿十点点头:“喜欢,还是我家小粘糕好。“说着走过去,在他脸上啪嗒啪嗒就亲了两口。

太子脸一红:“阿,阿十,你干嘛亲我?”

阿十噗嗤一声乐了:“亲两口怎么了,瞧你这脸都红。看起来我家小粘糕真长大了,都知道脸红了,来,我瞧瞧亲哪儿了,我瞧瞧啦……”

太子死活不让她看,来回的躲,阿十偏要看,两人你追我躲的好不热闹,睿王一进来就瞧见瞧见这幅情景,一张脸顿时沉了下来,咳嗽了一声。

两人侧头,正瞧见睿王站在门边儿上望着自己,那张脸要多黑有多黑,阿十猛然清醒过来,貌似睿王是个醋缸,瞧见这一幕还了得,忙松开小粘糕,很是狗腿的跑了过去:“你怎么来了,是来接我的吗?那走吧。”到了院子里,阿十对太子挥了挥手臂:“小粘糕这个我很喜欢,回头姑姥姥给你寻几样好玩的东西送你,你等着。”

太子没吭声,只是站在哪儿看着睿王牵着阿十走了,出了东宫,阿十站住,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睿王牵过她的手:“看什么呢?”

阿十:“看小粘糕呗,我总觉着小粘糕跟过去不一样了,你不知道他小时候可有意思了,天天缠着我问东问西的,像个小话痨,后来越发越没趣儿,明明还是孩子,却成了小老头,瞧着都叫人心疼。”

睿王:“他这么大正是走心思的时候,古怪些也没什么,况,他是储君,自当沉稳,若真是个话唠才麻烦。”

阿十想了想,小粘糕这么大的男孩子,自己还真没见过,自己的记事之后,哥哥们就都大了,哪怕最小的八哥九哥也都是大人了,所以自己根本没机会接触这个年纪的男孩,除了小粘糕。

正想着,忽然身子腾空被抱了起来,阿十一惊下意识圈住他的脖颈:“你做什么?”

睿王把她抱到车里,不等阿十再问,便俯身过去亲在那张自己想了整整一天的小嘴上,唇齿纠缠,半晌才放开她。

阿十喘了两口气:“你,你怎么了?”

睿王:“阿十,你猜刚我跟皇上在承极殿议事的时候,心里想的什么?”

阿十:“我也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子,哪儿知道你想什么啊?”

睿王:“我想的是你,满脑子都是你,连皇上说了什么都没记住,看在我这么想你的份上,阿十是不是得表示一下。”

阿十:“表示什么?”

睿王:“亲我,就像刚才在东宫亲阿彻那样。”

阿十不免有些心虚:“你,你都看见了?”

回答她的是睿王凑过来的脸,阿十亲了两口,却给睿王一把揽在怀里,亲上了小嘴,这一次比刚才要激烈,阿十再迟钝也知道这家伙吃味儿了。

忍不住道:“你,你不会连我侄孙子的醋都吃吧,而且小粘糕也是你孙子辈,吃孙子的醋,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死。”

睿王“阿十,我上次在郊外说了什么你都忘吗?”

阿十装傻:“什么话?”见他目光危险,忙改口:“哦,想起来了,你说不许我跟哥哥们太过亲近对不对,虽然很没有道理,但我还是照做了啊,可是阿彻跟哥哥们不一样,他年纪小,还是个小孩子呢。”见睿王看着她忙道:“我知道了,以后跟小粘糕也不要过于亲近。”

睿王叹了口气:“阿十,大军即将开拔,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没多少了,你还要提别人吗?”

阿十刚想说小粘糕不是别人,却想起他就要走了,不免勾起离愁别绪来:“好,别说别人。”然后扑进他怀里,半晌才道:“早知道,在南越的时候不躲你就好了。”

睿王低头看她:“躲了也没用,阿十你是我的,上天入地都是我的。”

☆、第 78 章

大军开拔的前一晚, 谢洵邀睿王过府吃酒,顺便商谈一下随军商队的事儿,谢洵住的院子跟阿十比邻,其实这些年他很少在这里住,不是各处跑就是住在荣昌号,偶尔才回来, 便邀朋友吃酒也不会在谢府。

如今邀了睿王过来, 傻子都知道不过是借口罢了, 谢洵本来还想使坏逗弄逗弄自己这个妹夫, 却忘了睿王的性子,一进来就问阿十。

谢洵忍不住道:“我说你好歹也得做做样子吧,你跟阿十可还没成亲呢, 这么着见面名不正言不顺 ,要不然我也会在这儿讨嫌了, 有件事儿的提前说, 我家阿爹阿娘一早就交代了, 让我在这儿看着, 你若惦记着撇开我跟小阿十独处就甭想了。”

睿王看了他一眼:“九哥想要什么?”

谢洵嗤一声乐了:“我就说我谢洵的妹夫哪能连这点儿事儿都不明白呢,上道,听说你睿王府的酒窖里藏着几坛仙人醉?也不瞒你人找我专门踅摸这酒, 开出的价格令我实在动心,之前寻了好些年都未寻到,不想睿王府竟有,不知妹夫可否割爱匀我一坛子如何?”

谢洵话音刚落就听阿十的声音传来:“不成, 九哥却别处寻,不许打睿王府酒窖的主意。”

谢洵抬头用十万分不满的目光瞅着他妹子:“我说小阿十,你这手伸的也太长了,这还没嫁过去呢就当了睿王府的家不成。”

阿十小脸微红,却仍道:“你管我,总之那仙人醉不能给你。”

谢洵:“既如此,那就别怨九哥讨嫌不长眼色了。”说着一*股坐下来,目光灼灼的盯着两人。那意思很明白,没有仙人醉就当定了碍眼的。

睿王:“九哥若想要仙人醉,今日可去王府酒窖中取。”

“今日?”谢洵愣了愣继而明白过来:“你是想用这个由头支开我。”

睿王并不否认:“只今夜可取,除了仙人醉,我那酒窖之中还有几样好酒,九哥可一并拿走。”

谢洵哈哈笑了起来:“妹夫这可是明目张胆的贿赂我这个大舅哥呢。”

睿王:“九哥不愿意接受贿赂吗?”

谢洵站了起来:“谁说不乐意,我可是商人,这样的好事儿岂能错过,得了,瞧瞧小阿十那脸色多嫌弃,九哥就不讨嫌了,去睿王府走一遭去。”说着转身走了。

阿十侧头看向睿王:“你怎么把仙人醉给九哥了?我才尝过一次呢。”

睿王点了点她:“小酒鬼,上次吃了一口就醉了半日,还惦记着呢,其实我师傅酿的最好的酒并非仙人醉,等我从北疆回来,带你去拜见师尊,到时候可去我师傅的酒窖瞧瞧。”

阿十眼睛都亮了:“真的吗,你会带我去你的师门?”

睿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我既已成亲自然要拜见师尊。”

阿十不免有些紧张:“那,那你师傅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办?”

睿王见她那样儿忍不住笑了:“我倒不知这世上的还有不喜欢我家小阿十的,我记得老爷子第一次见了你回来就让皇上下旨赐婚了。”

阿十:“老爷子跟你师傅不一样,你师傅是世外高人,听我八哥说这些世外高人性子都有些古怪,一般最得意的弟子都是要给自己当女婿的,这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是不是有个美丽温柔的小师妹?”

