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人间冥道
上一章:第十六章地下三丈三 | 下一章:第十八章温孤苇余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三人就这般站了好久,各怀心事。
还是端木翠最先打破沉寂,道:“这一日乏得很,公孙先生,我们回去吧。”
公孙策立时想到端木翠这一日劳心劳力,至此刻水都未喝上一口,暗悔自己不察:“李掌柜那边应已备下晚膳,我们快些回去才是。”
聚客楼里,的确已经备下一桌酒菜。
李掌柜并不明白公孙策一行今日为什么兴师动众,要去挖掘那么大的一个土坑,但见几人一日未归,心中多少也料到事情绝不简单,自己别的忙帮不上,备下些酒菜犒劳几人还是不难的。
这一顿饭吃得闷闷,公孙策几次欲言又止,就是找不出话来打开僵局。展昭动筷很少,至于端木翠,神思恍惚,筷子倒是夹在手中,只是一直未曾动过。
展昭终于忍不住:“端木,是菜不合胃口吗?”
端木翠似乎这才意识到身在饭桌,随口应了一声,伸筷夹起什么就往嘴里送。
展昭轻叹:“那是辣椒。”
公孙策有些沉不住气:“端木姑娘,适才隐约听你提到什么人间冥道,那是……什么地方?”
端木翠整个人都震了一下,她抬头看了公孙策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去。
“人间冥道,那是……”
说话间,蓦地瞥到自己垂在肩前的发上有残留的黄土,忍不住将后面的头发拢到前头,用手梳理了一回,摇头道:“这么脏,我去洗个澡。”
李掌柜恰拾掇了东西进来,闻言忙道:“浴桶在客房,都是现成的。我先去烧水,端木姑娘,你吃完饭时,水也就好了,正好不耽搁。”
端木翠摇头:“不用烧了,浴桶里灌上凉水就成。我白日烧了那么久,不在乎多烧这一桶。”
李掌柜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忍不住出言劝阻:“端木姑娘,这么冷的天,用冷水洗,身子怎受得住?”
端木翠也不理会他,起身径自向客房去了。李掌柜愣了一回,才向展昭道:“展公子,江湖人……都是这么奇怪的?”
展昭沉默片刻,才道:“掌柜的依她便是。”
端木翠洗了很久很久。
其实真正洗的时间倒不久,大多时候,她都浸在水中发呆。
一直到整桶水都凉透了,冷得她打了寒噤,才反应过来,又用三昧真火烧热,热了之后又发呆,如此反复,也不知来回了几次。
想到心灰意冷时,把头靠在木浴桶内壁上,只觉周身的力气都散去了;还有几次,不知出于怎样的心理,忽然就把头埋入水中,眼眶处酸涩发热,眼泪刚流出便被周遭的水吞咽湮没。直到呼吸再不能继续时,才哗啦一下将头抬出水面,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外间的空气。
自始至终,脑中都是混沌的,忽而空落忽而芜杂,但不管是空落还是芜杂,一个试图回避的想法都以越来越执拗跋扈狰狞的姿态步步攫取她的神经:温孤苇余怎么会进了人间冥道?
昨日她还那般笃定地跟展昭表示温孤苇余不可能藏在那里,今日便因为黑白无常说的话而大失常态。
方才,他们是怎么说的?
——“阎罗殿并非亡魂的唯一去处,上仙难道忘记了上古时被女娲娘娘封印的人间冥道?”
当然不曾忘记,人间冥道,是每个上界神仙都熟悉而陌生的。
说熟悉,因为耳濡目染;说陌生,因为远不可及。
就如同你每日一抬头便可看见的太阳,你对它熟悉吗,自然;你对它了解吗,未必。
人间冥道,正是这样一个所在。
有很多次,她还与相熟的女仙们饶有兴致地谈起人间冥道,更多谈起的,是与人间冥道并起的那个大时代。
也许在旁人看来,她身处的朝代已属传奇,武王伐纣、凤鸣岐山,群魔乱舞、众仙临凡,但这一切,又如何比得上人间冥道出现时的天崩地裂、惊心动魄、日月无光!
