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上一章:210第二百一十章 | 下一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
边塞十月,已是冬雪初降。
克鲁伦河旁,兀良哈骑兵大败鞑靼先锋,本雅失里被阿鲁台强拉仓皇北逃。 沿途丢弃金银皮毛无数,另有抢劫瓦剌和兀良哈商队得来的盐茶等十大车。 车轮脱落,木箱翻滚在地,箱盖掀开,箱中的茶砖和盐巴多已不见踪影。 本雅失里肉疼得无以复加,阿鲁台却硬是没给他留面子,令人架他上马,马鞭一挥,飞驰向北。 “大汗,东西没了可以再抢,命没了,可就一切全完了!”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阿鲁台就差撕破脸皮,指着本雅失里的鼻子大骂蠢材。 还好本雅失里没蠢到极致,中途转过弯来,老实跟着跑路。 虽说接连败在瓦剌和兀良哈手下,终究主力还在,没伤了根本。找个没人的地方休养生息,来年春季卷土重来,今天丢了多少,统统都要抢回来! 阿鲁台没有本雅失里这么乐观。 他本来的计划是,借败卒掩护,到明朝边境抢一把,成不成都立刻北撤。如果顺利,过冬的粮食就有了。假使不成,也能布下疑阵,让明朝有所顾忌,延缓出兵。 让阿鲁台没有想到的是,马儿哈咱和脱火赤临时变卦,带着队伍自己跑了!如此一来,预期的兵力直接减半,遇上兀良哈主力,只损失两千人就能脱身,当真要谢天谢地。 阿鲁台的心腹避开本雅失里,禀告游骑送回的消息,哈密的忠顺王脱脱正集结军队,有出兵的迹象。 很显然,鞑靼接连败给瓦剌和兀良哈,让脱脱等向明朝朝贡的部落首领动了心思。即使不能从鞑靼身上占到便宜,派兵-骚-扰一下,给明朝卖个好,也能得不少好处。 “太师,如果哈密出兵,要怎么办?” “脱脱!” 阿鲁台狠狠一甩马鞭,若无明朝帮扶,连王位都坐不稳的东西,竟也来落井下石,真当他阿鲁台是纸糊泥捏的,谁都能来踩一脚? “继续探查。”阿鲁台阴沉着脸,“派人给马儿哈咱和脱火赤送信,如果本太师兵败被俘,下一个是谁,自己想明白。” “是!” 心腹离开,阿鲁台转身去找本雅失里。 这个撒马尔罕的前元宗室,就是个脑袋里缺根筋的蠢货,但他已经和这个蠢货绑到一根绳上,想一脚踹开,根本不可能。 阿鲁台十分后悔。 早知今日,何必急着把鬼力赤干掉! 干掉了鬼力赤,怎么就扶持了这样一个货色? 他自己上台也比扶持一个蠢货强。即使和鬼力赤一样名不正言不顺,至少不会走到今天个地步。明朝大军还没过境,自己就成了过街老鼠,快走投无路了。 比起灰心丧气的阿鲁台,兀良哈三卫却是嘴角咧到了耳根,像在过节一样。 斩获的首级不论,光是几大箱的金银,就足够壮汉们架起篝火,宰牛杀羊,好好庆祝一番了。 “这些金银,最好不要动。” 乞列该上前两步,凑到泰宁卫都指挥佥事忽剌班胡身边,压低声音道:“如果是茶砖盐巴就算了,这么多的金银,还是上报天子为好。” “上报?”忽剌班胡拧起浓眉,神色间带着不满,“敕令上说,此战的缴获可以不必上交。” “佥事!”乞列该略微提高了声音,“即使敕令这么写,也要上报。这点金银,陛下未必会看在眼里,佥事却要明白,这是难得的机会!” “机会?” “泰宁卫对陛下的忠诚!”乞列该加重了嗓音,“佥事不想让陛下另眼相看?” 