睿王点点头:“阿十怎么知道我有个小师妹?你八哥说的?”

八哥自然不会这么神通广大,其实前半截是八哥说的,后半截是从玳玳那些话本子里瞧来的,大多故事都是如此,很牛的江湖门派收了许多弟子,最厉害最得意的一个弟子必然会跟掌门的女儿,美丽温柔的小师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后再穿插些江湖恩怨什么的,师兄家里不满意这样的儿媳妇,另选了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然后*迫两人分开,其中这位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对哪个小师妹极尽迫害之能事,最终引发了男人的怒火抛了荣华富贵身份地位跟小师妹浪迹天涯双宿双飞。

这么想来,自己貌似就是那个门当户对注定要当炮灰的千金小姐。

想到此,顿觉酸气上涌,瞥着他:“你真有个小师妹啊。”

睿王听出她话里的酸味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刚还说你是小酒鬼呢,这么会儿怎么就成小醋缸了,我是有个小师妹不过早已嫁了,嫁的是我的小师弟,我那小师侄都八岁了。”

阿十愣了愣:“孩子都八岁了,怎么可能,不说是你的小师妹吗?”

睿王:“小师妹跟我师弟一般大,只比我小一岁,孩子八岁了有什么奇怪的,你不嫌烦的话,我给你说说我师门的事。”

阿十:“怎么会嫌烦,我小时候还想过跟七哥一样去拜师学本事呢,可我阿爹阿娘死活不同意,说我一个姑娘家不能到处乱跑,磨了好些日子,爹娘都不应,末了只能作罢。”

睿王好笑的摇摇头,之前自己虽极少回京,可谢家的事儿还是知道一些的,毕竟谢家跟皇家既是姻亲又走的近,谢家老八老九还是皇上的伴读,谢家的事自己不想知道也难,尤其谢家求女的事儿,当年可是闹得人尽皆知,老国公连得了九个儿子,可谓人丁兴旺,不知多少世家大族都瞧着眼热呢,偏偏老国公不满意,求神拜佛的想要个千金,折腾了好些年终于得偿所愿生了个闺女,简直当得了个活宝贝一样,哪舍得她去拜师学艺啊,自是不会答应的。

不过,这丫头的性子还真不是那些深宅大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她鲜活灵动跟那些木呆呆的闺秀不一样,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丫头在校场的英姿,那时他便想等天下安定,两人策马大江南北该是何等快事。

想到此,伸手把她揽在怀里:“你想听,我便给你讲讲我的师门,今夜月色极好,咱们上去说。”说着不等阿十反应过来,揽着她纵身跃上房顶。

一时间院子里就剩下的冬儿,冬儿抬头看了看房顶上旁若无人的两人 ,只得在廊下坐了,心里琢磨她们家小姐这婚姻还真是一波三折,先头是因国公爷夫人还有少爷们太挑拣,哪家的子弟都瞧不上,如今好容易有个都通过,跟小姐也情投意合睿王殿下,眼瞅着就成婚了,狄人却又做乱,狄人大军临城,睿王殿下不得不带兵出征,这一走没有一年是回不来的。

也就是说小姐的婚事还得往后推一年,更何况战场凶险,万一……想着忙摇摇头,不会的,睿王殿下如此喜欢小姐,肯定会平安归来。

阿十倒是没有冬儿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担心,她颇认真的听着睿王跟自己说师门的事,老顽童一般的师尊,年纪最小却一本正经的小师弟,还有温柔可亲的师妹,那样生动有趣的生活跟她想的不大一样,却令她很是向往。

不禁道:“怪不得你以前都不大回京呢,原来外头比较有趣。”

睿王低头轻轻亲了亲她的发鬓:“我却有些后悔,若我常在京城,你八哥九哥正随皇上在太学伴读,有些来往,说不定便可瞧见你了。”

阿十听了忍不住笑了一声:“这可都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才几岁,就算你看见我又如何?”

睿王:“阿十,如果可能我恨不能从你一出生就守着你才好,免得错过了这许多年。”

阿十脸一红:“你这甜言蜜语说的倒是越发顺溜了。”

睿王:“并非甜言蜜语。“

阿十抬头看他,月光落在他脸上把他轮廓映的越发清晰俊美,他眸光中沉了浅淡的星光,闪闪烁烁,仿佛承载着千言万语,但最终都化为一片莹莹的璀璨,眼底的深情与不舍仿佛即将满溢而出。

阿十伸手摸了摸他的脸:“不想错过,便好好珍重自己,我等着你回来娶我。”

睿王握住她的手:“好。”

离别在即,时间匆促,仿佛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天就亮了,隐约听见号角声,睿王低声道:“阿十,我该走了。”

阿十点点头:“我去送你,我阿爹当年出征的时候阿娘都是亲自送的。”

睿王正想拒绝,听见下面谢渲道:“这丫头拧的很,她决定的事谁说也拦不住,她既要送你就让她送吧,我谢家的人不怕抛头露面,只要小阿十能高兴就好。”

睿王揽着阿十跳下来看向谢渲:“在下出征这段日子就有劳八哥照顾阿十了。”撂下话看了阿十一眼,大步而去。

阿十要跟上去,被谢渲一把拽住:“既要去送他,自然要把他迷得七荤八素,让他时时都惦记着你,如此才会尽快得胜归来,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去梳洗打扮,八哥在府外等着你。”

阿十忙应一声跑了,谢渲摇摇头,这丫头还真是,先头不开窍,也让人着急,这一开窍了更让人担心,狄人可是一场恶仗,睿王这一去当真是吉凶未卜,想必睿王自己也知道,才会推迟了婚事,只不过,若真有个万一,这丫头用情至深,只怕……

得了,仗还没打的,自己就别吓唬自己了,以睿王的本事,这一仗即便艰苦也必会大获全胜。

☆、第 79 章

帝都城外三军排成偌大的方阵, 兵山将海之中旌旗在飒飒秋风中无边无际,当头一杆大旗下一身玄盔铁甲的大将军,俊美的五官坚定的目光立在晨光中威风凛凛,正是如今带兵北征的大将军王睿王殿下。

不一会儿城门处天子所乘御辇随着一排排的黄门小太监打的黄罗伞盖迤逦而出,到了近前,大总管王德顺扶着皇上下了御辇。

睿王肃手致地:“请皇上恕臣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 臣慕容羲叩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睿王一语既落, 后头的兵士齐刷刷致礼高呼:“叩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军齐呼,摇山振岳一般。

皇上上前一步扶起睿王:“皇叔是我寡人的皇叔也是我大晋的大将军王,此去北疆必会旗开得胜, 庇佑我大晋万万年太平。”

王德顺端了御酒过来,皇上亲自执壶倒了三盏酒, 第一盏酒敬了天地。端起第二盏开口道:“这一盏敬皇叔此去大破北狄旗开得胜, 北疆的百姓就交给皇叔了。”

睿王举起酒盏:“臣必不负圣上所托。”仰脖干了。

端起第三盏酒高高举起:“这一盏敬将士们, 敬你们为了我大晋的百姓舍生忘死奋勇杀敌, 待你们得胜归来,朕在承极殿为将士们庆功,寡人再与将士们不醉不归。”

将士们高呼:“万岁, 万岁万万岁。”

皇上摆摆手看向睿王:“皇叔,朕候着你的好消息。”