《淮南子》里这样提及——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天愁地惨,命贱如尘,这才有女娲娘娘应时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力挽狂澜,拯民于水火。
人间书册如斯落笔,瀛洲典籍所记却另有玄虚。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阎殿崩摧寸裂,亡魂不履黄泉。佞邪奸恶,聚于人间;妖魔戾鬼,尽归冥道。人母女娲震怒,剖心为烛,沥胆成光,烛起百千之丈,光耀灼目之芒,神目视下,冥道无藏。封之印之,以正万世伦常。”
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封之印之,以正万世伦常。
在端木翠的意识之中,人间冥道,近乎一个不真实的传说,虽然时常听到,但永不可能出现。
可是突然有一天,它真的出现了。不但出现,它与自己之间,还有着绝不容回避的关系。
如果温孤苇余真的就在人间冥道,那么,毫无疑问,她必须追查。
这是瀛洲的神仙挑起的祸患,既然其他神仙还在沉睡,就让同样来自瀛洲的自己来结束这场人间浩劫。
这样想着,脑海中突然跳出了平时很少用到的两个词。
第一个是家门不幸。
第二个是……清理门户。
“清理门户……”端木翠喃喃,微微垂下眼帘,唇角缓缓勾起异常冷静的微笑,“为瀛洲清理门户……责无旁贷。”
先时的惶惑、惧怕、气愤、怨懑如潮水一般缓缓退去,遗留下一片湿润平静而又杀气渐浓的滩涂。
恍惚中,身处的好像并非这个窄窄小小家什简陋的客房,视野逐渐广阔,旌旗猎猎,四野弥漫开的浓重血腥味道遮去了春日萌发的青草气息,远处矗立着商汤的重镇崇城,坚硬黑色巨石垒作的城墙之上涂沥着西岐将士的血,一层又一层,凝固着死不瞑目的将士亡魂。
端木翠站在军帐之外,泪眼模糊之中,崇城的影像反分外清晰。
她知道申公豹策动崇城哗变,她也知道变起仓促,西岐将官折损无数,她还知道这场哗变,尚父痛失帐前勇将。
她只是不知道,死的那人原来是他。
左近的西岐将领自四面八方赶来驰援,将士的愤怒如同冲天炽焰,尚父军帐却迟迟没有发出军令。
不知是谁振臂高呼了一声:“请战!”
一呼十人应,而后是百千人,紧接着,漫山遍野,声如雷震。崇城的固若金汤,势必在这如虹的血仇气势中战栗,继而崩摧。
日上中天之时,军帐外终于挂出了战牌。
她并不是最先动的,杨戬比她动得更早,最先拿到那块青铜战牌,但只是一错身的工夫,他被人重重撞开,手中一空,战牌已失。
眼前银白色战袍的衣袂飘起,不用抬头,他已知是谁夺牌。
端木翠转过头,唇角一抹极其冷酷的微笑,再然后,缓缓举起手来。
纤长苍白而泛着青色的手指,死死攥住那块青黑色的战牌,几乎要把战牌攥碎于掌中。
一字一顿,句句沥血。
“杀叛将,为西岐清理门户,端木翠责无旁贷。”
静默片刻,外围一隅欢声雷动,端木翠麾下将士战鼓九擂,戟钺指天,为主帅请得崇城一战呐喊助威。
午时过后,人人均知,下一个出战崇城的,是尚父义女,西岐女战将端木翠。
两千年天光悠游漫过,震天的鼓点湮没在远年尘埃深处,取而代之的,是瀛洲内外经久不息曼妙吟长的管弦丝竹。
靡靡之音,最是侵肤入骨销蚀人心,卸下寒铁气浓重的战甲,披上绶带轻拂的丝绢,十指纤纤,弦上游走,竹管小毫,纸上锦绣,不复再握直取仇敌性命的穿心莲花。
乍听到温孤苇余身在人间冥道的消息,居然会失措、恐惧、惊怔以致落泪,真的是过了太久的悠闲日子,连以往的胆气与诛灭奸佞的豪气都一并埋葬了吗?