忽剌班胡眼神微闪,明白了乞列该的意思。 天子明旨兀良哈不必上交战利品,兀良哈三卫却不能真的全划拉到自家帐篷里,连个奏疏都不上。 朱棣肯定不会要兀良哈的东西,但上奏与否,却代表着三卫的“忠诚”和“顺服”,这是态度问题。 “对,你说的对!” 忽剌班胡握拳,用力一捶乞列该的肩膀,“幸亏你提醒!这次回去,我一定和都指挥使说,升你的官职!” “谢佥事!” 乞列该又道:“此事不能佥事一个人办,最好和朵颜卫福余卫的人商量一下。” “我知道。”忽剌班胡点头,下令封好箱子,让乞列该带人守在一旁,转身去了朵颜卫的营盘。 能在三卫中掌实权的头目,都不是笨人。 忽剌班胡略做一番解释,哈儿歹,安出及土不申等都恍然大悟,当即下令,缴获的金银全部封箱,上报天子后再做处置。 “只封金银,茶砖,盐巴,战马和皮毛就不必上报,带回部落分了。” 这一决定,参战的头目一致赞同。 “继续派人跟着阿鲁台。”哈儿歹道,“他是草原上最狡猾的狼,不能给他逃跑的机会!” 趁你病要你命! 但以兀良哈的实力还吃不下鞑靼,只能等集结在边卫的征讨大军出塞。 “卫中传来消息,圣驾驻跸大宁。乞列该,你带上这些金银去大宁。” “是!” “兴宁伯随扈北巡,见到伯爷,记着帮咱们都带个好。” “同知放心,卑下一定带到。” 哈儿歹等人议定,分出三百人,护送金银前往大宁。其他人分作两队,一队将余下的战利品运回部落驻地,另一队继续巡逻边境,派出游骑,密切关注鞑靼动向。 壮汉们心中明白,征讨大军出塞,最困难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找到敌人。如果能准确掌握阿鲁台和本雅失里的动向,定是大功一件。届时,看那些女真人还怎么和自己争。 大明的最强雇佣军,必须是兀良哈! 野人女真? 哪凉快哪歇着去。 如果孟清和知道壮汉们的想法,定会大笑三声。从永乐初年开始布置,致力于挑拨壮汉们同女真各部的关系,如今总算见到了成效。 在壮汉们的打压下,女真还能沿着历史的轨迹发展崛起? 除非下一场陨石雨,把壮汉们的脑袋全部砸出坑。 乞列该带着金银上路时,圣驾已抵达大宁。 随着天子入城,朝廷增设学校,号召民间推举英才的布告,陆续张贴在了城门和三司衙门之外。 兴宁伯建议,三司人手不足,可以令识字的巡检,军丁以及老人到里中宣讲。 “城门前可安排吏目,向出入城池的军民宣读布告。”孟清和道,“另外,推举贤才可不记名,直接备下纸笔或着专人记录。具姓名籍贯之后,遣人到原籍及居所探访。若执意推拒,可在民间放出消息,众口铄金,读书人最重名声,届时……” 孟伯爷说得兴起,朱棣连连点头,忽而看到夏元吉和杨士奇等人都已脸色发青,忙咳嗽一声。 “咳!” “陛下?” 话被打断,孟清和犹自不解,直到朱高燧朝他挤眼,又撇了杨士奇等人一眼,方才顿悟。 干笑两声,不好意思,过于激动了。 当着和尚骂秃驴,不怪人家变脸。 虽然不惧多得罪几个人,总归要同朝共事,还是别拿针戳人痛脚比较好。 过了半晌,见杨士奇和胡广等人的脸色有所缓和,孟清和才长舒口气。再发言,时刻注意不越线。虽然主旨未变,意思都一样,至少面上好看些。 “诸卿若无他议,此事即照兴宁伯提议实行。” 他议? 敢有吗? 无人出言,朱棣当即拍板,就这么干,大宁做试点,若效果显著,向全国推广。 “陛下圣明!” 孟清和喊得真心实意。 