睿王点点头往城门出望了一眼,不尽叹了口气,她不来也好, 阿十这丫头瞧着性子坚强,到底是个姑娘,经不住离别的场面,她若来了,若忍不住哭起来,自己不定多心疼呢,三军之前自己身为主帅,万不可失态。

只不过临走不能再瞧她一眼,心里总有些黯然,正要上马,忽旁边的侍卫道:“王爷,王妃来了。”睿王蓦然转身,就见城门处跃出一匹通体雪白的马,马上的小丫头穿着一身艳红的骑装,美丽的身影如一道惊鸿,转瞬到了近前,跳下马,抬头望着他:“对不住,来晚了,好在赶上了。”

一张笑脸在朝霞里美的惊心动魄,那双晶莹的水眸莹莹然望着自己,万语千言尽诉其中,却没有令自己担心的难过。

睿王忍不住抬手想摸摸她的脸,却终意识到不妥,收了回来:“你怎么来了,不说不让你来的吗。”

阿十:“虽不能随大将军王出征杀敌,但阿十至少能暂时充当一下马前卒,为大将军王牵马坠蹬。”说着牵了大黑过来:“大将军请上马。”

睿王想起两人之前说的玩笑话,不禁莞尔,这丫头倒记的清楚,轻笑了一声,翻身上马,深深看了她一眼说了句:“等我。”策马去了。

直到大军浩浩荡荡去远了,阿十紧绷着的情绪终于绷不住了,忽的纵身骑上小白追了出去,皇上一愣刚要叫人拦她,谢渲道:“臣去瞧瞧。”上马去了。

兄妹俩不一会儿就跑没影儿了,皇上不禁摇头:“刚看这丫头表现的如此大度,朕还说她长大了呢,闹半天是装的啊。”

王德顺低声道:“阿十小姐才多大,又跟皇叔两情相悦,乍一分离自然受不得,别说阿十小姐就是皇叔刚才都差点儿……可把奴才吓了一跳,不过,就奴才瞧,能生出阿十小姐这样的巾帼不让须眉的,也只有国公府了。”、

皇上点点头:“谢家确不亏世代簪缨之家,其实皇后当年也不差的。”

王德顺道:“那可是,奴才可见过娘娘当年随着国公爷打猎的英姿,虽不如阿十小姐能三箭中靶,却也是百步穿杨,世族千金里没有能跟娘娘匹敌的。”

想起以前,皇上不免微微叹了口气:“终是朕的不是,这些年在宫里委屈她了。”

王德顺心里知道,皇上跟皇后娘娘当年貌似有个心结没解开,所以这么多年始终留着个疙瘩,不能算冷落,却也算不得恩爱,只是帝后之间的事儿,不是他们这些奴才能插手的,故此躬身不语,不过皇上刚那句话倒是,虽说母仪天下之尊是这世上万千女子做梦都想得到的尊荣,却不包括谢家,谢家的人都不在乎名利地位,若当年不是皇后娘娘执意入宫,便是太上皇亲自开口,只怕国公爷也不会答应。

说起来,这情之一字真不知是好是坏。就如阿十小姐这样的性子,一遇上情爱,不一样糊涂吗,刚才装的那般大度,人一走就挺不住了,便追过去能追多远,还能追到蒲城不成。

若是可能阿十是真想追去蒲城的,可是小白累了,她不知自己跑了多久,反正一直跑到了小白停下不肯跑了,才不得不停下。

跳下马,见前面一条小溪清清亮亮的,溪边还有些未枯的青草,遂摸了摸小白:“对不住小白,累了你,去吧。”

小白在她手上蹭了蹭,踢踢踏踏的跑了过去,不禁道:“果然还是当马好,没那么多离愁别绪,有吃有喝就能欢喜。”

谢渲在后头听了忍不住好笑:“你要是真当了马,等你夫婿得胜回来上哪儿找媳妇儿去,难不成跟匹马拜堂成亲啊。”

阿十嘟嘟嘴:“人家随便说的而已,哪能当真了,八哥怎么跟来了。”

谢渲:“我可答应你夫婿,好好照顾你,你这一撒欢跑了这么大老远,我要是不跟着,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回头让八哥怎么你夫婿夫交代。”

阿十一*股坐在草地上:“八哥,之前我也想的好好,觉得自己不应该想那些离不开男人的女人一样,男人一走就黏黏糊糊哭哭啼啼的,我告诉自己我是谢阿十,我不能哭,不能难过,我该高高兴兴的送他出征,就像娘当年送爹一样,这样他才不会担心。”

说着瘪瘪嘴:“可我做不到,八哥,我难过死了,我就是想哭怎么办?”

谢渲坐在她身边,把她揽在怀里:“哭吧,这里荒郊野外的,你哭多大声也没人听见,八哥保证不告诉别人。”

阿十扎进他怀里唔唔的哭的异常伤心,哭的谢渲心里酸酸涩涩的难过,这丫头长这么大,那禁过这样的离别,谢家人口众多,可年节儿的也会齐聚一堂一个都不少,这丫头从小在这样的家里长起来,是谢家最重情的一个,所以即便七哥在外游历也会三五不时给这丫头捎封信回来,免得这丫头记挂。

更何况,她初尝情滋味,又跟睿王两情相悦,正在情热之时乍然离别,今天在城外能做的那样好,已经很是难得了,毕竟小阿十才十六。

哭了一会儿渐渐没了声息,谢渲狐疑的低头看了看,见小丫头哭着哭着竟在自己怀里睡着了,想她昨晚上一夜未睡,一早上又折腾到现在,不睡着才怪。

等后头的马车跟上来,小心的抱她上车,这么折腾都没醒,可见困狠了,只不过睡得却并不安稳,睡着了还一抽一抽的伤心呢。

一直抱回了谢府,怕她醒来之后又难过,便放到了阿娘屋子里。

王氏夫人,叫丫头绞了*帕子过来,给他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心里疼的不行:“早知道,当日不定下这门亲事就好了。”

老国公哼了一声:“当初是谁天天*着我给这丫头找女婿的?这会儿后悔晚了吧。”

王氏夫人:“我哪儿知道狄人会作乱啊,你这话倒来说嘴了,当初不是你说睿王这也好那也好,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女婿,如今倒来埋怨我了。”

谢渲嘴角抽了抽:“那个阿爹阿娘,你们再吵下去,可就把阿十吵醒了,她好容易睡着,若是醒了又该难过了。”

老夫妻彼此看了一眼,忙住了嘴,王氏夫人小声道:“不是我要跟这老东西吵,是这老东西非要跟我吵。”

谢渲扶了扶额:“阿爹阿娘,我知道您二老是心疼阿十,可也不用一心疼阿十就后悔定亲的事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阿十大了,自然要嫁人的,难道还能留在家里当一辈子老姑娘,况且,她跟睿王是既定的缘分,您二老还不知道吧,阿十跟睿王在南越就相识了,睿王寻了阿十数月,回来才知道竟是太太上皇给他定下的王妃。”

国公爷恍然大悟:“我就说那小子盯着阿十的眼神不对劲儿,跟狼崽子盯着嘴边的肉似的。”

谢渲一口茶喷了出来:“您老这是什么话,睿王若是狼崽子,太太上皇是什么。”

国公爷:“打个比方而已,这么较真儿做什么,更何况,老爷子自己也疑心呢,不明白他家冷冰冰的老五怎么忽然就开窍了,原来两人在南越就见过了,这么说还真是天定的姻缘。”