昔日骁勇斗狠的西岐战将换作了今日畏首畏尾心生怯懦的女仙,尚父泉下有知,该是何等唏嘘失落?
不为别的,哪怕只是为了尚父,都绝不能后退半步。
如此想着,心情慢慢平复下来,长吁一口气,这才起身。
穿好中衣之后,先将自己的白色外衫拎起展开,见确实脏得够呛,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衣服丢下,去到一旁将包着新衣的包袱打开。
略略翻拣,三套襦裙一件狐裘大氅,都是上好的料子,端木翠捡了件银白暗压团花的襦裙穿上,外头罩上浅紫滚银边的褙子,又将掌宽的锦绣玉环绶带系于腰间,去到铜镜之前,细细看过。
她先时在瀛洲所着,都是上界织女所制的天衣,《灵怪录·郭翰》中记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后人衍为“天衣无缝”,是以乍穿到这种细密针脚的衫裙,只觉好生新奇。况且宋时衣着与商末已大为不同,更加纤细雅致些,褙子旁缀飘带,平添几分柔美,左右端详,竟是再合身不过了。
端木翠心下欢喜,因想着:我说展昭不会挑衣,倒是冤枉了他。
转念又一想:穿上衣服好看要人美衣服也美,衣服好看是人家裁缝师傅的手艺好,长得好看一大半是娘的功劳一小半是自己争气,横竖跟展昭是没什么关系的。
出得门来,四下一片静寂,想来时辰不早,旁人皆已睡下了。
路过展昭房间时,忽地瞥到门缝底下透出晕黄的一线光来,不由心中好奇:展昭还没睡吗?
如此想着,便欲上前叩门,手刚挨到门扇却又收了回来,念头一转,眼底露出促狭坏笑,伸手捏了个穿墙诀,有心要进去吓吓展昭。
哪知穿过门去站定,却没有等到预计的惊讶之声,抬眼一看,展昭倒是在屋,只是枕臂伏于桌案之旁,已然沉沉睡去,另一手搁在桌上,手中兀自握着一卷书册。端木翠心中叹气,原先设计好的场景没有上演,难免有些蔫蔫,因想着:哪有这样的人,要睡便好生上床睡觉,一边厢假充斯文挑灯夜读,一边厢埋头睡觉,害我劳心劳力,白白穿墙一把。
没好气之下,转身便欲离去,忽地又想到什么,伸手拭了拭展昭衣裳,不由皱起眉头:这么冷的天还穿得这么单薄,也不知美个什么劲。
其实展昭穿得倒未必单薄,只是冬日夜冷,白日着衣到了夜间便显得颇为不足。
端木翠四下打量一番,正看到床上叠得方方正正的被褥,不由露出笑意来,伸出手来冲着被褥挑了一挑,又指指展昭,接着两臂微拢,作了一个拥抱的姿势。
说来也怪,经她这么一比画,那被褥倒当真慢慢四下展开,接着晃晃悠悠,向着展昭覆将过来,四角微拢,披盖在展昭身上。
端木翠犹嫌不足——日常披衣,草草一盖,未覆之处甚多,的确也不见得暖到哪去——是以继续伸手指指画画,指点那被褥左挪右移上下贴合,直到把展昭包得如同襁褓中的婴孩,这才满意。
彼时烛光柔润,打眼看去,展昭剑眉轻展,鼻如玉柱,唇似涂朱,面部线条坚毅不失俊美,端木翠心中一动,因想着:没想到展昭竟生得如此好看。
如此一想,倒不愿就此离去了,就近在展昭旁侧的凳子上坐下,支颐托腮,目不转睛地看着展昭,一双美目扑闪扑闪,细密长睫便如小扇子般一上一下。
大家不要以为端木翠被展昭半夜三更喷涌而出的外在美震住走不动路了,错乎哉,大错也,她现在操心的事儿多了去了。
因为她突然想到:展昭的那根红线已经被解去了,要给他牵个怎样的姑娘才好?
