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五十九章几多欢喜几多愁
上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一诺千金 |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幸好没有动手 |
淳于厚很为淳于琅说的不解,可旋即又想到淳于珖都能不顾父皇朝臣的反对娶了商女岑氏,那弄个什么事儿给岑氏,哄着岑氏玩儿玩儿也说不定。
淳于厚啧啧摇头,“可见老十一也不是个好的啊!”
“是啊!”淳于琅叹了声,“若是好的,你九哥还能有机会?!”
“……”
淳于厚愕然。
淳于琅哈哈一笑,摆手让身侧的侍从退下,自己转了个圈儿,“怎么样?”
淳于厚立刻就被引了过去,“不错,九哥穿上这一身,真是丰神俊逸,世间少有。比九哥大婚的时候都——”
话没说完,淳于厚在自己的嘴上拍了下。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要出京了,反而嘴上没个把门的。
四下里都是心腹,淳于琅也还是左右瞧了眼,压低了声音,“我也是这么想的!”
“嘿嘿!”淳于厚知道九哥这是在让他宽心,只是随后又有些忧心,“九哥,我看那个齐家女可不是好相与的……”
淳于琅问,“你担心什么?”
“九嫂性子温厚,怕是……”淳于厚欲言又止。
淳于琅脸上的笑容也微微的凝了下,齐家势大,那个齐舜华又是看似温和实则眦睚的性子,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的刺杀岑氏。
这样的女子,这样的家世,又怎么会屈居周氏之下!
“有所得,必有所失!”淳于琅道,“这个道理,你九嫂明白!”
“那就好!”淳于厚放心了。
淳于琅点了点头,一招手,退下去的随从过来,为淳于琅脱下这一身喜服。
淳于厚在一旁瞧着。
忽的,淳于琅道:“那边的消息是这么看,可该留意的还是要留意!”
“知道了!”
淳于厚道。
不管老十一是不是心血来潮,他反正是想看看岑氏能弄出什么笑话来!
术戎州,榕城,闲王府。
清镜在前,簪花在后,岑寐寤坐在梳妆台前,摆镜弄妆。
窗外鸟儿鸣唱,遥遥明亮的日头绚烂,冬日寒凛,却是难得的好天色。
“今儿是什么日子?”岑寐寤问道。
“十二月十二!”南萦又补充道,“是京里明王娶侧妃的日子!”
岑寐寤点了点头,难怪总觉得今儿除却归之楼在榕城开张还有什么要紧的,竟是忘了京里的那位明王今日婚娶。
只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有高兴喜悦,也就有悲切伤心。
岑寐寤想到在宫宴上见过一面的九皇子妃,也就是此刻正应是强颜欢笑的明王妃,虽然只是短短数息交往,却也能看出来她的温和宽容。
那样的女子,又怎么能对付得了那个齐家女!
当时本想告诫她,却因为淳于珖忽然把她拽到前面挡雷,没能来得及开口,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正就是岑寐寤神思微转,木萦的声音响在耳畔,“王妃,到时辰了!”
岑寐寤点了点头,起身。
镜前的女子头戴紫金冠,面庞如盈,身上的长袍正是由术戎州的蚕桑种植而成的缕衣,唇点青黛,既有王妃之尊,又不显得太过矜贵而不可攀。
南萦木萦应而行走两侧,前后各有四名侍婢随侍,也方正是王妃的排场。
这几日她闭门不出,看过了所有关于榕城水利的账簿,各官各人也早在她的脑中清晰有络,而想必她来主理水利一事,即便淳于珖没有刻意宣扬,怕是也有耳目聪慧的人知道是她在办。
不论是看笑话,瞧热闹还是嗤笑连连,对她来说正是示敌以弱,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岑寐寤一行人从闲王府里出来,就有侍从禀告了前面府衙的淳于珖。
淳于珖虽然不知道岑寐寤要怎么做,可从她这几日连连的问询当中也知道怕是他的王妃已经有了谋划。
若不是眼下榕城的事务众多,他还真想去瞧瞧热闹。
“跟着,别出事!”淳于珖道。
“是!”
一道身影闪过,转瞬无踪。
闲王妃的车驾出现在榕城的大街上,立刻引来了榕城百姓们的簇拥欢呼。
闲王爷时不时的还能在榕城转上一圈,或许有人还能有幸碰上闲王爷,闲王妃却是头一次!
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的人群,前面领着闲王妃车驾的高大壮左右盯视,脑门上都快冒出汗来了。
原来京城里的百姓没有这么疯狂,他也不用这么紧张。现在却是百姓众多,侍卫势寡,他就要算计着若是有什么人大呼一声,人群乍乱,要如何守护在王妃车驾旁才能让王妃尽可能的安护,不受其乱等等。
……果然是位置越高,越辛苦。
只是想想身后这数十名精兵强卫,高大壮又觉得辛苦的值得。
幸好,一路安宁,闲王妃的车驾无惊无险的行走到了归之楼外。
归之楼外,早已经是人头攒动。
鞭炮锣鼓都已经准齐全,只等着闲王妃驾到,便可齐放奏鸣。
岑二叔也穿上了湛蓝色的衣袍,显而易见身材恢复了不少,笑眯眯的和各处来的贵人商贾们打着招呼,若是瞧着不像是有些家财的,那是连理会都不带理会的,只一个字“忙”。
这些日子也的确在忙,可比起先前一路上的奔波*劳轻松的多,谁不知道归之楼是王妃的产业?除了一开始看店面的时候岑二叔亲自来的,其他都是在归之楼的掌柜和当地的商行一起商量着定的。
狐假虎威,借势借力?
归之楼是岑家的,岑家是皇亲国戚,在榕城更是说一手遮天也不为过,那些皇商什么的连脚后跟都比不上,下面商行的人小心翼翼那是理所应当。
立在岑二叔身后的古玉臣身形挺拔,比起初入榕城时,脸上的恣意更是张扬了不少,虽说此行是在父荫庇护之外,可只要待岑家恭谨一些,于外也不比邕城差,现如今他是七品执事,行走在王府之下,即便是知州大人看到他也要礼让几分。要知道一年之前,他的父亲也只是知州之位。
古玉臣抬头看了眼头顶上归之楼的牌匾,字形与邕城的归之楼一模一样,也不枉他料想到归之楼要在榕城开业,快马吩咐了下人赶回去邕城把邕城归之楼的牌匾拓下来。
上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一诺千金 |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幸好没有动手 |