王氏夫人:“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们出去吧,别吵这丫头,让她多睡会儿。”

父子俩点点头,蹑手蹑脚的出来,估摸着里头听不见了,国公爷才叹了口气:“你也瞧见这丫头的样子了,如今我倒不怕别的,就怕真有个万一,岂不要了这丫头的命吗 。”

谢渲:“老九跟着大军一块去了,您老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国公爷点点头:“朝堂这边儿得盯着些,如今带兵出征的是我谢家的女婿,若是哪个混账敢趁机作乱,甭管是谁,直接下狠手掐了,我谢府这些年不理事,却不代表好欺负,去吧。”

☆、第 80 章

阿十醒过来眨眨眼, 自己怎么会在爹娘的屋里,她坐了起来,记得自己骑着小白跑了老远,然后八哥来了,她在八哥怀里哭着睡着了,怎么一醒过来就回谢府了, 还是爹娘的屋子。

正纳闷呢就瞧见阿娘走了进来:“醒了, 你这一觉可是睡得好, 天都黑了, 睡到这会儿,夜里只怕睡不得了。”说着坐在炕边儿上。

阿十一下子扑进她娘怀里:“阿娘你当初送阿爹出征的时候不难过吗?”

王氏夫人顺了顺她的头发:“傻话,这只要搁在心里的人, 哪能不难过呢,只是难过也不能漏出来罢了, 男人们出去打仗是保家卫国, 咱们女人不能上阵帮忙, 至少不能拖累他们不是, 若哭天抹泪的舍不得,男人们放心不下难免挂念,那战场上刀来剑往的, 可是分不得心,倒不如让他们放心的去。”

阿十:“我,我不如阿娘,我心里难过极了, 我担心他,刚我骑着小白真想跟着他去,可又知道不能胡闹,而且,他刚走我就开始想他了怎么办?”

虽说前头瞧着两人情投意合的,可也未想短短十日这丫头就对睿王用情如此之深,又转念一想,这男女之间彼此喜欢跟日子长短有什么干系,尤其她们谢家的人,只要看对眼上了心就是一辈子。

想到此,王氏夫人微微叹了口气:“那就在心里想吧,想着想着他就回来了。”

阿十忽道:“阿娘那时候怎么熬过来的。”

王氏夫人:“娘那时给你阿爹做鞋,做好了托叫人捎给你阿爹,等你阿爹回来未穿的鞋子装了一大箱子,够穿好几年的了。”

阿十脸色黯然:“可是阿十笨啊,不会做鞋。”

王氏夫人:“阿娘就是这么一说,又没让你做鞋,你若腻烦了,让你八嫂陪着你去戏园子里看戏去书楼听书消遣消遣,过些日子就好了。”

阿十点点头,忽看了看窗外:“阿娘,你说他现在走到哪儿了?”

王氏夫人怕这丫头一发疯跑出去,忙道:“我让丫头备了热水,快起来沐浴,瞧瞧你这张小脸哭的皱巴巴的,一会儿你大嫂过来,瞧见你这样可又该说你了。”

阿十一听大嫂要过来,忙一咕噜爬起来:“我这就去沐浴。”下地跑了出去。

王嬷嬷笑道:“还是这个灵验,一提这丫头就怕了。”

王氏夫人:“老大家的性子板正,其实最疼这丫头了,只不过,这丫头以前不开窍让人着急,这一开窍更让人担心了。”

王嬷嬷:“主子担心咱们姑爷,老奴瞧着您不用担心,咱们姑爷当年才十六就大破西戎,生擒了西戎王,大将军王的威名大晋何人不知。”

王氏夫人:“你不知道这北狄与西戎不同,而且你忘了,那天咱们在大佛寺。”

王嬷嬷低声道:“主子说您求的那个签不大吉利。”

王氏夫人:“岂止不吉利,是下下签大凶之兆啊,那天从大佛寺回来,我这心就悬着呢,怕应在这上头。”

王嬷嬷:“这求签也不一定就准的。”

王氏夫人:“话是这么说,到底放不下心。”

王嬷嬷:“可阿十丫头落生时请高僧批过八字的说是一生富贵夫妻和美子孙满堂的好命格。”

王氏夫人:“这倒是,若论这丫头的命,不该有凶兆啊,得了,事已至此也不是咱们能改的,往好里头盼着就是,对了,这事儿万不可叫这丫头知道,这丫头如今心里正放不下,听了这个说不准真跑去了蒲城,那蒲城可不是南越,正打仗呢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嬷嬷:“您就放心吧,那天在大佛寺阿十小姐尽顾着玩了,根本不知道求的什么签。”

不说主仆俩这费心瞒着,再说阿十,洗了个热水澡觉得舒服了许多,或许因哭了一场,发泄了出来,这会儿也不觉得像早上那么难过了,而且,她也想明白了,阿娘说的是,既不能拦着就努力想他呗,这都是他欠自己的债,自己一天一天的全部记下来,等他回来连本带息的还给自己。

玳玳得了丈夫婆婆的托付,一连几天拖着阿十出来,不是去戏园子就是去书楼,玳玳自己倒是玩的很高兴,可阿十却有些兴致寥寥。

这天被八嫂拖来了书楼,刚坐下,就听玳玳道:“阿十,你瞧今儿倒是碰上了熟人,不说就回夜郎去了吗,怎么还有兴致来听书?”

阿十顺着往楼下一看,正瞧见夜郎王跟苏盛兰走了进来,阿十皱了皱眉,有心想拉着八嫂走,可这会儿下去岂不正跟他们打了对头,虽说阿十心里一百个不乐意搭理他们,可以苏盛兰的性子,绝不会消停,阿十就不明白,自己跟苏盛兰是不是天生八字不合,从小这丫头就专爱跟自己过不去,装腔作势的耍阴招儿,手段还非常之白痴,自己每每都懒得理会她。

可越不理会苏盛兰越来神儿,更要事事都要跟自己比较,阿十实在想不明白个人过个人的日子,有什么可比的。

想到此,身子略往帐子后靠了靠,希望苏盛兰别看见自己,苏盛兰是没瞧见,夜郎王倒是眼尖,抬头看了看,略侧头在苏盛兰耳边嘀咕了句什么。

玳玳小声道:“她们上楼来了,瞧意思是看见咱们了像是过来打招呼的。”玳玳话音刚落,那两人已到了跟前。

苏盛兰:“夫君说瞧见阿十了,我还不信呢,想着睿王殿下刚带兵出征,阿十你这不得相思成灾啊,哪有心思跑出来寻乐子呢,不想还真是阿十,看起来外头说睿王殿下跟未来的睿王妃如何的两情相悦难舍难离的,都是胡说的,这瞧着哪有半分相思成灾的样儿。”

阿十冷冷看着她:“苏盛兰既知道我这会儿心情不好,就躲远点儿,别跑过来寻不自在,我跟你不熟,别有事儿没事儿套近乎。”

阿十几句话说的苏盛兰脸色陡变,指着阿十:“你,你说什么?”

阿十:“我跟你不熟,别有事儿没事儿跑来套近乎,慢走不送。”

珍珠见公主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上前一步:“放肆,敢跟公主如此说话,还有规矩吗?”

玳玳哼了一声:“主子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奴婢插言了,这又是什么规矩?”