其他人怎么想,不在他关心之列。 议定此事,孟清和告退,两位皇孙随扈,按规矩,孟少保的课不能停。 汉王和赵王另有要事,沈瑄已出发前往宣府同徐辉祖汇合。孟清和是左军副将,但在正式出兵的命令下达之前,还要继续留在大宁伴驾。 天子的意思,谁也改变不了。 大宁三司已立,永乐帝进城后,住到了前宁王府。 在此期间,朱棣接连召见了大宁都指挥使朱旺和朵颜三卫首领,之后又令人传税课司大使和杂造局大使觐见,却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晾到一边。 佛郎机人迪亚士因献图纸有功,被授予了官职。虽不理事,却让迪亚士兴奋得不能自已。穿上公服,就给了杂造局大使一个热情的拥抱。 大使额头蹦起两条青筋,红毛被一脚踹飞,差点成了天上的星星。 掸掸衣袖,大使很是淡然,身在北疆要地,没点身手怎么行。 “天神啊!” 即使被踹飞,迪亚士脸上仍挂着梦幻般的微笑,看到的人都很怀疑,这个红毛被大使踹傻了。 永乐帝召见杂造局大使当日,朱瞻基和朱瞻壑见到了迪亚士。 对迪亚士本人以及佛郎机,两位皇孙都十分感兴趣。尤其是朱瞻壑,发挥出了极强的好学精神,各种问题当头轰炸。等孟清和把三头身请走,迪亚士已经口吐白沫,人事不省。通译也是一个劲的擦汗,圣孙太好学,差点撑不住场子。 “辛苦了。”孟清和道,“稍后,本官令人选五匹丝绸给先生送去。” 五匹丝绸? 天神! 红毛顿时原地满血复活。 孟伯爷笑眯了眼,一段时间没见,这红毛倒是没什么变化。 自回到大宁,孟伯爷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错,逢人便笑。殊不知,这样的表现,委实让人后背发冷浑身发毛,包括迪亚士。 爵爷很大方,可看到爵爷的笑容,他还是想转身就跑。 存心殿西暖阁内,朱瞻基和朱瞻壑正头碰头,研究一副辽东的舆图。 听到开门声,两人同时抬头,见是孟清和,立刻起身,“少保。” “世子。” 互相见礼,孟清和没让两人落座,而是道:“今日是武学考试之日,两位世子可有兴趣前往一观?” “武学?”朱瞻壑眼睛亮了,“可是父王说的大宁武学?” “正是。”孟清和道,“武学考试,有文试也有武试。今日是武试,世子可有兴趣?” “有!”朱瞻壑用力点头,“少保,我要去!” 朱瞻基迟疑了一下,“此事,皇祖父可知?” “正是陛下许可,两位世子方可前往校场。” “既如此,孤也去。” 孟清和笑笑,让人为朱瞻基和朱瞻壑取来斗篷毛帽。 “大宁不比金陵,已入了冬,世子应多注意些。” “谢少保。” 朱瞻基又长了不少,已是青葱少年。 朱瞻壑胖乎乎矮墩墩,被斗篷一包,圆乎乎的更像个球。 孟清和伸手,握住,再伸手,再握住,内心咆哮,终究没敢真捏下去。 朱瞻壑体会不到孟伯爷的纠结,见孟清和迟迟不动,仰头,“少保,何时起身?” 大眼睛眨啊眨,孟清和深吸气,告诉自己要冷静,真捏了,他恐怕会见不到明年的太阳。 “马上。” 出了暖阁门,一阵朔风卷过,朱瞻壑抓住孟清和的衣摆,“少保。” 三头身的意思很明白,要-抱。 皇祖父和父王都说过,少保是自家人,是长辈。 对自家人撒娇,三头身全无压力。 孟伯爷开始心肝一起颤,刚弯腰,身后一阵脚步声传来,汉王朱高煦和朱高燧联袂走来。见到撒娇中的三头身,亲爹立刻迈开大步,悍然截胡。 “王叔。” “父王。” 青葱少年行礼,三头身咧嘴笑。 