以前倒不觉得这是个难事,横竖牵个好人家的姑娘便是,现在问题复杂了,展昭生得如此好看,总得牵个模样儿拔尖的姑娘不是?
再往深了一想,模样儿拔尖还不够,这性子总得和顺些才好,那些个尖酸刻薄斤斤计较的,就算生成了西施、杨玉环也不能要啊。
再说家世,家世太好的也需斟酌斟酌,怕就怕那姑娘仗着自己娘家有权势欺负展昭,这便大大不妙。还有,这姑娘要会武功不会?最好是会一点,否则总要展昭照顾,也不是个轻省活儿。
再者,厨艺也需过得去,展昭总在外头办案,风里来雨里去几多辛劳,回到家里顿顿就着咸菜啃窝窝头岂非叫人心酸?哦对了,缝补技艺也不能差,展昭素日里跟人动手的时候太多,衣裳难免割了划了,身边人会缝补便好很多,不是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嘛……如能通晓琴棋书画更好,增添些生活情趣……
愈想愈是诸般挑剔要求多多,想到后来连那木匠活儿洒扫活儿抹墙覆瓦活儿都希望未来的展夫人大包大揽,理由是展昭办案辛劳,外请工匠诸多麻烦,展夫人若能一力承担,那便皆大欢喜了。
最后一合计,梦想照进现实,顿觉幻灭非常:这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占鳌头的姑娘要去哪里寻啊,给你寻个神仙都不够啊……
念及此节,兴味索然,再一琢磨,决定把这个难题抛给展老夫人。
“做娘的,总该为儿子着想,你挑的,一准没错。”
如此一想,心头顿时轻快不少,一时无所事事,目光又停在展昭手中的书卷之上。
“想来也不会读什么圣贤文章,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徒耗灯烛,不知在看什么乌七八糟的书……”喃喃自语间,便伸手去拽那书卷,一拽不脱,二拽,还是拽不动。
端木翠忽地心头起疑,看看那书卷,又看看展昭。
“展昭,你早就醒了吧?”
展昭没动,嘴角却不易察觉地勾起稍许弧度。
端木翠恨得牙痒痒:“还装?信不信我叫你这辈子都醒不过来?”
面对威胁,展大人从来就无惧无畏,因此依旧睡得四平八稳酣畅无比。
端木翠咬牙切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狠狠一脚踹向展昭身下的圆凳。
有些时候,就得玩儿狠的,这一踹,总算把展昭踹出响动来了。
随着圆凳咣当一声翻倒,展昭一记漂亮的鹞子翻身,衣袂微振,稳稳落地,顺手将身上滑落的被子捞住,看向端木翠时,只觉眼前一亮,笑道:“好看。”
端木翠眼珠子一转:“人好看还是衣服好看?”
展昭反应也不慢:“人好看。”
末了,意味深长地加上一句:“端木姑娘长得好看,穿什么衣裳都好看。”
端木翠白了展昭一眼:“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展昭,你真是个小气猫,我说你穿什么都好看,你不反说我一句你心里就不舒服。”
展昭无辜道:“这有什么办法,都是娘教的。小时候,我娘就常跟我说,对于某些人,再难看也要说好看……”语毕,很是自得地看着端木翠被自己气到说不出话来,顿觉神清气爽。
不对不对,端木翠的脸色怎么渐和缓了去,反笑得分外藏刀?展昭隐隐觉得头皮发麻,某些情况下,端木翠的脸色便是衡量事态走向的晴雨表,此刻,分明书写着反败为胜扭转乾坤。
果然,端木翠语出惊人:“展昭,那是你娘说的吗,那分明是我娘说的,我娘什么时候成了你娘?难不成你想管我娘叫娘?可是我娘没生过你这样的儿子啊,除非你做我娘的女婿,可那也得先问我同意不同意啊。”
这么一长串话,你娘我娘其绕无比,端木翠筛豆子般噼里啪啦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字字清亮,都不带换气儿的。
展昭先是有些发蒙,待得反应过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张了张嘴又闭上,末了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好在端木翠原为武将,很是明白穷寇莫追的道理,嘻嘻一笑,岔开了话去:“展昭,你是什么时候醒的?”