珍珠抬手指着阿十:“我,我,她,她欺负我们家公主,我看不过去……”话未说完就听啪一声,冬儿这一巴掌结结实实打在珍珠脸上,顿时珍珠半边脸就肿了起来:“你算什么东西,敢指我家小姐,这一巴掌算本姑娘教教你规矩,不许拿手指着主子懂不懂。”

珍珠捂着脸,见冬儿凶神恶煞一般,顿时怂了,往后退了一步,委屈万分看向夜郎王:“大王,您跟奴婢做主。”

冬儿听见忍不住笑了起来:“珍珠我记得你是苏家的丫头吧,这才几天儿怎么就另投了主子,你这当着你家公主就跟驸马爷眉来眼去的,你们公主府的规矩,可真叫人开眼了。”

冬儿这几句话苏盛兰顿时警觉,回身瞪向珍珠,珍珠意识到露了底忙道:“公,公主您别听她胡说八道,奴婢跟大王,跟大王没什么,真的。”嘴里说着,身子却不由自主躲到了夜郎王身后,明显是寻求庇护,那一副柔弱可怜备受欺负的样子,瞧着都叫人心疼。

阿十忽觉心里的气消下去不少,这苏盛兰是个蠢人,连她的丫头都能欺到头上,自己跟她计较什么,站了起来:“看起来公主的家务事得料理料理,阿十就不打扰公主了,告辞。”拉起玳玳就要走,却听夜郎王开口道:“请留步。”

阿十停住脚看向他:“驸马爷还有何事吩咐?”

夜郎王:“明儿本王就回夜郎去了。”

阿十:“那在下祝夜郎王一路顺风了。”

夜郎王:“本王更希望听到后会有期。”

阿十:“那夜郎王恐怕要失望了,在下倒想说后会无期,告辞。”

姑嫂俩上了车,玳玳才道:“这夜郎王明显对你贼心不死,你可得小心点儿,这人可不是东西,刚成亲才几天啊,就跟珍珠不清不楚的,这还是在京城呢,等回了他的夜郎还不知什么德行呢,这么一想,我倒有些可怜苏盛兰了,苦日子在后头呢。”

阿十颇有些意外的看着她:“八嫂你变聪明了,这个都能瞧出来。”

玳玳不乐意了:“这么明摆着的事儿都瞧不出来,你当我傻啊。”

说实话阿十以前还真觉得她八嫂有些傻,不然能让八哥给哄来当媳妇儿吗,可今儿忽然发现,说不定自己看走眼了,八嫂不是傻是大智若愚。

玳玳给她看毛了,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脸上是不是沾了瓜子皮,不然你这么盯着我做什么?”

阿十噗嗤笑了:“八嫂你还真是个活宝。”

玳玳:“可算笑了,这几天看你板着一张脸,我这心里都跟着你难受,笑了就好了,家里就放心了。”

阿十忽道:“八嫂你会做鞋吗?”

81、第 81 章 …

“做鞋?”玳玳愕然看了她一会儿, 伸手摸了摸额头:“阿十你不是发烧了吧,好端端的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阿十拉开她的手, 琢磨自己是有些傻了, 她八嫂除了会捣鼓些香膏香饼子, 别的想都甭想,哪会做鞋啊, 想到此, 摇摇头:“我还是去找大嫂吧,大嫂的针线最好。”

玳玳一听不乐意了:“做鞋而已简单,你若想学, 我教你好了。”

阿十:“八嫂真会, 我怎么不知道。”

玳玳:“你忘了我可是神医谷长大的,神医谷里都是男弟子我师傅也没娶师娘, 算起来就我一个女的,缝缝补补的除了我也没别人指望了,你别瞧我医术学的寻常,针线却不差。”

阿十半信半疑:“我怎么没见八嫂做过针线啊。”

玳玳:“先头我也想做来着,可你八哥说家里就我们两个人, 这些针线活我都做了,府里针线房里的绣娘就没事儿干了, 那些绣娘都是靠着这份差事养家活口呢,若是没事儿干差事也就没了。”

阿十觉得这理由十有**是八哥想出来糊弄八嫂的,反正八哥糊弄八嫂也不是一两回了,谢府, 大哥大嫂的承恩公府,可都有针线房,可也没见阿娘跟大嫂闲着啊,其实府里的针线房做的大都是丫头小厮的四季衣裳,主子的衣裳鞋子轮不到她们做的,大都是屋里的丫头婆子,就像冬儿的针线就比那些绣娘都强呢,对啊,有巧手的冬儿啊,自己何必舍近求远呢。

而且,既然八哥不让八嫂做针线,必然有八哥的道理,哪怕是歪理也轮不到自己这个小姑子管,想到此,点点头:“八哥说的是,为了绣娘别丢差事,这针线八嫂就别动了。”

可玳玳转过天来寻阿十的时候,发现堆了满炕的布料,阿十正跟冬儿商议着用那块做鞋面子呢,那块做鞋帮子,怎么做鞋底子,完全一副要亲手做鞋的架势。

玳玳不禁道:“阿十你昨儿在车上不是跟我说不能做针线的吗。”

阿十:“八嫂本就会而且也已经嫁给了八哥,自然不用做,可阿十还没嫁呢,大嫂说若是不会做针线,以后嫁了别人要笑话的。”

玳玳奇怪的道:“你会在意别人笑话你?”

阿十:“以前是不在意,以后说不准就在意了,八嫂来寻我做什么?”

玳玳:“你怎么忘了今儿是夜郎王回国的日子,虽已成礼,今儿才算公主远嫁的正日子,太子亲自送嫁,听说街上都是看热闹的百姓,咱们也去瞧瞧呗。”

阿十摇摇头:“苏盛兰嫁个人都折腾好几回了,又什么热闹可看的,我还得在家做鞋呢,而且,我跟苏盛兰昨儿才吵了一架,今儿若是让她瞧见我,岂非又要不痛快,我倒是不怕她,只不过昨儿我回来想了想却有些后悔,说到底我与她也算从小认识,如今远嫁夜郎,以她的性子今后的日子只怕不会太顺遂,我何必跟她计较太多,而且,我倒是挺佩服她有如此勇气,想来若不是真喜欢夜郎王,哪个女子愿意背井离乡嫁去那么远,父母不能见,乡音不可闻 。”

玳玳:“阿十你是心善不与她计较,我听你八哥说过,苏盛兰最喜欢跟你过不去的。”

阿十:“她只是嫉妒罢了,而且这些我从未放在心上,时辰不早了,再不出门可赶不上热闹了。”

玳玳一听赶不上热闹了,也没心思跟阿十说什么了:“等我回来再跟你说。”站起来走了。

冬儿:“也不知八少**成日赶什么呢,总是忙忙乱乱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多要紧的事儿呢,哪知就是去瞧热闹。”

阿十:“八嫂娘家人都不在京里,难免孤清,不像其他嫂嫂娘家亲戚一大帮子,来来回回的串串就打发日子了,八哥又忙,不可能总陪着八嫂,有些热闹瞧也好打发时间。”

冬儿点头:“几位少**中,老夫人最疼的就是八少**了呢。”

阿十:“别说八嫂了,快帮我挑块料子做鞋面。”

冬儿指了指一块天青色的料子:“这个如何,捏上云头最是好看。”

阿十摇摇头:“这颜色太鲜亮,他平常的衣裳没有一件鲜亮的,想是不喜欢这样的颜色。”

冬儿又拿了一块:“那这块棕青的,做个鞋面子穿在脚上稳重大气。”

阿十又摇头:“不成,不成,这颜色也太老了些,他也不是七老八十了,这块给阿爹倒合适。”

冬儿没辙的道:“小姐,从早上一直挑到这会儿,可是连个鞋面都没挑出来呢,照您这么个挑法儿,姑爷得什么年月才能穿上啊。”

阿十眨眨眼,也觉得自己效率差了些:“要不还是用那块玄色的料子好了,压脚也好搭衣裳。”

冬儿生怕她又改了主意,忙去拿了来,想想不禁道:“小姐怎么想起给姑爷做鞋了?”