孟伯爷吸气,呼气,再吸气,才从牙缝里吐出四个字,“见过殿下。” “兴宁伯可是身体不适?” “下官很好。” “那就好。”朱高煦点头,“父皇已前往校场。府外备了车,兴宁伯可同瞻壑一同乘车。” “多谢殿下。” 朱高煦笑道,“举手之劳,孤份内之事,兴宁伯不必客气。” 话落,抱着儿子转身离去。 君子抱孙不抱子? 汉王表示,孤读书少,不知道有这规矩。 大宁武学,校场之上,六支队伍列阵,各缚不同-色-布巾于领口,分弓步骑,在鼓声中捉对厮杀。 兀良哈及归附部落选送的学子骑术最好,其次是女真。战阵弓弩火铳领先者,多是边卫将官子弟。 距校场较远的一处高台上,朱棣正举着千里眼,看得兴致勃勃。 跟在汉王和赵王身后,孟清和刚登上高台,立刻有武学教官上前,将一份名册递到他手中。 “可是校场众人名册?” “回伯爷,正是。” 孟清和点头,翻阅无误,将名册呈送到朱棣面前。 “陛下,此为学子名录,请过目。” 朱棣接过名录,见姓名旁详细列有籍贯,出身,以及擅长本领,不由赞道:“如此甚好!” 待场上分出胜负,轮换队伍间隙,朱瞻壑抱着千里眼,仰头,问道:“父王,此物为何,竟能观如此之远?” “此为千里眼。” “千里眼就能观千里?那可有万里眼?” “……” “少保说,父王博学多识,可能为儿解惑?” 朱高煦转头,对某人怒目而视。 孟清和挠挠下巴,低头,退后两步。 好学是好事,做爹的理应为孩子解惑。 博学多识什么的……他是为汉王树立高大形象,完全是“好意”。 校场中,战鼓声再起,武学学子开始新一轮比试。 三鼓之后,晴朗的天空突然聚集起乌云,朔风骤起。众人皆以为雨雪将至,请圣驾移到学中暂蔽。 刚下了高台,突然一道炸雷,正劈在高台之上,恰好是永乐帝之前站的位置,一旁的旗杆瞬间起火。 朱棣面色铁青。 如果他还在台上,雷劈的会是谁? 今日之事传出去,天下人又会作何评述? “陛下……” 有人想说些什么,被朱棣目光一扫,顿时噤若寒蝉。 汉王和赵王下意识去看孟清和。 孟伯爷不负众望,上前一步,高举手臂,大声道:“陛下,此乃吉兆!” 话出口,对他寄予厚望的兄弟俩都想捂脸。 吉兆? 冬日炸雷,王旗起火,哪门子的吉兆? 孟清和却道:“雷自北来,王旗起火,当是龙威天降!陛下兵锋所指,无坚不摧,定有大胜!” 朱棣:“……” 朱高煦&朱高燧:“……” 随扈官员:“……” 兴宁伯,果真大才! 恰在此时,都司遣人来报,“兀良哈大败鞑靼于克鲁伦河北,泰宁卫头目乞列该率人运金银上百,已至城门外。” 刷! 众人的目光在孟伯爷身上聚焦,集体陷入了沉默。 还真有大胜? 据闻,兴宁伯是姚少师高徒,莫非其真有常人不及之能? 摸摸鼻子,孟清和四十五角望天。 还是那句话,运气来了,当真是挡也挡不住。上一章:210第二百一十章 | 下一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
热门:
我会一直喜欢你(呆萌小青梅:妖孽竹马太腹黑)
天舞纪·魅月
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
龙城
女总裁的逍遥兵王
龙族3黑月之潮(中)
超级仙尊在都市
夫愁者联萌
暴娇和病美人[互穿]
山野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