“学武之人,若是身侧有人都察觉不出,未免太不济了些。”说话间,将臂上搭着的被褥送回床上,“话说回来,你方才在桌边坐了这么久,嘟嘟哝哝自言自语,到底是做什么?”
“当然是将上界的咒语一一念过。”端木翠说得煞有介事,“与温孤苇余对阵在即,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咯。”
“半夜三更,跑到我房里来,对着我念上界咒语?”展昭不信。
“旁人都睡下了,只有你屋里有亮光啊。”端木翠理直气壮,“你睡得这么死,点着蜡烛也是浪费,那么我就来用咯,有什么奇怪的?”
这话说得……
明明破绽百出,细想想却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兴许人端木翠的确是有资源共享的意识也说不定。
见展昭犹有疑色,端木翠兵行险招:“展昭,你不会以为是你长得好看,我看迷了眼舍不得走了吧?”
诸位,撒谎骗人最高明的招数绝不是信口开河见天忽悠,假话大话空话三花聚顶。端木姑娘的做法更加棋高一着:所谓三句假夹一句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说假话时表情要真,说真话时神色要假,真真假假,难辨真假,最终要它真便真,要它假便假。
展昭苦笑:“看来你今晚精神不错,连带着斗志水涨船高,口齿越发伶俐,我还是少往枪头上撞。”
语毕似是想到什么,自枕边取出一幅字画递给端木翠:“这是公孙先生适才画的先帝图,交由你作那托梦之法。”
端木翠一愣,她先时与展昭争强斗胜,心下扬扬得意,倒将正事撇了去,此际听到展昭所言,方才想起温孤苇余之事,心头随之一沉,面上轻快之色亦敛了不少,接过字画展开看过,道:“公孙先生见过皇帝的爹吗?画得像吗?”
展昭摇头道:“听先生所言,未曾见过。此画是依据之前老宫人的描述所画,应该是有八分像的。”
端木翠叹气道:“横竖都是假的,能唬到皇帝便行。”
说着伸出一指,沿着字画上真宗的轮廓徐徐移动,双唇微微翕合,也不知念些什么咒语,末了屈指对着画像轻轻一弹,低声道:“去跟你的皇儿好好说说,速速解了宣平的围困才是。”话音未落,那字纸如同飞灰般四下散开,个中滑落一缕人形,依稀便是身着绛红皇袍、通天冠的模样,尚未看得真切,那人形已然飘飘忽忽,穿墙而去。
此法并不耗神,端木翠却有些郁郁。先时关于人间冥道的落落情绪重又袭来,愣怔半晌,伸手将展昭落在桌上的书拿过,随手一翻,却是一本残破的《史记·周本纪》。
端木翠心中一动,似是想到什么,一时间却又难以明了,就听展昭从旁道:“晚间听公孙先生说起你出身西岐,我对商周间事所知不多,便托李掌柜寻了这书来看。”
端木翠随口嗯一声,只觉心底一隅某个答案呼之欲出,偏又触之不及,没来由地心急,因想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来着?
展昭见端木翠不答,笑了笑又道:“远年旧事,多亏有了典籍记载,否则今人去哪里知道……”
话音未落,就听端木翠失声道:“我明白了!难怪温孤苇余可以打开人间冥道,他在瀛洲看管上古典籍,每日拥卷自坐,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如此一想,茅塞顿开,先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直如春水融冰,一一消释开来。正心潮起伏间,就听展昭温和道:“端木,人间冥道,你已经提过许多次了,那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端木翠这才省得展昭对人间冥道一无所知,略略迟疑,便将人间冥道的由来大略说了说。展昭听得颇为仔细,末了问道:“你方才说,女娲娘娘‘剖心为烛,沥胆成光’,一定要如此这般才寻得着冥道吗?”
上一章:第十六章地下三丈三 | 下一章:第十八章温孤苇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