阿十抿抿嘴:“你不是一直让我学着做针线吗,在如今我起了兴致,怎么倒问东问西的。”

冬儿凑过来:“小姐别不好意思了,奴婢知道,小姐是想姑爷了对不对。”

阿十并否认,而是愣了一会儿道:“冬儿,你说大军这会儿到哪儿了?”

冬儿摇摇头 :“奴婢不知,不过想来应该走老远了。”

阿十:“听阿爹说过,越往北边走越冷,咱们这边儿刚入秋的时候,蒲城那边儿便已天寒地冻的了,等到了冬底下就更冷了,呵气成冰,点着炭火盆子都冻得睡不着,手上脚上都是冻疮,冷的时候还好,就怕暖和,一暖和过来就痒的钻心。”

冬儿:“对了,我记得七少爷哪儿有专门治冻疮的药膏,咱们府里外头跑的小子常就去跟七少爷讨,后来七少爷索性做了许多,一入冬就拿到府里来发下去,最是灵验。”

阿十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起来呢,你快去看看有多少都拿过来,回头交给刘喜儿让荣昌号的商队捎过去岂不正好,快去,快去,别耽搁了。”

冬儿只得应着去了,到了外头还想呢,小姐可真是心疼姑爷,连冻疮都想到了,而且,一向最不喜做针线的小姐,竟要给姑爷做鞋,就是不知道小姐做出的鞋能不能穿,不过,以姑爷对小姐的喜欢,便不能穿想必心里也欢喜,况且姑爷还能差了鞋子穿不成,不过是个心意罢了。

阿十这头一双鞋做了足足两个月才勉强做好,不管怎么样,瞧着还算像个鞋子样儿,这是大嫂说的,把阿十打击的不善,以至于送不送过去,让阿十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送了出去,心里却有些忐忑,不知他会不会嫌弃,听见冬儿说落雪了,阿十急忙下地趿拉上鞋子就跑了出去。

冬儿吓了一跳,急忙拿着斗篷跟出去给她披在身上:“小姐怎么跑出来了,外头冷,着了寒可怎么办。”

阿十推开她:“啰嗦,刚下雪而已,又不冷,哪有这么娇气,冬儿,你说咱们这儿都下雪了,北边得冷成什么样儿啊,上回信上说,还得一个多月才到蒲城呢,这会儿还早着呢,九哥的信里却来要了大毛衣裳可见冷的很了。”

冬儿:“小姐就别担心了,姑爷可是主帅,再冷也冷不到姑爷的。”

阿十摇摇头:“你不知道他的性子,他不是那些喜欢端架子摆排场的,就算他是主帅也一样。”

冬儿:“九少爷在,就九少爷也不会让姑爷受委屈的。”

阿十:“亏得九哥在,我才放心了些,不知送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到。”

冬儿:“荣昌号的商队来来去去轻车快马走的利落,算着日子至多半个月就能收着了,雪大了,咱们还是回屋里吧。”

阿十看了眼廊外,刚还细小的雪粒子渐渐大了起来,变成了一片片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来,如初春三月里的飞絮,说起来,自己跟他还不曾在一起赏过春景呢,这雪也一样,不知他那边儿是不是落雪了,若也是如此,他们虽隔着千山万水,也算同赏了一样的雪景。

谢洵提着个大包袱往大帐而来,到了门口,见王顺站在外头,低声道:“怎么,还在商量军务?”

王顺担心的道:“从早上一直到这会儿,饭都没吃几口。”

谢洵:“你们家王爷是做事儿的人,一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有什么新鲜,你是头一次跟你们家主子出征吧。”

王顺点点头:“主子本不让奴才来的,是奴才非要来的。”

谢洵:“你来了也好,身边儿总归有个妥帖的人,我妹子也能放心些,你说是不是。”

王顺:“九少爷怎么知道是王妃让奴才来的。”

谢洵:“我这妹子不开窍则已,这一开窍一颗心就都扎你们主子身上了,若非军中不能有女人,这丫头说不准自己跟来了,既不能来,自要寻个妥帖的人,你伺候你们主子多年,自是最佳人选,让我猜猜,肯定是那丫头跟你说,男儿一辈子没上过战场不算真男儿对不对?”

王顺愕然看着他。

谢洵拍了拍他的肩膀:“虽那丫头忽悠了你,不过这话倒不错,好好干,没准这回就落个战功,也算给你王家光宗耀祖了。”

82、第 82 章 …

王顺忙道:“九少爷您打趣奴才呢, 奴才就是伺候主子的,哪敢奢求什么战功啊, 只要主子熨帖了, 奴才就光宗耀祖了。”

谢洵:“有你这么个忠心不二的奴才, 还真是你们主子的福气,放心吧, 一会儿我陪着你们主子喝两口, 保证你们主子胃口好,对了,这个酒囊给你, 这边可比京里冷的多, 你总在外头站着,穿多少也挡不住寒, 倒不如闷口酒,一会儿就暖和了。”

王顺接过酒囊看了看道:“这是狄人的酒?”

谢洵:“这越往北边儿走越冷,咱们大晋的酒多绵软清甜,若在家品品滋味还成,如今这北沿子都能冻死人, 这酒就不是为了品滋味是救命的,冷的时候闷上一口, 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强,也难怪狄人酿的酒如此之烈,天冷,酒若不烈跟喝凉水似的, 不是越喝越冷吗。”

自打狄人下了战书,狄人知道他们的酒能取暖,便下令严禁售卖,尤其不能卖给大晋,所以这狄人的烈酒变成了紧俏货,寻常兵将摸都摸不着,就算里头那些跟主子议事的将军们也偶尔才会弄来一些,看的宝贝一样,轻易不舍得吃,倒未想到,九少爷出手就是给了自己一囊。

不禁道:“这可是好东西,奴才给我家主子收着。”

谢洵:“这是给你的,你家主子还能缺了酒吃不成,跟你说吧,这不是狄人的酒,是我荣昌号下头的酒坊比着狄人的酒酿的,虽仍不如狄酒烈,也差不太多了,取暖是没问题的。”

王顺惊喜的道:“这么说,以后兵士们都不用挨冻了。”

谢洵:“这行军最苦,北疆又冷,冻还是要挨的,只是有酒终归能好些,狄人以为不卖他们的酒,咱们就没辙了,想什么呢,也不想想本少爷是做什么的,区区一个酿酒的房子就能难道本少爷不成。”

王顺听他吹牛忍不住道:“哦,原来上个月,主子让奴才交给九少爷的那张纸上写得是酿酒的方子啊。”

谢洵看了他一眼:“若没有本少爷,光你们主子的酿酒方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酿出这么多烈酒来吗?”

王顺:“是,是,都是九少爷的功劳,没有九少爷,奴才连饭都吃不上呢。”

谢洵点点头:“还算明白。”

两人说话的功夫,帐内也散了,议事的将领们鱼贯而出,见了谢洵没别的事儿就是要酒,如今军中的粮食物资都是这位经手的,找他要最有用,生怕开口晚了,就要不到了,争先恐后的开口。

谢洵道:“众位将军别急,酒有的是,在下已叫人送到了各位将军的大帐之中,照着人头送的,从上到下人人有份,只不过那酒性烈,将军们可得交代下去,让兄弟们悠着些,吃两口暖和暖和身子就好,吃多了一是怕误事,二也伤身子。”

众人笑道:“这是自然,酗酒误事当军法处置。若不是这北疆实在太冷,兄弟们受不住寒,这酒是不许吃的。”

待众人去了,谢洵方进了大帐,见睿王站帐内的地形图前蹙眉沉思,一张脸消瘦了不少越发冷峻,估摸阿十那丫头若是瞧见不定要心疼了。

谢洵并未打断他的沉思,而是让小厮把提盒里的酒菜摆在桌子上,挥挥手让小厮下去,待睿王过来坐到桌前,才道:“这蒲城之外与北狄接壤,尽是一马平川的荒原,打起仗来唯有真刀真枪的上,可咱们大晋的兵士的骑射功夫本来就不如以狩猎为生的狄兵,加上不能适应北疆的寒冷,体力能力上都大打折扣,若真刀实枪的对战,对我军很是不利,且姜氏显然筹谋已久,对你知之甚详,知道你善用兵法奇谋,以姜氏的悍兵,一鼓作气连下数城不在话下,何以却老老实实的等在蒲城与你决一死战,正是看中了蒲城的地形之便,便你再熟络兵法,善用谋略,这一马平川的地方也施展不出,姜氏此一番可谓用心良苦,被北狄王如此费尽心机的对待,睿王殿下有何感想?”

大军行了数月,谢洵一得了闲就会来自己的大帐消磨时间,即便之前还不大清楚这位大舅哥的性子,如今也知道了。

睿王不得不佩服老国公,虽说谢家这一辈儿上没出带兵的将领,可也都不是孬种,先不说前头几个,就是这位外传最不成材,跑去做买卖的老九,说起当前两军战势也是一针见血,的确,姜氏在蒲城外按兵不动,为的就是防着自己,若姜氏连下数城,战场自然就会移往别处,而除了蒲城之外,任何一座城池,都能借地势而行兵法,如此,便劳师以远也能以逸待劳,胜算将会大上许多,如今姜氏把战场摆在蒲城,对自己极为不利,如何能在极不利的前提下胜了这一仗,是睿王这一路都在想的难题。

如今,谢洵既说了出来,莫非他又什么妙计,想到此开口道:“九哥可有对策?”

谢洵执壶倒了两杯酒,自己拿起一杯抿了一口,那股子辛辣顺着舌头嗓子眼一溜下去,**辣的,顿时就觉暖和了不少。

谢洵把酒杯放在桌子上:“睿王殿下这一声九哥叫的我这心里直打颤儿,先前被你几句话诓了来,还当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呢,如今才算知道,这便宜可是真不好占啊,这商道通了,也得你打赢了仗才行啊,不然岂不白费了功夫,还要你答应我的蒲城的商铺,说的倒是好,可惜是画饼充饥,你说要是这一仗败了,蒲城都成了北狄的领土,哪还有我的商铺啊,所以,跟殿下商量个事儿,以后能不能别叫九哥,你这一叫九哥准没好事儿。”

睿王:“你是阿十的亲哥,自然不能失礼,这声九哥是该叫的。”

谢洵挥挥手:“可你一叫我就心慌,要不这么着,你以后有事儿就说事儿,这九哥还是等你打完了仗回去跟阿十成了亲再叫也不晚。”

睿王忽想起阿十跟自己说过她九哥最是抠门,除了对她这个妹子大方,旁人都别想占他一点儿便宜,活脱脱就是个奸商。

虽说这次瞧着是自己说动了他,其实睿王心里比谁都明白,若自己不是谢府的女婿,谢家绝不会让谢洵随军,谢家这些年不插手军务,就是想避嫌,谢家毕竟不是自己,自己是皇族是皇上的叔叔,这大晋的江山是他慕容家的,他带兵出征名正言顺,也没有功高震主之说。

可谢家就不一样了,世代簪缨名声在外,便如今各国提起谢家也都得竖大拇指,赞一声谢家满门英烈,这文官坐到顶头也无妨,不会让君王忌讳,武职就不一样了,若谢家手握重兵,便再忠心也是皇上的一块心病,所以老国公当年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军职为由,致休在家乐享天伦,谢家这一代的子女只有老大老八在朝为官,老八还是皇上凭着同窗的情意,请回来当了户部侍郎,巴不得甩手不干呢,可见谢家隐退之意何等坚决。

如今却因自己成了谢府的女婿,谢家重新插手军务,为的就是保自己万无一失,这个睿王比谁都明白,而此次行军之所以如此顺利,也多亏了谢家鼎力相助,即便谢老九嘴上说的不大乐意,可大军这一路上的粮草供给却极为充足,没了后顾之忧,自己也轻松了不少。

睿王不理会他的话,而是直接开口道:“这些日子我倒是想到了一计,姜氏陈兵蒲城,求胜心切,可佯装退败诱狄兵进入蒲城。”

谢洵:“这十万狄兵,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杀尽的,若等援兵一到,里外夹击,岂非又是混战,只怕我军占不到半点好处,反倒被狄兵牵制。”

睿王:“故此,不能等北狄援军到来,必须速战速决。”

谢洵拿起酒杯把杯中剩下的酒,倒在炭盆子里,顿时轰一声窜出老高的火苗:“速战速决的话唯有用火,如此一来,蒲城百姓的安置变成了大问题,而且,姜氏多疑极为狡猾,若想取信于他,让他认为大晋的大将军王的确不敌败退,而非诱敌之计,必要有一场实打实的苦战,伤亡在所难免。”

睿王皱眉:“正是有此顾虑,才迟迟不能下决断。”

谢洵:“我是商人,商人谋利无可厚非,但有时为了后头更大的利润也需做赔本的买卖,端看值不值了,战事一起伤亡在所难免,我倒觉得,若能用伤亡能换来大晋万千百姓的安和太平,也是相当值的,况,便不用此计 ,直接真刀真枪的来去,只怕伤亡更为惨烈,只是,蒲城的百姓并非都是大晋子民,身份庞杂,难免就有北狄的细作,这计虽好,却万万不能泄露,若泄露出去丁点儿消息,此计便功亏一篑,而,如此一来,蒲城百姓如何安然撤走,便成了最大的难题。”

83、第 83 章 …

睿王:“这个我倒想到了, 蒲城地处北疆,一年中半年都是冰天雪地的, 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挖地窖储藏过冬的菜蔬食物, 起火之时避在地窖里应会安然无恙, 只怕有人不在家中,就麻烦了。”

谢洵:“这个主意妥帖, 若是撤走了百姓, 难免打草惊蛇,至于那些不在家里的,正打仗呢还往外跑着看热闹, 纯属找死, 与旁人无干,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能赢了这一仗,北疆至少能得二十年太平,北疆的百姓再也不用忍受狄人的烧杀抢掠,也不会再有离散之苦,如此想来, 便多死几个狄人这笔买卖也是相当值的,狄人天生好战野性难驯, 我阿爹曾说过,跟狄人讲道理根本没用,他们唯一认得的道理就是拳头,谁拳头硬, 谁就是道理,打疼了,打怕了,才会消停。”

睿王点点头:“老国公不亏久经沙场,这几句正道出了狄人的秉性。”

谢洵嗤一声笑了:“你刚叫我九哥可是叫的挺顺溜,怎么这会儿倒称呼起国公了,难道不该称呼一声丈人吗。”

睿王也笑了:“是,岳丈大人高见。”

谢洵:“这才是,跟你说在我们谢家嘴甜的最吃香,不信你瞧阿十,这丫头凭的就是一张巧嘴,哄死人不偿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阿爹阿娘跟我那些兄嫂哄的啊,就算她要天上的月亮,都能给她摘下来。”

睿王目光温软透着浓浓的思念,想起那丫头的一张小嘴,他倒不是想那张小嘴说什么甜腻的话,而是想起了那张小嘴诱人的滋味儿,曾惹的他一尝再尝,如今远隔千里,这入骨的相思如何排解。

谢洵见他那神色,还真挺佩服自家小丫头的,竟能把这位有名的冷王爷勾的如此情绪外露,那眼神估摸这会儿要是阿十在跟前的话,真能一口吞下去,能如此也不枉那丫头往这儿捎东西了。

想着,把后头的包袱拿过来丢了过去:“这是我家阿十让荣昌号的商队捎过来的,这么老大一个包袱,真不知里头装的什么宝贝?”

睿王接过包袱刚要打开,却见谢洵脑袋探了过来,又把包袱合上,搁在身后,伸出手:“书信。”

谢洵缩回脑袋,从怀里掏出一封厚厚的书信来搁在桌上:“也不知有什么可说的,每次都是这么厚厚的一封,这丫头还真是重色轻兄,给我的信就是薄薄一张纸,写得还都是问我要东西的,亏得我这么疼她,活脱脱一个小白眼狼。”

见睿王看着自己,摆摆手:“别瞪了,虽说那丫头没良心,可我这大舅哥却最是知情识趣儿,绝不干讨嫌碍眼的事儿,这就走。”说着站起来走了。

等谢洵走了,睿王挥挥手遣退了账内服侍的军校,先把信拆了,展开里头的信纸逐字逐句的看,小丫头的信里写得都是平常小事,看了什么戏文,瞧了什么新奇的话本子,跟她八嫂讨论戏文里的才子佳人为什么都会在后花园相会,然后写了句,看了许多戏文,没发现一个跟他们一样的,由此可见那些编戏文的都是凭空捏造毫无根据。

看到此处,睿王忍不住轻笑出声,完全可以想象的出小丫头拖着腮帮子跟她八嫂抬杠的样子,不禁想起了南越的时候,本来留在番禹城只是为了稳住南疆,让夜郎不能趁机作乱,却不想竟遇上了这丫头,让他对南越多了一份挂念,等仗打完了,回去成了大礼,可以带着她故地重游,想必她会十分欢喜。

长长的一封信写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可在睿王看来每个字都能化成那张让他朝思暮想的脸,让他百看不厌。

王顺进来添炭,日头落下去就更冷了,西北风一刮打在脸上跟刀子割肉似的,厚厚的牛皮帐子也挡不住夜里的寒气,得把炭火烧的旺旺,要不然这一宿,到明儿早上,眉毛都能冻上。

一进来,就瞧见坐在桌前看信的主子,脸上的神情温柔之极,寻不到平日半丝冷硬,尤其那目光仿佛能滴出水来,明明是冰天雪地,可他家主子眼里硬是萦起一片暖融融的□□。

王顺早已见怪不怪了,只要是王妃来信,主子便会如此,自己如今就盼着这一仗早早打完,回京之后成了大礼从此王爷王妃甜甜蜜蜜的过起小日子就齐活了。

忽见王爷撂下 书信,把身后的包袱放在桌案上打开翻找。

王顺过去:“主子找什么,奴才帮您。”话音未落就见王爷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包袱来,外头裹了两层包袱皮,真不知是什么东西,见王爷解开外头的包袱皮,王顺好奇的看过去,不禁道:“好丑的……”鞋没出口呢,就被主子比刀子还利的目光直接噎了回去。

王顺忙低下头去拨弄炭火,眼睛余光却仍忍不住瞧了瞧那双鞋,自己说好丑都含蓄了,实在实在太丑了,那料子自己没看错的话,可是最好的贡缎,这样的好料子做鞋面子本来就糟蹋,还做的这么丑,哎呦,谁家的拙婆娘,做出这样的鞋来真是人才啊。

不对,自己傻了啊,这包袱是九少爷提溜来的,既然王爷手上有信,必然是跟这包袱一块捎来了,如此说来,这鞋除了王妃还能是谁做的,怪不得主子刚的目光那般利呢,凭主子对王妃的稀罕劲儿,哪看得别人说王妃半个不好,自己着实不长眼眉,活该挨眼刀子。

想明白了,忙凑过去补救:“这鞋做的真好。”说着自己心里都发虚。

可王爷却点点头:“是不错。”

王顺有些扛不住:“那个,奴才去端水。”忙着出了大帐,想想王妃做的那双鞋,王顺深觉得王妃原先的样子就很好,会做鞋的女人不稀罕,可骑术高超能三箭中靶的,各国都算上也寻不出第二个来,所以王妃千万别想不开要跟人家学贤惠,贤惠跟王妃不搭。

不过,王顺很快发现自己错了,王妃好像爱上了做鞋,等大军到蒲城的时候,已经捎了第三双,做的比前两双好了一些,却仍有些丑,当然,这话王顺只敢在心里说说罢了,毕竟王爷很是喜欢,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瞧,王顺听过睹物思人,睹鞋思人的就他家主子一个。

其实,阿十也知道自己做的鞋丑,她审美又不扭曲,基本的美丑还是分的出来的,只不过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东西,即便丑也觉得好,就像自家的孩子,哪怕生的再丑,在爹娘眼里也都是漂亮的。

而且,阿十也终于能体会阿娘做鞋的心思,把不能宣之于口的思念凝在每一针里,仿佛真舒服了许多。

阿娘说人总要有个念想,有了念想就有了盼头,有了盼头日子再慢也能过去。阿十深以为然,他走的时候还是秋天,可自己做了两双鞋给他捎去之后年都过去了。

谢府这些年头一次过年的团圆饭少了人,九哥远在蒲城,不可能回来过年,不过七哥倒是回来了,带了许多稀奇古怪的药,拉着阿十讲他在外游历的稀奇事,这些本来是阿十最喜欢听的,不管哪个哥哥出外游历回来,阿十必会缠着问东问西,把这一路的大小事都问过来才算完。

这次

热门小说阿十,本站提供阿十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阿十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哈罗小说
上一章: 作品相关 (12) 下一章: 作品相关 (14)
热门: 都市邪皇 见龙 罪爱金水林晓慧 倚天屠龙记同人 圣龙图腾 芙蓉里禁语 营养过良 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真爱工具人[穿书] 恶魔哥哥的禁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